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薪火相傳的結果 展開

薪火相傳

醬酒品牌

薪火相傳是上海建發酒業有限公司旗下醬酒品牌,產自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醬酒核心產區的“貴州老字號”酒廠,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與茅台同根同源同工藝。

薪火相傳堅持採用茅台鎮傳統的“九五秘釀,一鎮醬香釀造工藝”:大麴坤沙工藝,以小麥、高粱、水為原料,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流酒,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六憑氣溫、五年貯藏,四季釀造,三用赤水,兩次投料,一鎮醬香。薪火相傳一年釀酒,五年陳化,經過陶壇陳化儲存,方可進行調製生產,真實釀造時間,真實窖藏年份。品質特點醬香突出、醇厚豐滿、回味悠長,薪火相傳酒液微黃透明,具有茅台鎮大麴醬香酒典型風格特徵。

釀造酒廠


薪火相傳來自茅台鎮一九一五酒廠,一九一五酒廠(原貴州國營茅台釀酒廠)位於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醬酒核心產區(僅15.03平方公里),酒廠創立於1983年,是“貴州老字號”酒廠之一,與茅台同根同源同工藝。應天時而作,采地利而集,循古法而釀。
薪火相傳
薪火相傳

品牌運營商


薪火相傳由上海建發酒業有限公司全國運營。建發酒業是中國上市百強企業建發股份(600153)下屬專業的優質酒類品牌運營商及供應鏈服務商,擁有近二十年的酒類經營管理經驗。已經在全國各主要城市建立起業務機構,營銷網路覆蓋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國所有省份。建發酒業與2000多家專業酒類經銷商構建戰略合作關係,並組建近千人的專業團隊提供服務支持。

