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秦王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秦王墓,位於陝西西安,為明代13代秦藩王家族墓地,2006年5月25日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太祖朱元璋建藩封王,將地位僅低於皇太子的次子朱樉封為秦王,並設西安府。由於秦王在諸位藩王中年齡最長,兵權最重,又擔負著拱衛西北邊疆的重任。“首藩者,宗盟之長”也,故秦藩國被稱為“天下第一藩”。秦藩國之大,藩王之多,享國274年,伴隨明朝始終,並有十四座明秦藩王陵存世,這在有明一代和中國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明秦王墓
朱樉陵園建築豪華,今已蕩然無存,惟有黃藍諸色琉璃瓦殘片散於陵前,園門西南,神道直北,旁列華表,麒麟、虎、羊、馬、獅、人等石雕,東西對列,莊嚴肅穆,氣勢宏偉。
秦王朱樉其後二百多年間,共有13位藩王,1位世子,16位王妃,38位郡王去逝,他們死後下葬的共68座陵墓散落在東起鳴犢西至三爻一帶的少陵、鳳棲塬上,當年各陵墓建築宏偉,陵前殿堂樓閣競相錯落,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園。
秦愍王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被封為秦王,是為第一代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於西安,鎮守關中和西北。由於政績比較突出,所以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舉薦為宗人府宗人令,洪武二十八年(1395),詔令帥平羌將軍寧正征叛番於洮州,番懼而降,皇帝賞賜甚厚。同年三月薨,葬於今長安區杜陵原。
朱樉墓冢在今杜陵鄉大府井村東北,坐北向南,現封土高約20米,周長l87米。墓前神道兩旁有華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馬、石人、石獅等大型石雕l8件,均系明初雕刻,造型、刻工均極精美,是一批明代石刻藝術的精品。
石雕由南向北依次為:八梭形華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馬2對、雙手持笏的文官和雙手持劍的武官各2人,另有1對神情兇猛的蹲獅蹲於門闕兩旁。華表上的蹲獸已不知去向,有一具石羊和武官也沒了蹤影,墓碑已蕩然無存,只剩下駝碑的大龜,且已殘缺。有些陪葬墓被當地村民挖冢取土毀不成形。
第二任秦王隱王朱尚炳,葬朱樉墓東側1000米處(距更東側的漢宣帝杜陵1000米)
朱樉墓東南的四座墓中有兩座為第三代秦王僖王朱志垣和和第四代秦王懷王朱志均。
僖王朱志垣是隱王朱尚炳的兒子,第三代秦王,永樂二十二年(1424)薨。據《咸寧縣誌·陵墓誌》載,墓在大府井東北愍王朱樉墓旁,據專家分析可能在朱樉墓東南4座墓冢之中,現無法確認。
懷王朱志均是僖王朱志垣的庶兄。因朱志垣無子,其庶兄由渭南王繼承王位,在位兩年,於宣德元年(1426)薨,陪葬於朱樉墓旁。據《咸寧縣誌·陵墓誌》載,墓在大府井東北朱樉墓東南4座冢之中,具體位置尚待確定。
其他秦王墓略見列表
明制:各藩始王之後,世子、諸王年滿二歲后,開始修建陵墓,修好后只留一個天井,死後才封葬,諱避墓,稱為井。依制:每井有兩營兵護守。每個井就是一處藩王陵,每個寨就是守陵軍的駐地。明秦藩王郡王及宗族大都葬在這裡。今以大府井為首(今長安區韋曲鎮大府井村東北)包括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簡王井、康王井、龐留井、世(十)子井,共九井和護陵軍營形成許多寨(東伍村,南伍村,胡家寨,大兆寨,甘寨,查家寨,常旗寨,南高寨等)。之後經歷600多年的風雨滄桑和社會的變革,“井”和“寨”發展為村莊,居民均為藩王守陵軍裔。所謂“九井十八寨,個個有由來”。
古人追求“視死如生”的殉葬制度,各陵墓建築宏偉,地面殿堂樓閣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園,並征移大量農戶居住墓庄護陵,形成如今的九井十八寨。
明制:諸藩王“塋地周圍九十步,墳高一丈八尺”,並置“石人二,文武各一;虎、羊、馬、望柱各二”。而現存於秦藩諸王墓的石刻,都有石麒麟、石獅,且石馬有超過一對甚至為三對的,完全越制。十四陵及50餘座陪葬墓保存基本完好,地下文物豐富,僅簡王墓就出土文物320餘件,現陳列於陝西省博物館,地面100餘件大型石刻更是巧奪天工。所以,西安“十四陵”與北京“十三陵”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一部埋藏在地下的明代通史。可以說是西北明墓開發第五大工程,亦是明墓挖掘清理與旅遊開發的試點工程。
明十四藩王陵距市區較近,北依少陵、鴻固、鳳棲諸塬,南望終南山,東南溝壑縱橫,丘陵起伏,西南一馬平川,長安秀色盡收眼底,實為“萬年吉壤”的風水寶地。有明一代,鎮守西安府的共有15個秦藩王。明崇禎十六年(1643)十月十一日,李自成破西安,第15位秦王朱存極,被俘后投降起義軍,被大順政權封為權將軍,后被押赴北京。李自成山海關戰敗,敗逃回陝途中,朱存極被殺于山西境內,不知葬於何地。故有秦藩王十四陵。
1、秦愍王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2、秦隱王朱尚炳(1380年—1412年)墓葬地大兆街辦東伍村。
3、秦僖王朱志堩(1403—1424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4、秦懷王朱志均(1403—142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5、秦康王朱志壜(?—1455年)墓葬地大兆街辦康王井村。
6、秦惠王朱公錫(?—1486年)墓葬地大兆街辦龐留井村。
7、秦簡王朱誠泳(1458年—1498年)墓葬地韋曲街辦簡王井村。
8、秦昭王朱秉欆(?-1501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9、秦定王朱惟焯(1500年—1544年)墓葬地韋曲街辦大府井村。
10、秦宣王朱懷埢(?-156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世子朱敬鉁陪葬高望村。
11、秦靖王朱敬鎔(1541年-157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2、秦敬王朱誼澏(旐)(1566年-1586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3、秦肅王朱誼漶(1575-1618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4、秦景王朱存機(1595年—1639年)墓葬地韋曲街辦三府井村。
15.秦王朱存極(?----1644年)李自成破西安,被執,殺于山西太原城內海子堰。無謚號,墓地不詳。
16.秦王朱輔(應為火旁某字)(?---1649年)順治二年被孫守法奉為王,六年兵敗投紫陽河死。無謚號,墓址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