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涅瓦河的結果 展開
- 河流
- 田七導演創作歌曲
涅瓦河
河流
涅瓦河的地圖和顯示其在歐洲的位置之插圖
涅瓦河三角洲最大的海灣有博伊沙亞涅瓦(Bolshaya Neva)、馬來亞涅瓦(Malaya Neva)、博伊沙亞涅夫卡(Bolshaya Nevka)、斯列德尼亞亞涅夫卡(Srednaya Nevka)、馬來亞涅夫卡(Malaya Nevka)。
最重要的水道和小河流有∶斯科依運河(Morskoy Canal)、奧布沃丹尼運河(Obvodny Canal)、格里博耶多夫運河(Griboedov Canal)、克留科夫運河(Kryukov Canal)、豐塔納(Fontanka)、莫伊卡河(Moika River)。
著名的島嶼有∶迪卡巴黎斯特島(Dekabristov Island)、石頭島(Kamenny Island)、克羅陶斯比島(Krestovsky Island)、彼得格勒島(Petrogradsky Island)、韋斯利瓦斯基島(Vasilievsky Island)。
涅瓦河
涅瓦河 1753年在聖彼得堡.
俄羅斯旅遊中的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口。面積為607平方公里,其南北長44公里,東西長25公里,城市總人口為540多萬人左右。該市由300多座橋樑相連,它的河流、島嶼與橋樑的數量,均居俄羅斯之冠。俄羅斯旅遊中的聖彼得堡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10.2%。由於河流縱橫,風光秀麗,所以它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美稱。
橫跨涅瓦河、大量的河溪、水渠和海峽的橋樑共有幾百座,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冬宮大橋-夜幕降臨后,大橋中央的兩段橋跨吊在空中,開橋讓遠洋巨輪通過。鍍金獵狗傲然立在銀行小橋上,巍然不動。
阿尼奇科夫橋
拉多加湖
涅瓦河
歐洲第二大湖。位於蘇聯歐洲部分西北部,大部在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南部在俄羅斯聯邦列寧格勒州和沃洛格達州境內。屬冰川構造湖。湖盆從西北向東南延伸250公里,最寬處91.6公里,面積97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 33米。北和西北岸為由花崗岩等構成的曲折岩岸,多深入陸地的湖灣;南和東南岸為平直的沙岸,多湖灘。湖盆南淺北深,平均水深30米,最大深度120米,水體積292立方公里。湖島眾多,計有1369個,總面積250平方公里。在該湖的年水量平衡中,約3/4水量來自舒亞、沃德拉等58條河流,約1/4為降水;84%水量經斯維里河排出,其餘蒸發。湖面水位7~8月最高,3~4月最低,水位平均年變幅0.5米,最大可達1.9米。湖區屬亞寒帶大陸性氣侯,冬季寒冷,湖水有4~5個月的結冰期。湖內盛產多種魚類。在斯維里河上築壩,建有上斯維里水電站。開鑿水道,把奧涅加湖與白海-波羅的海運河、伏爾加-波羅的海運河相連,具有重要航運價值。湖岸有彼得羅扎沃茨克、孔多波加、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等城市。
1240年7月21日(俄歷15)日,俄國軍隊與瑞典軍隊在涅瓦河和伊若拉河匯流處進行的一場會戰。
瑞典封建主乘蒙古入侵羅斯之機,在羅馬教庭和日耳曼騎土支持下,進軍諾夫哥羅德大公國以奪取其領土。他們企圖奪占涅瓦河河口和拉多加城,以切斷諾夫哥羅德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並控制“瓦良格人到希臘人”之路商路北段。7月,瑞典海軍(約艦船100艘)在亞爾·比耶爾(國王埃里克十一世的姐夫)率領下,運載瑞典及其盟國(挪威和芬蘭)的登陸兵(5000人)駛入涅瓦河。比耶爾軍隊在伊若拉河畔安營紮寨。守衛涅瓦河河口的伊若拉衛隊向諾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報告了有關瑞軍進犯和登陸的消息。亞歷山大公爵決定以突然襲擊打敗瑞軍。他不待全部人馬到齊,即率精銳支隊(侍衛隊和諾夫哥羅德義勇軍一部)沿沃爾霍夫河向拉多加進發,途中又吸收拉多加人和伊若拉衛隊參加,並從伊若拉衛隊獲得有關敵軍實力及其營地位置的情報,爾後,以急行軍隱蔽接近敵人。7月15日11時,俄軍乘大霧列成陣勢;步兵鄉勇居中,騎兵位於兩翼,猛襲瑞軍營地。俄軍騎兵從東、西兩面夾擊瑞軍營壘,步兵在諾夫哥羅德人米哈伊爾率領下攻其中央。俄軍向涅瓦河疾進,從而切斷了瑞軍退路。經過激烈的白刃格鬥,俄軍大敗瑞軍。僅少數瑞軍得以乘船逃脫。在涅瓦河會戰中,日耳曼騎土和瑞軍傷亡慘重,而俄軍幾無損失(共陣亡士兵20名)。
點評:此戰,俄軍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對敵人進行了周密偵察,而且先敵搶佔拉多加。此外,俄軍對瑞軍軍營的攻擊突然而猛烈,俄軍士兵及其統帥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作戰堅決勇敢。亞歷山大不僅指揮交戰,而且象列兵一樣參戰。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在涅瓦河會戰中表現出高超的統帥藝術和剛毅無畏的作戰精神,因而被譽為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青銅騎士像
1782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為彼得一世建造的:彼得穩健地騎在一匹奮起前蹄的駿馬上,馬後蹄踏著一條痙攣的蟒蛇,而此時彼得右手深沉而有力地一揮……這分明在向世人昭示:彼得志在必得,所向披靡。
彼得保羅要塞
300年前,彼得就是在這裡揮劍斬草,開始締造聖彼得堡的。之所以稱之為“要塞”,就是彼得一世率軍與瑞典作戰時的防禦工程。隨著俄軍的節節取勝,作為對外作戰的前沿陣地已演變為統御臣民的“巴士底獄”,高爾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都曾身陷其中。當時的俄羅斯還是一個農奴制的國家,反農奴制的思潮此起彼伏,作家們不僅強烈呼籲“怎麼辦”,還有力地提出解決的辦法---革命。彼得需要革命,也在著手於革命,但他不允許車爾尼雪夫斯基式的革命,於是“要塞”里旋即添了幾位作家。也是彼得,他造就了一批世界級文學大師---幾位作家在赴斷頭台,行將觸摸死亡之際,特赦為流放。我想,只有在“要塞”和西伯利亞深刻地感悟生與死,參破自我,《罪與罰》《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在人間》才會問世,陀思妥耶夫斯基才能成為文學史上的“人性大師”。至今,“靈魂的拷問”仍在拷問著現代人---莫斯科國家圖書館前佇立的那位老人在深深地注視著思想極為多元化的俄羅斯青少年一代。
彼得宮
坐落於市郊西面的芬蘭灣南岸,佔地八百公頃,是沙皇的夏宮,在富麗豪華的花園中,有各種布局巧妙的噴泉和金像,有的噴泉還會戲弄人,若不慎踏中機關,水柱便由四面八方噴來,其樂無窮。彼得宮更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