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價格

生產價格

生產價格是指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等於商品成本價格與平均利潤之和。計算公式為:生產價格=成本價格+平均利潤。成本價格是商品生產中實際耗費的不變資本價值與可變資本價值之和。社會平均利潤率等於社會剩餘價值總量或利潤總量除以社會預付資本總量。各部門的平均利潤是該部門的預付資本量與平均利潤率的乘積。生產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資本主義各部門之間通過資本的轉移展開競爭,競爭的結果形成平均利潤率和平均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就轉化為生產價格。

定義


生產價格
生產價格
生產價格:是指成本價格與平均利潤之和。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等於商品的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之和。

原理


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為商品的成本價格與平均利潤之和。求出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 率的平均數,把這個平均數加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上,由此形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它是商品的市場價格上下波動的中心。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認為,商品的生產價格的形成以利潤率平均化為前提。商品本來是按照價值(成本價格加剩餘價值)進行買賣的,在剩餘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后,商品就不再按照價值,而是按照生產價格來進行買賣了。從一個生產部門來看,生產價格與價值在量上通常是不一致的。資本有機構成高於社會平均構成的部門,平均利潤大於剩餘價值,因而生產價格高於價值;反之,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構成的部門,則生產價格低於價值;只有資本有機構成與社會總資本的平均構成相同的部門,二者才相等。但從整個社會來看,剩餘價值的總和與平均利潤的總和是相等的,從而生產價格總和與價值總和也是相等的。在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條件下,價值規律也就以生產價格規律的形式發揮作用。商品的市場價格的規定也就不再以價值,而是以生產價格為基礎,並隨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動,圍繞著生產價格這一中心而上下擺動。從每個部門來看,雖然生產價格似乎偏離了價值,但從整個社會來看,這種偏離又是互相抵消的。生產價格歸根結底是以價值為基礎。就每個生產部門來說,引起生產價格變動的原因,是平均利潤率的變動,或商品本身價值的變動。

形成要素


商品的生產價格的形成以各個不同產業部門的個別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為前提。K.馬克思說:“求出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把這個平均數加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上,由此形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6頁)。它是商品的市場價格上下波動的中心。
假定社會總資本為500萬元,平均分配到5個不同的產業部門,剩餘價值率相同,但由於每個產業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在相同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量也不一樣,從而個別利潤率就各不相同;同時,由於每個產業部門中不變資本的固定部分與流動部分的比率不同,固定資本中各個組成部分損耗的快慢也不一樣,因而在相同時間內不變資本轉移到商品中的價值量就不相等,從而商品的成本價格也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生產價格
上述5個產業部門所投入的資本量相同,但各自的利潤率高低不等,這就必然引起各個產業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以及勞動力)的流動,即資本將從利潤率較低的部門(Ⅴ、Ⅳ、Ⅰ)轉入利潤率較高的部門(Ⅲ、Ⅱ),結果就會導致不同利潤率的均衡化,形成平均利潤率。這樣,各個不同產業部門所實現並佔有的利潤,就不再是同各部門實際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相適應的利潤,而是按平均利潤率計算同各部門所投入的資本量相適應的平均利潤。各個產業部門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平均利潤,就是各個產業部門的商品的生產價格,從而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如下表所示:生產價格
從上表可見,由於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使平均利潤同各產業部門實際所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在數量上發生了偏離,從而導致生產價格同商品價值在數量上的偏離。只有資本有機構成和社會總資本的平均構成(78c∶22v)相同的產業部門,平均利潤才會同剩餘價值相等,從而生產價格也才會同商品價值相等。資本有機構成高於社會平均構成的部門,平均利潤會大於剩餘價值;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構成的部門,平均利潤則會小於剩餘價值。各個產業部門的商品的生產價格同價值的偏離,會互相抵消或均衡,以致商品的生產價格總額(422)=商品的價值總額(422)。可見,商品的生產價格只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

學術發展


生產價格這一概念,實際上是同A.斯密所說的“自然價格”和D.李嘉圖所說的"生產價格"、“生產成本”和“費用價格”基本相同的。但是,古典學派把生產價格和價值混為一談,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矛盾,既要堅持勞動價值論,又不能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來解釋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問題,最後只好宣布這是“對價值規律的修正”。這是導致李嘉圖學派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不能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解釋剩餘價值的來源問題)。馬克思第一次在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的基礎上,科學地闡明了利潤和平均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從而解決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一直沒能解決的問題。

