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沈祖堯的結果 展開

沈祖堯

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祖堯,1959年10月22日生,胃腸病學專家,祖籍浙江寧波,現居中國香港,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港科院創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

研究範圍包括腸胃出血、幽門螺旋菌、消化性潰瘍、肝炎以及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3年獲得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
1992年獲得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學位;
1997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沈祖堯教授
沈祖堯教授
1985年,加入中大教學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擔任醫生。
1992年,出任中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師。
1998年,晉陞為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
1999年,出任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至2010年6月)。
2002年,出任醫學院副院長(臨床)(至2004年)。
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爆發期間,沈祖堯積極進行抗疫工作,被《時代》周刊譽為當年的“亞洲英雄”。同年,沈教授並獲香港傳媒頒發抗SARS傑出獎(醫護科技人員組)及2003年傑出領袖獎(社區及公共事務組),表揚他對香港社會的重大貢獻。
沈祖堯教授
沈祖堯教授
2004年,出任醫學院副院長(常務)(至2009年)。
2008年2月,出任逸夫書院院長(至2010年6月)。
2007年,獲委任為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以表揚他在預防及早期診斷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方面的傑出貢獻。
2009年11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特別會議表決通過任命,沈祖堯將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第7任校長。2009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一致通過,聘任沈祖堯為下一任校長,接替2010年退休的劉遵義,任期五年,2010年7月1日起生效。
2010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
2013年8月1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長。
2017年12月,沈祖堯卸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卸任校長職位后,沈祖堯將重返醫學界,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從事預防腸胃科癌症研究。
2018年至2021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
2021年4月,出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院長,該職位無任期限制,同時受委為南大高級副校長(健康與生命科學),負責整合全校的健康、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活動,並被授予“傑出大學教授”的終身教職,這是南大的最高教職。他還繼續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沈教授(右一)和他帶領的研究團隊
沈教授(右一)和他帶領的研究團隊
沈祖堯為腸胃研究權威,研究範圍包括腸胃出血、幽門螺旋菌、消化性潰瘍、肝炎、大腸癌以及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他率領的研究團隊證實了幽門螺旋菌與胃潰瘍的關係,並最先證明只需為期一周的抗生素療程,即可消除胃內的幽門螺旋菌感染,治癒胃潰瘍,大幅減低潰瘍複發的危險。同時,沈教授及其研究隊伍率先以內視鏡治療潰瘍出血,減低手術的需要;有關研究成果,為全球腸胃科的治療潰瘍方法帶來深遠影響。
沈祖堯為領導全球腸胃及肝科研究的先驅,他帶領十五個亞太國家的專家,自2004年起展開大腸癌篩查研究,擬定清晰普查指引,在亞太地區提倡大腸癌篩查。
沈祖堯在國際上首創了為期一周的抗幽門螺旋菌治療方案;率先採用內窺鏡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制定多種預防因非甾體類抗炎葯或阿司匹林(NSAIDs、aspirin)引起的潰瘍併發症的治療方案;率先在亞太地區確立了結腸鏡檢查對早期發現無癥狀大腸癌的臨床篩查價值;在消化系統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方面作了系列創新性研究。
在學術研究上,他著作甚豐,曾獲多個研究員獎及論文獎,也獲得裘槎基金會優秀醫學科研學者獎及長江學者成就獎,他也曾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的模範教學獎,並多次蟬聯“香港最佳大學校長”,可說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並重。
論文
沈教授在頂尖國際醫學及科學期刊發表超過870篇論文。他著作及編輯的書籍約30本,部份篇章載主要教科書內,包括Oxford Textbook of Medicine(第五版)。
Continuation of low-dose aspirin therapy in peptic ulcer bleeding:a randomized trial
2010年-沈祖堯
摘要:該研究發現在接受了低劑量阿司匹林的消化性胃潰瘍出血患者中,持續的阿司匹林治療增加經常性出血的風險,但卻潛在地降低了死亡率。
Intravenous esomeprazole for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peptic ulcer bleeding:a randomized trial
2009年-沈祖堯
摘要:發現了對成功的做完內鏡治療的高危消化性胃潰瘍出血患者進行高劑量的艾美拉唑靜脈注射可以在72小時內減少經常性出血,並且在30天內保持一個好的臨床特徵。
Methylation of protocadherin 10, a novel tumor suppressor,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2009年-沈祖堯
摘要:揭示新的腫瘤抑制基因protocadherin 10(PCDH10)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並且該基因的甲基化和胃癌的預後有關。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2005年-沈祖堯
摘要:該項研究發現了對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聯合使用聚乙二醇干擾素alpha2b和拉米夫定比單獨使用拉米夫定能得到更高的病毒應答率。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Asia: implications for screening
2005年-沈祖堯
摘要:文章指出結腸腺瘤在亞洲人群中越來越普遍,由於預示惡性變的息肉樣生長的缺失給以放射性影像和內鏡技術為基礎的早期結腸癌的普查帶來了困難。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2003年創面延遲癒合發生機制與促癒合基因工程一類新葯的研發與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7年腸胃潰瘍出血的創新非外科治療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0年胃癌發生的生物學行為、分子機制及防治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1年消化性潰瘍出血防治的療法創新和技術改革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年中國人群肝病譜構建與HBV相關肝病集成防治策略的建立及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2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病機制與干預阻斷研究及應用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4年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和防治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6年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

