腎炎

多種病因引起的炎症

腎炎是由各種原因導致腎固有組織發生免疫炎性改變,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腎炎的病因多種多樣,主要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腎炎主要表現為乏力、腰部疼痛、泡沫尿、血尿,有些伴有水腫、高血壓、腎功能異常、尿量減少(部分患者少尿)等。腎炎的治療原則包括去除誘因,一般治療,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合併症及併發症的治療和腎臟替代治療。腎炎的預后與發病原因相關,急性發作的腎炎有誘發腎衰竭的可能。

腎炎是由免疫介導的、炎症介質(如補體、細胞因子、活性氧等)參與的,最後導致腎固有組織發生炎性改變,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在慢性過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機制參與。

就診科室


● 腎病科或內科

病因


● 腎炎的病因多種多樣,主要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及遺傳性。
● 原發性
● ● 病因尚未完全闡明,最常見於β溶血性鏈球菌“致腎炎菌株”感染之後,如扁桃體炎、猩紅熱、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其他細菌、寄生蟲、病毒,特別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
● 繼發性
● ● 長期使用各類抗生素,如四環素、紅黴素等。
● ● 一些寄生蟲、生物毒素、重金屬、內源性抗原、惡性及良性腫瘤等。
● 遺傳性
● ● Alport綜合征又稱遺傳性腎炎

癥狀


● 不同原因的腎炎表現不同,主要有:乏力、腰部疼痛、泡沫尿、血尿,有些伴有水腫、高血壓、腎功能異常、尿量減少(部分患者少尿)等。
● 典型癥狀
● ● 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
● 其他
● ● 發熱、乏力、腰部疼痛、納差、體重下降等。

檢查


● 腎炎的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及病理檢查。

實驗室檢查

● 尿液檢查是最常用、最直觀的檢查泌尿系統疾病的方法。
● 腎功能等,可以反映腎臟的損害情況。
● 血清補體C3、C4及血清總補體活性(CH50);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抗核抗體譜、ENA抗體譜、免疫球蛋白、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等免疫功能檢查對病因的判斷有一定的幫助。

病理檢查

● 病理學檢查是確診的依據,對於腎炎的評估及治療有重要意義,但是屬於創傷性檢查。

其他

● 生物分子學檢查常用來診斷遺傳性疾病。
● 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等可以觀測腎臟大小、形態等,作為輔助診斷的依據。

診斷


● 醫生診斷腎炎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病理學檢查等。

臨床表現

● 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
● 發熱、乏力、腰部疼痛、納差、體重下降等。

實驗室檢查

●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細胞尿、膿尿細菌尿。
● 腎小球濾過率測定、血肌酐、血尿素氮檢測等異常結果。

病理學檢查

● 腎臟活檢見組織免疫炎性改變。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血尿、蛋白尿等癥狀,容易與腎炎混淆,這些疾病有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腎病、骨髓瘤腎病、原發性高血壓腎損害、血栓性微血管病腎損害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實驗室檢查、病理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治療原則包括去除誘因,一般治療,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合併症及併發症的治療和腎臟替代治療。

一般治療

● 避免勞累;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待臨床癥狀好轉后逐步增加活動量。
● 去除感染等誘因,避免接觸腎毒性藥物或毒物;
● 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適量運動和控制情緒等);
● 急性期低鹽飲食(每日3g以下);
氮質血症時應限制蛋白質攝入;
● 少尿者應限制液體入量。

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

● 針對免疫發病機制的治療,常包括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製劑治療。
● 針對非免疫發病機制的治療,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肥胖、蛋白尿及腎內高凝狀態、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氧化應激等治療。

合併症及併發症的治療

● 腎炎患者常存在多種合併症,如代謝異常、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肝硬化等都可能加重腎炎的進展,應積極治療。
● 腎炎的併發症可涉及各個系統,如感染、凝血功能異常、腎性高血壓、腎性貧血、腎性骨病、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急性左心衰肺水腫和尿毒症腦病,應積極治療。

腎臟替代治療

● 包括透析治療和腎移植。當發生急、慢性腎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時,應及時給予透析治療,而透析治療有兩種方式: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危害


● 嚴重者可併發腎衰竭,有發展為尿毒症的可能。
● 影響機體免疫力,易發感染。
● 遺傳性腎炎有傳給後代的可能。
慢性腎炎可併發貧血癥狀。

預后


● 腎炎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病因病機、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對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預防


● 健康合理飲食。
● 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 合理勞作、避免長期勞累。
● 使用腎毒性藥物前,諮詢醫師或藥師。
● 定期體檢,以便早期發現。

分類


是以急性腎炎綜合征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其特點為急性起病,患者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並可伴有一過性腎功能不全。多見於鏈球菌感染,而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亦可引起。
2.慢性腎小球腎炎
簡稱慢性腎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最終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由於本組疾病的病理類型及病期不同,主要臨床表現各不相同,疾病表現呈多樣化。
又稱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一組以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腎小管變性為主病理表現的急性腎臟病,腎小球、腎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對較輕。臨床表現為急性腎損傷。常見原因有藥物過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及病因不明等。
是一組以小管萎縮、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纖維化為基本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腎間質損害的機制可涉及遺傳性、免疫相關性、感染性、血液系統疾病、中毒、代謝紊亂、尿流機械梗阻及腎移植排異等多方面因素。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腎小管功能損害及進展性慢性腎衰竭。
5.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簡稱乙肝相關性腎炎,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體后、導致的免疫複合物性腎小球疾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可表現為無癥狀性尿檢異常,也可表現為腎病範圍的蛋白尿,可伴不同程度的血尿。腎臟損害病理類型多樣,兒童以膜性腎病常見,成人則可表現為膜增殖性腎炎或膜性腎病。
6.特發性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是指臨床表現為可逆性非少尿型急性腎損傷、病因不明的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臟病理表現為間質水腫和單個核細胞浸潤,但臨床難以確定特異病因者。大多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部分患者經密切監測及動態觀察最終可明確病因。如與慢性活動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有關。TINU綜合征是其中的一種特殊類型,病程中出現眼色素膜炎,可於腎臟損害之前(數周),同時或於腎臟損害后(數周至數月)急性發作。常見於兒童、青少年或成年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