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舫

沈國舫

沈國舫 Shen Guofang (1933.11.15 -)林學及生態學專家。著名林學家,林業教育家,森林培育學家,原籍浙江省嘉善縣。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曾任北京林業大學校長、中國林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從事森林培育學和森林生態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是國家重點學科森林培育學的學科帶頭人。在立地分類和評價、適地適樹、混交林營造及乾旱地區造林方面做了許多研究工作。第一個提出了分地區的林木速生豐產指標,主持起草了《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技術政策》。曾對大興安嶺特大火災后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恢復工作起了關鍵的指導作用。後期著力從事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及水資源和生態建設的諮詢研究,取得顯著成績。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5月26日,沈國舫稱三峽工程僅對局地氣候略有影響,不會引發大旱。

人物關係


人物履歷


沈國舫
沈國舫
1950-1951年 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肄業。
1951-1956年 蘇聯列寧格勒林學院林業系學習。
1956年 在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任助教。
1960年 在北京林學院任講師。
1980年 在北京林學院任副教授。
1981-1984年 任北京林學院副教務長。
1984-1986年 任北京林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
1986年 在北京林業大學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6-1993年 任北京林業大學校長。
1993年 任北京林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3年 任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1993-1997年 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
1994年 任《森林與人類》雜誌主編。
1995年 任《林業科學》雜誌主編。
1995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人物故事


沈國舫
沈國舫
沈國舫,祖籍為浙江省嘉善縣,出生在上海。生於1933年11月15日。林學家、林業教育家、森林培育學家。
沈國舫1950年以高分考取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1951年被選派為新中國第一批公派留學生,到列寧格勒林學院深造,5年中全部課程的學習成績均為優秀,1956年獲林業工程師學位(相當於碩士)。
1956年7月學成回國到北京林學院任教。
1960年擔任教研組副主任,開始帶研究生。
1961年初擔任中國第一本全國通用統編教材《造林學》編寫組組長,在較短時間內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86年晉陞為教授,擔任博士生導師。
1986年至1993年擔任北京林業大學校長。
1993年當選為中國林學會理事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歷任全國第八、九屆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農業及農村科學技術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林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顧問,《林業科學》、《森林與人類》、《北京林業大學學報(英文版)》主編等職。
在科學研究中,沈國舫以造林學科理論和造林生產實踐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為突破口,在立地分類、適地適樹、混交林營造、造林密度、撫育間伐、速生豐產林、石質山地造林技術和城市林業等諸多方面,均有所建樹。“華北石質山地立地分類評價和樹種選擇的研究”、“油松混交林的研究”、“樹種抗旱特性及其機理的研究”等多項成果獲獎;主持起草的《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的技術政策》列入國家科委藍皮書;率先提出分地區的林木速生豐產指標;較早地應用立地因子??樹種生長關係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創造性地進行了多樹種平行研究,使我國造林技術得到很大提高;主持起草了《大興安嶺特大火災區恢復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考察報告》,對火災后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恢復工程的確立起到了關鍵的指導作用。
20世紀90年代,沈國舫開始倡導城市林業研究,促成了中國林學會城市森林研究會的成立,並從1996年開始主持北京城市林業研究項目,在探討城市林業發展的特殊規律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中國林學界,沈國舫以治學嚴謹而著稱。他廣泛涉獵林學專著和林業刊物,還讀了不少自然地理、地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和農業科學方面的書籍,將“博覽群書”作為一種人生高級享受和追求。他的行為風範影響和教育著一批批學子。
沈國舫發表論文110多篇,出版著作6部。獲得了多項獎勵和榮譽,包括國家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國家教育委員會(現國家教育部)優秀教材獎、國家優秀科技圖書獎各1項。1987年他被授予林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1991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榮獲了首都勞動獎章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人物貢獻