意義


商品的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之後,商品就不再按照價值、而是按照生產價格來進行買賣。這時,價值規律也就以生產價格規律的形式發揮作用。商品的市場價格的規定也就不再以價值、而是以生產價格為基礎,並隨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動,圍繞著生產價格這一重心而上下波動。從較長時期來看,商品的市場價格的上下波動會互相均衡,從而它同生產價格的偏離就會趨於一致;而從全社會來看,儘管生產價格也是經常變動的,但它要以商品價值為最終限界,從而生產價格總額會等於商品價值的總額。
由於生產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所以,它的一切變化歸根結柢是以商品價值的變化為基礎的。就每個生產部門來說,引起生產價格變化的原因,不外是平均利潤率的變動,或商品本身價值的變動。雖然各個產業部門的不同利潤率是經常發生變動的,但這些利潤率的變動要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均衡運動,才會引起平均利潤率的變動。所以,在較短時期內,生產價格的變動,主要是由商品價值發生現實變動所引起的。總之,商品生產價格的變動總是離不開商品價值的變動,不是直接同本部門商品價值的變動有關,就是間接同其他部門商品價值的變動有關。可見,價值規律不僅調節商品價值,同時也調節生產價格。馬克思說:“價值規律支配著價格的運動,生產上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的減少或增加,會使生產價格降低或提高”(同前,第25卷,第200頁)。
由於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在通常情況下,各個產業部門所實現的利潤同實際所生產的剩餘價值會有偏離。這樣一來,利潤的真正性質和起源完全被掩蓋起來,價值同勞動的關係,利潤同剩餘勞動的關係,也就更加看不清楚了。

農產品


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農產品生產者出售農產品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及幅度的相對數。該指數可以客觀反映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水平和結構變動情況,滿足農業與國民經濟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產價格指數是通過對全部有出售該產品行為的調查單位的個體指數進行幾何平均求得的,大、中、小類價格指數是通過對其所屬的類(或代表品)的價格指數進行加權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計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與分季指數的計算方法相同。

