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圖功

武圖功

武圖功(約1557—1627年)字言爾,號雲台,自號石潭居士,又稱武太僕,太僕公,明山東曹州府曹縣盤石鎮丁榮里太石潭東武老家(今山東曹縣普連集鎮正南武老家村)人。明萬曆甲辰進士,官至太僕寺卿,著有《白馬集》和《五嶽詩集》等作品,被追封三朝舊臣,明清縣城北門裡有武太僕家廟為祀明太僕寺卿武圖功。

目錄

正文


武圖功字言爾號雲台自號石潭居士,曹縣丁榮里武老家人,武圖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舉進士,授河南滑縣知縣政績卓著滑縣人為其立祠,后入京任職刑部主事遂升刑部郎中,因在刑部牢中放走一批蒙冤犯人被朝廷權奸所告出京,出任湖廣辰州府知府,后升湖廣按察司兵備道副使轉任陝西按察司兵備道副使,持正清明不阿,因不附魏黨(魏忠賢等閹黨)被議處降四級處分,武圖功憤然離職退隱家鄉太石潭四年(在縣北十五里潭北有龍女廟傳說潭中有龍,潭深人不敢入今潭已淤平)自號石潭居士,著有白馬集,太石潭詩草,黃石三百言,二酉詩集,黃石五百言,五嶽詩集(今收藏於山東博物館和武氏後人手中),天啟五年復出先任河北河間道通判,又升刑部郎中,為避魏黨改任南京刑部郎中后官至太僕寺卿,明清曹縣有武太僕家廟在曹縣城迎恩門內(北門裡)路西為祀明太僕寺卿武圖功文革與曹縣文廟同年被毀同年建同年毀,武圖功之孫武韜清順治三年中武榜眼進士及第官至參將昭武將軍乾隆下旨賜爵世襲罔替恩騎尉。後世字輩, 步歷照素守 臨體顯開祥。遷曹始祖為明洪武年間文林郎河南宜陽縣知縣武嵩明洪武八年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城南六里大武村遷居山東曹州府曹縣東北太石潭東武老家後代分遷曹縣各地眾已過萬人武圖功為老三門七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