沈國舫
沈國舫
1956年夏,沈國舫開始在北京林學院工作的時候,造林學科正處在全面學習蘇聯的階段,國內正有一位蘇聯造林學專家在學校講學,全國各地都派人來聽課,由於缺乏中國自己的研究資料,當時造林方面的書籍也幾乎是各種俄譯中專著的一統天下。各高校的造林學教學不僅在體繫上,而且在內容上都深受蘇聯的影響。講課離不開蘇聯的例子,甚至用歐洲赤松造林作為講造林學各論的範例。雖然這對中國的林業科技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造林學是有明顯地域性的,機械照搬別國的理論和方法,必然會出現與本國國情格格不入的情況。沈國舫在回國的頭幾年,除了完成教學任務之外,還積極開展對中國特色的造林技術的研究。他結合當時正在開展的北京西山綠化活動,確定了以造林技術上最難對付的華北石質山地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便找到普遍的造林技術規律,從而充實造林學科的內容。他深入全國各主要林區進行專業調查,北到小興安嶺林海;南下熱帶南海沿岸;西進干瘠黃土高原,不斷增進對中國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和林業生產的認識。他隻身一人到林場和工人一起造林,收集整理工人群眾和基層技術人員的經驗。通過幾年的磨練,於1961年以編寫組長身份主持編寫了第一本《造林學》全國統編教材,該書當年就由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受到國內林學界的普遍歡迎。這本《造林學》是實現中國化造林技術第一步目標的重要標誌,不僅在體繫上與蘇聯的造林學相比有許多改進,而且在內容上反映了中國造林技術的進展,突出了中國大面積山地造林的特點。在此之後,他還參加了第二代造林學教材及“干訓班”教材《林學概論》的編寫工作。
他作為鄭萬鈞先生的主要助手,參加了《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一書的編纂工作,經過2年多的努力,於1978年正式出版。1993年,他又和黃樞同志一起主編了《中國造林技術》一書,並撰寫了總論部分。該書正式出版后受到普遍好評,被評為國家級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此後,他還將繼續主持編寫重點教材《森林培育學》,並與同事和學生們一起組織編寫系列專著,為發展中國林學學科作出新的貢獻。

主要論著


沈國舫
沈國舫
1 沈國舫。林學概論。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2 黃樞,沈國舫主編。中國造林技術。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3 沈國舫。編製立地條件類型表和設計造林類型的理論基礎。見:編製立地條件類型和設計造林類型論文集。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58.
4 沈國舫,富裕華,陳義。叢生油松穴內間伐問題的研究。林業科學,1965,(4):292~298.
5 沈國舫,造林講座。林業科技通訊,1974,(10);1975,(8).
6 沈國舫。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幾個技術問題。見:國家林業總局主編。林業發展趨勢與速生豐產林經驗論文集,1978.
7 沈國舫。北京市西山地區適地適樹的研究。北京林學院學報,1980,(1):32~45.
8 沈國舫。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技術政策,見:國家科學技術委藍皮書10號,1985.
9 沈國舫。關於大興安嶺北部特大火災后恢復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考察報告。見:國務院專家組考察報告彙編。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7,1~20.
10 沈國舫。對發展速生豐產林有關問題的思考。世界林業研究,1992,(4):67~74.
11 沈國舫。走向21世紀的林業學科發展趨勢及高級人才的培養當代科學技術發展與教學改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2 沈國舫。中國森林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探討。見:中國林學會、加拿大林學會主編.“面向21世紀的林業”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林業出版社,1997,1~8.
13 沈國舫,翟明普。混交林研究。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14 沈國舫。現代高效持續林業—中國林業發展道路的抉擇。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1998,(2):38~45.