基礎


馬克思具體分析了由部門內部競爭所形成的“關於市場價值的各個規定”。生產價格的形成只能直接以部門內部競爭所形成的市場價值為基礎。這是因為:
第一,作為在社會總資本中分配,從而決定生產價格得以形成的社會總剩餘價值量,一定得具體的、現實的價值量,是社會承認的勞動耗費。
很清楚,平均利潤只能是按照每個生產部門的資本量的比例分配在這些資本量上的剩餘價值總量。這是已經實現的無酬勞動的總和,而這個總量同有酬的死勞動和活勞動一樣,體現在資本家所佔有的商品和貨幣的總量中。”這就是說,作為上述剩餘價值總量的物質承擔者的使用價值,必須符合社會的“特定數量的需要”。然而,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使用價值符不符合社會“特定數量的需要”,叉只有通過市場檢驗才能確定,所以必須進一步掌握市場價值的規定性。應該看到,撇開市場和競爭,單純按每一單位商品中所飽含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計算出來的價值總量,並不能註定全是社會承認的現實價值量。因為,在部門商品的供給相對需要而言過大的情況下,即使每一單位商品所飽含的都是平均必要的勞動時間,並具有使用價值,但從總額上看,部門所耗費的勞動卻超過了部門必要勞動時問,因而部門商品總量中的一部分實際上喪失了使用價值。這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正如商品按其價值出賣的條件是商品只包含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一樣,對於資本的某一整個生產領域來說,這種條件就是,這個特殊領域所花費的只是社會總勞動時間中的必要部分,只是為滿足社會需要(需求)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如果這個領域花費多了,即使每一單位所飽含的只是必要勞動時間,這些單位商品的總量在既定的前提下卻會喪失它的一部分使用價值。 ”既然總額中一部分喪失了使用價值,那它們當然也就同時喪失了價值和剩餘價值。可以肯定,在各部門的資本家參與分配的總剩餘價值中,不能包含上述已經“喪失了”的即實際上已經不存在的剩餘價值。說各部門的資本家通過競爭是為了分割到這樣一種虛無的東西,那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談生產價格。就必須要聯繫“特定數量的需要”和它在市場上的反映,以及社會總勞動據此在各個特殊生產領域進行分配的問題。也就是必須重視部門必要勞動制約部門市場價值形成的問題。
第二,從歷史發展的客觀過程考察,總是先在部門內部通過競爭形成市場價值,而只有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才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生產價格。
“競爭首先在一個部門內實現的,是使商品的各種不同的個別價值形成一個相同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但只有不同部門的資本的競爭,才能形成那種使不同部門之間的利潤率平均化的生產價格。過後一過程同前一過程相比,要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到更高的水平。”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要形成生產價格。必須先通過部門內部資本的競爭促使“價格轉化為市場價值”。
由上可見,資本主義社會客觀上存在著兩個層次的競爭和轉化:一是部門內部資本的競爭使抽象的價值轉化為具體的市場價值;一是部門之間資本的競爭使市場價值轉化為更具體的生產價格。“競爭通過它的第一種作用造成市場價值,即為同一生產領域的商品造成同一價值,雖然這同一價值必然要產生不同的利潤;因此,競爭不顧不同的利潤率,或者不如說,利用不同的利潤率,通過它的第一種作用造成同一價值。競爭通過它的第二種作用(不過,第二種作用是用另一種方式實現的:這是不同領域的資本之間的競爭,它使資本從一個領域轉到另一個領域,而前面說過的那種競爭,只要不是在買者之間進行,則是發生在同一領域的資本家之間)。造成費用價格,即造成不同生產領域的同一利潤率,雖然這同~利潤率與價值不等的情況相矛盾,因而只有通過這不同於價值的價格才能造成。”簡言之,第一個層次的競爭和轉化必然要發展到第一個層次的競爭和轉化,而第二個層次的競爭和轉化叉必須以第一個層次的競爭和轉化為基礎。我們認為,如果去掉資本主義的性質,上述兩個層次的競爭和轉化及二者之間的相互聯繫,應是市場經濟所共有的。資本家的主觀願望並非生產價格形成的最終成因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家的產品來交換。這些資本要求從剩餘價值的總量中,分到和它們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在它們的量相等時,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能不能據此判斷,形成生產價格的最終原因,乃是各個生產部門的資本家追求平均利潤的主觀願望呢?我們認為,不論從馬克思有關生產價格的全部論述來看也好,或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看也好,將資本家的主觀願望當作生產價格形成的最終原因,都不是不妥當的。
必須了解,“資本無論在其發達的形式上或不發達的形式上,性質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說,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各個發展階段上,資本家作為人格化的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只在其中的一定發展階段才產生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呢?一般地用唯利是圖的本性和願望來解釋是很不夠盼正因為如此,所以馬克思曾一方面肯定當斯密“不是用資本家的興趣,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態度,來說明剩餘價值的存在”的觀點,而另一方面又對他作了這樣的批評:“但是,緊接著他又說:如果資本的利潤不同預付資本的量成一定的比例,他就不會有興趣用較大的資本來代替較小的資本。這裡,已經不是用剩餘價值的本質,而是資本家的‘興趣’來說明利潤了。這是庸俗和荒謬的。這就告訴我們,不能停留在資本家的“興趣”和“願望”上,還必須找到形成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的更深刻的原因。