產地環境


1.核心產區:
薪火相傳釀酒酒廠地處中國醬酒核心產區——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2000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貴州省技術監督局核准,確定了茅台7.5平方公里為貴州茅台酒原產地域範圍,2010年後將核心產區擴大到15.03平方公里為核心產區。茅台鎮核心產區產品釀造須遵循以下三原則:
1、產地:必須在茅台鎮核心產區內生產並窖藏;
2、原料:必須以茅台鎮及周邊原產地出產的紅纓子高粱為釀酒原料;
3、工藝:必須嚴格按照“12987”大麴醬香酒生產工藝生產;茅台鎮釀酒活動歷史悠久,造就獨一無二的醬酒微生物環境。其位於北緯27°,平均海拔 423 米,地處峽谷,群山環繞。年均溫17°,冬暖夏熱、夏日持續高溫高濕,少雨少風,雲霧環繞。赤水河環繞其間,由於空氣流動相對穩定,為釀酒微生物的富集和白酒生產的微生物資源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2.生態好水:
赤水河三面環山,一面出水,地理環境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紫紅色土壤,酸鹼度適中,微生物多。赤水河水質優良、微甜爽口、降解物少、硬度適中、酸鹼適度、富含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好水釀好酒。
3.生產工藝:
傳統工藝 大師之作薪火相傳遵循“12987”傳統大麴醬香工藝: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一年生產周期、歷經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12987工藝中的“1”,意為在大麴醬酒的釀造工藝中,從第一次投糧,即以重陽下沙為始,到第七次取酒完成為終,走完一個生產周期,歷時一年。
12987工藝中的“2”,意為在大麴醬酒的釀造工藝中,需要兩次投糧。第一次投料生產的過程,就是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中所謂“重陽下沙”。“沙”的意思就是指原料紅糧即高粱,“下沙”操作包括潤糧、蒸煮、攤涼、加曲、堆積、入窖發酵等六個工序。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潤糧后和下沙的糟醅混合上甑蒸煮。攤涼后加入曲粉,收堆發酵,然後重新下窖。前兩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為糊化高粱的澱粉,為下一步的釀造作準備。
12987工藝中的“9”,意為在大麴醬酒的釀造過程中,共需九次蒸煮。蒸煮所用容器,名為“甑”(zèng)。茅台鎮的甑子能裝高粱1500斤左右,蒸煮環節很關鍵,每次需要長時間的蒸煮。頭兩次投糧經過兩次蒸煮,但不取酒。第三次蒸煮開始取第一次酒,時間為臘月到次年正月,剩下的蒸煮都會取酒,一直到次年農曆九月蒸煮過程才完成。
12987工藝中的“8”,意為在大麴醬酒的釀造工藝中,共需八次發酵。發酵分為“陰陽發酵”,開放式發酵即堆積發酵,是指把酒醅攤涼、堆積、充分網羅空氣中的微生物,是“產香”的發酵,意在吸天之精華,是“陽發酵”也稱“有氧發酵”,是將高粱中的澱粉轉化為可發酵性糖的一個過程;封閉式發酵即窖池發酵,是指高溫堆積發酵完成後,把酒醅用窖泥密封於窖池中發酵,意在吸地之靈氣,是產酒的發酵,是“陰發酵”也稱“厭氧發酵”。封閉發酵的,窖池採用泥底石窖,用茅台本地沙石砌成,有3~4米深,能裝20甑左右的酒糟。酒糟裝入後用本地紫紅泥密封。在窖期中要經常檢查養護窖池,防止窖泥乾裂進氣。
12987工藝中的“7”,意為在大麴醬酒的釀造工藝中,共需七次取酒。經過下沙和糙沙的高粱澱粉吸脹以後,澱粉開始被糊化、糖化和酒化,接下來就會進入七次取酒程序。不同輪次所取得的酒,不僅具備不同特點,度數也有差異,取酒後會分壇存放。每一輪次的酒,都無法作為醬香型白酒單獨存在,只有經過調酒師的妙手與科學組合,按一定的比例精心勾調,成為你品嘗到的佳品。薪火相傳工藝特點“四高兩長”,四高: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流酒,兩長:即生產周期長、儲存時間長。中國醬香酒釀酒大師穆雲峰先生誠信堅守傳統“12987”大麴醬香工藝,幾十年如一嚴格把控質量。
4.真實年份:
一年釀,五年藏。薪火相傳採用陶壇儲存,所有產品至少經過五年以上窖藏陳化方可進行調製生產;真實釀造時間,真實窖藏年份,盡顯滴滴稀有。高標準釀造品質。薪火相傳目前酒廠老酒儲備5000噸以上,最大儲存規模超10000噸,大麴坤沙原酒年產量在2800噸左右,規劃年產能則在6000噸以上,可以優先滿足薪火相傳的生產需求,因此薪火相傳敢於標註真實年份,並且擁有十五年老醬酒資源。

產品包裝


薪火相傳 福祿滿堂薪火相傳瓶身及包裝盒上採用葫蘆、祥雲、梅花等圖樣,寓意美好。“葫蘆”與“福祿”諧音,民間常用葫蘆來表示福祿。枝葉繁茂、多果的藤蔓與多籽的葫蘆寓意“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可渡水、入葯,也為暗八仙之一,寓意健康、長壽、平安,被人們認為是可以帶來福祿、驅魔辟邪的靈物和保宅護家的吉器,古人也十分喜歡將配飾做成葫蘆形狀戴在身上。“祥雲”、“五瓣梅花”亦預示著吉祥如意,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

品牌系列


53°薪火相傳匠心醬酒500ml
薪火相傳 5張
薪火相傳
53°薪火相傳大師醬酒500ml
53°薪火相傳五年醬酒500ml
53°薪火相傳八年醬酒500ml
53°薪火相傳十五年醬酒500ml

生產原料


薪火相傳遵循大麴坤沙工藝,大麴是以純小麥為原料,經粉碎后加曲母和水,踩曲制坯,經高溫培養而成;坤沙是指完整顆粒的紅纓子高粱。大麴和坤沙進行多次拌合發酵,經一百多道工序釀製而成。
薪火相傳原料選用貴州本地的優質紅纓子糯高粱為原料,顆粒飽滿,支鏈澱粉含量高,粒小皮厚,耐蒸煮、耐翻鏟。純糧固態發酵,不添加任何非發酵類呈香、呈味、呈色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