技術成就


沈國舫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適地適樹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一方面進行大面積人工林調查,探索樹種適生立地的現實表現,另一方面又在立地研究、樹種生態習性研究及定位造林試驗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在造林地的立地評價和分類研究方面,他從最初介紹的烏克蘭學派波氏學說並使之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研究,到應用多元回歸等統計分析方法,以樹木生長效果來評價立地的研究工作,這就把立地研究推進了一大步。早在70年代末,他就與同事和學生們一起完成了“北京西山地區適地適樹的研究”,從立地分析和評價開始到立地分類和按類型選擇樹種為止,充分利用長達20多年的觀察積累的資料,又通過大面積調查取得的多個樹種,在不同立地條件下生長效果的豐富數據,再應用先進的統計分析方法,得出了符合實際、適於推廣的結論。在當時,這項工作是使適地適樹研究,實現了從定性的經驗階段向定量的科學階段發展的一個突破,在國內同類研究中堪稱範例,使中國的研究水平大大接近了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的同類研究水平,這項研究成果曾廣泛被國外文獻檢索體系所引用。
在80年代,沈國舫進行了多樹種立地評價和適地適樹研究工作,並對太行山區的主要造林樹種,進行了抗旱生理生態特性的研究,為適地適樹提供了堅實的科學基礎。除此而外,他在適地適樹的理論認識方面,特別是在總結國內大量造林生產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對適地適樹從認識論和辯證思維的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得到了同行的廣泛贊同。
他在50年代就在北京西山布置了一批混交林試驗點。從60 年代到70年代中期,開始對西山地區試驗性和生產性的人工混交林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這項工作具有觀測期長、內容廣泛和結論可靠、實用等特點,在當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此後,他又帶領學生們對華北地區一些主要混交類型,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特別是把混交林的生物量和養分循環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生態系統研究的水平。1993年,他又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進行混交林樹種間相互關係機制的研究,探討樹種間的互補競爭以及生物化學關係,展示了混交林樹種間關係的複雜性和綜合性。
在他的主持下,北京林業大學和東北林業大學合作對混交林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楊樹、刺槐混交林為主體,研究用材林樹種和固氮樹種間的關係;以落葉松水曲柳混交為主體,研究針葉樹種和闊葉樹種混交關係。他主持召開了全國混交林與樹種間關係的學術討論會,並與他人共同主編了《混交林研究》一書。研究取得了許多突破,使得中國混交林的研究向世界先進水平靠攏,為指導生產提供了依據。此外,他們還從根系分泌物中分析到了60多種生化物質,並初步揭示了部分物質對種間關係發生的作用。
1965年,他和學生一起發表的《叢生油松穴內間伐問題的研究》,以油松幼林中的密度作用規律為例,系統地說明了如何正確認識種內個體間相互關係的實質,澄清了當時存在的一些模糊觀念,對正確處理造林密度問題起到了促進作用。他在造林密度領域的貢獻還在於,廣泛收集了中外各種造林密度試驗結果材料,進行了綜合分析。他對人工林中密度作用規律及確定造林密度的原則作了詳盡精闢的分析,這些觀點已寫進了造林學教材的有關章節。1978-1981年間,他帶領學生做了“北京西山地區油松人工林撫育間伐的研究”,其成果為北京市林業局採納,作為北京山區油松人工林撫育間伐的技術指導依據。他對從日本引進的密度效果研究、密度管理圖製作技術及以此導出的系列研究,既採取了熱情支持的態度,又保持了冷靜的頭腦,提出要以實踐為檢驗標準。在他的關心下,有關同志在日本的密度管理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試驗研究,糾正了原來的某些缺陷,發展了合理密度的新觀點。
他從60年代開始就研究和探討了林木速生豐產指標這個造林學中的重大問題。經過10多年的資料收集、實地調查和理論思考,在1973年的全國造林工作會議上,他首次提出了分區域的林木速生豐產低限指標,即平均生長量達到每年每畝0.3立方米(華北山地)、0.5立方米(東北山地)和0.7立方米(南方山地),簡稱3-5-7指標。1979年他又對華北中原平原補充提出了平均生長量達到每年每畝1.0立方米的豐產指標,並對這套指標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論證,對相應的技術措施作了深入的論述。這些建議和論述對於後來造林技術規程的制訂、發展速生豐產林的規劃,都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1983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聯合主持制定12個重大領域技術政策,他被指定為其中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技術政策的主要起草人。他主持起草的《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技術政策》及其背景材料在專家論證中得到通過,1985年以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藍皮書的形式予以公布。這項技術政策,深刻地論述了在中國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的必要性、可能性、生產潛力、豐產指標、地區布局、技術措施及經濟政策等問題,對“七五”、“八五”期間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的計劃立項和實施、對有關林木速生豐產的科研攻關課題的立項和實施,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項成果和其他技術政策一起,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他在其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評說三峽


2011年5月26日,長江中下游發生嚴重乾旱,三峽對環境的影響再次引起網友廣泛關注。三峽建成以後,對氣候有沒有影響呢?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做客強國論壇時表示,三峽工程僅對局地氣候有影響,且影響大。
沈國舫表示,對於整個長江中下游來說,三峽工程不會有這麼大範圍的影響。以往說的“三峽僅對局地氣候有一定影響”,是指三峽水庫往周圍兩邊推幾公里的一個長帶區域。通過對2003年-2008年三峽蓄水后情況的研究,與蓄水之前對比是有變化的,這與當年三峽工程論證時的估計一致,比方說周圍溫度會略有升高,對風和濕度等也略有影響。
沈國舫介紹說,蓄水以後,三峽水庫周圍溫度升高了一點,整年溫度升高0.1-0.3度。因為水熱容量大,冬季溫度升高明顯,夏季溫度沒有明顯升高,甚至局部有時會降低。蓄水后雨量比以前少5%左右,這與整個大西南地區的變化是同步的,並不是三峽水庫本身帶來的影響,而是因為整個中國這幾年有很多江湖水源降水不足,是大氣環流的影響。

院士退休


2013年,沈國舫關於院士退休的談話引發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