馬克思指出:“因此,商品按照它們的價值或接受於它們的價值進行的交換,比那種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所要求的發展階段要低得多。”根據上面所講的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性始終不變的道理,馬克思這裡所說的“發展階段”,不可能是指資本家唯利是圖本性的一定發展階段。而是指社會生產的一定發展階段。這就明確的告訴我們,不能光看資本家要求獲得平均利潤的表面現象,而要深入社會生產,從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中去尋找產生.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最終原因。恩格斯在批評舊唯物主義時指出:它認為在歷史領域起作用的精神的動力是最終原因,而不去研究隱藏在這些動力後面是什麼,這些動力的動力是什麼。不徹底的地方並不在於承認精神的動力,而在於不從這些動力進一步追溯到它的動因。“這個論斷對於探索產生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最終原因問題,也是完全適用的。應該認識到,在大機器生產和生產社會化,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和投資的增加對社會生產發展有重大作用的客觀現實,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要求等量資本取得等量利潤,從而要按生產價格出售產品。實質上是社會對投資及由此而推動的生產社會化的“補償”。當然,“補償”是有條件的。“每一種可以使某一投資獲利較少而使另一投資獲利較多的情況.—— 在一定限度內所有投資都被看作是同樣必要的,——都會被作為一個永遠有效的理由加入計算,用不著每次都需要競爭活動來證明這個動機或計算因素是正當的。”這就是說,儘管“用不著每次都重新需要競爭活動來證明補償是否“正當”,但每次都必須有“正當”理由則是肯定的。什麼正當理由呢?那就是,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以較高勞動生產率和較少勞動耗費,為社會提供了特定數量的使用價值,滿足社會“特定數量的需要”。沒有這個理由,就是資本有機構成再高,社會也不會給以補償。有了這個理由,社會如果不給補償,資本就會從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轉移出去,以至產品不能滿足社會“特定數量的需要”,價格上漲,上漲到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能按高於市場價格的生產價格出售產品,從而按資本獲得平均利潤為止。
另一方面。資本有機構成低的部門儘管生產剩餘價值較多,由於同資本有機構成高的的部門一樣也只滿足了某種“特定數量的需要”,從社會的觀點看,它並沒有要比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的等量資本獲得較多利潤的理由。如果所獲較多,在沒有土地所有權從中阻礙的情況下,資本就會從其他部門轉移進來,以致產品超過社會“特定數量的需要”,價格下降,下降到按低於市場價格出售產品,從而也只能獲得平均利潤為止。
由上可見,儘管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得到剩餘價值,但社會需要作為一種客觀力量卻不以資本家的意志為轉移而存在著。並且,資本家越是不關心社會需要而只關心價值增值,社會需要就越以盲目的、強制的力量作用於資本家,直至爆發經濟危機來強迫資本家服從自己。這就是說,資本家如果只關心價值增值而不管社會需要,那就會在價值增值上陷入困境,而這也正是資本家不得不加強市場預測的原因。
由此還可以看出,平均利潤率和生產價格的形成,既有社會生產發展的深層原因,又有社會需要的客觀制約,絕不是主觀隨意的東西。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某些特殊領域中發生的市場價格對費用價格的經常偏離”所引起的“社會資本的新的轉移和新的分配”,“這種趨勢促使社會勞動時間總量按社會需要在不同生產領域之間進行分配。
總之,社會需要不僅制約著市場價值的確定,而且也制約著生產價格的形成,市場價值和生產價格在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這就是在上面已經說過的,在社會需要的制約下,通過部門的競爭形成市場價值,通過部門之間的形成高於或低於市場價值的生產價格。
還有必要指出,為了正確認識生產價格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必須全面理解社會必要勞動,努力作到從整體上把握這個範疇。為此,就要按照《資本論》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順序,從三個層次上去理解。即一由抽象的價值決定得出第一層次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這是第一個層次;二由比較具體的市場價值規定得出第二層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價格所飽含的勞動耗費,則是社會必要勞動的第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既組成統一的社會必要勞動範疇,又各有其不可忽視的作用。社會必要勞動的第一層含義鞭策生產者千方百計節約單位產品的勞動耗費(包括活勞動與物化勞動),使之符合,最好是低於平均必要勞動的水平。社會必要勞動的第二層含義鞭策各個特殊生產部門都要按社會需要生產,避免實際勞動耗費少於或多於部門必要勞動,造成供給不足或社會勞動的浪費。而生產價格這個層次上的社會必要勞動,則促使各部門的生產者樂意實行技術改革,通過提高資本有機構成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勞動時間,增加使用價值總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利於新產品的開發和新興產業部門的建設。應該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如果剩餘價值不通過生產價格來分配,那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包括新興產業)就會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從而國民經濟也就不可能有在更高的基礎上按比例運行,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可見,將生產價格所反映的勞動耗費視為必要勞動,是有其客觀理由的;某些部門通過其產品的生產價格高於市場價值而從以得一定的“補償”也是必要的。如前所述,馬克思並不反對這種“補償,而只是揭露借這種“補償”來歪曲利潤源泉的辯護論。“在資本家的意識中,這裡所有的情況是和本卷第二篇論述利潤平均化為平均利潤時指出的各種補償理由一樣的。這些在剩餘價值分配上起決定作用的補償理由,在資本家的觀念中,已被歪曲成為利潤本身產生的理由和為利潤本身辯護的(主觀的)理由。”生產價格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實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發展,迅速發展的現代科技,進一步縮小了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差距,為平均利潤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我們應該肯定平均利潤規律與生產價格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存在和它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