教學成就

教育思想
沈祖堯強調,大學教育更應捍衛人文精神,教導學生明白和欣賞不同文化與哲理,培養他們體察別人的價值與需要的能力。他希望能帶領香港中文大學堅守人文精神、創新和批判思維的原則,保存和發揚大學核心價值。
高校建設
沈祖堯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七年多期間,推動書院發展、落實3+3+4學制改革、推動港中大的國際化、設立港中大深圳分校和教學醫院,尤其是啟動“I·CARE博群計劃”,通過不同類型的活動,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資助學生研究不同的社會問題。
教學獎勵
2003年,沈祖堯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傑出教師獎。
講座報告
2015年8月,沈祖堯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為參賽的青少年做了一場題為《怎樣成為一名成功的科學家》的報告。

社會任職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名譽教授、華僑大學名譽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準醫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二十多個專業學會委員。

人物評價


2008年美國防癌基金會頒發桂冠獎:沈祖堯對篩查及防預癌症做出卓越貢獻。
香港中文大學第4任校長、原任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沈祖堯對病人很關懷,對同事很關心,教導學生也有耐性”,相信沈祖堯一定能帶領中大邁進另一個高峰。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沈祖堯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胃腸病學專家,在學術研究、臨床醫學、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沈祖堯受聘清華名譽教授將極大地推動清華醫學和臨床醫學發展,進一步深化兩校戰略合作關係,實現雙方共贏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黃乃正:沈祖堯在中大擔任逸夫書院院長期間,與學生之間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深受書院學生的歡迎。沈祖堯管理能力不容置疑,相信能勝任校長之職。
人民網:2003年,SARS肆虐。沈祖堯憑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學識,帶領同事,站到第一線抗擊疫情,成就卓著,聲名鵲起,不僅香港社會為之驕傲,美國《時代周刊》更把他譽為“亞洲英雄”。作為醫生,沈祖堯行醫救人之餘,不忘對國家、對社會有所承擔。他一直提倡,並且身體力行地實踐醫學人文精神,比如他對香港醫療體制的關切。

獲得榮譽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98年香港醫院管理局傑出員工及團隊獎香港醫院管理局
2003年Eminent Scientist of the Year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motion Council
2003年抗SARS傑出獎(醫護科技人員組)香港傳媒
2003年傑出領袖獎(社區及公共事務組)香港傳媒
2004年銀紫荊星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2007年食物及衛生局最突出貢獻獎(臨床治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2008年美國防癌基金會桂冠獎(Laurel)美國防癌基金會
2009年亞太地區腸胃科最高獎項的Marshall及Warren講座獎
2009年德國腸胃病學協會內鏡獎德國腸胃病學協會
201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會
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
2012年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
2013年世界傑出華人獎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與世界華人協會
2013年The Master of the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 (WGO) Award世界胃腸病學組織及基金
2014年富布賴特香港傑出學者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
2015年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科學院
2018年澳門大學榮譽教育博士學位澳門大學
2019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
多次蟬聯香港最佳大學校長
英國(包括愛丁堡、格拉斯哥及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澳洲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美國腸胃病學學院院士
美國腸胃學會院士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人物影響


2010年12月19日,沈祖堯獲小行星命名。香港天文學會會長楊光宇,將其發現的2顆小行星贈予中大,分別以校訓“博文約禮”及校長“沈祖堯”命名。“沈祖堯星”(行星編號88879)於2001年9月25日發現,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畢業致辭


沈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2011年)
沈校長在畢業典禮致辭(2011年)
今天,你們畢業了。我祈求你們離校后,都能過著不負此生的生活。
首先,我希望你們能儉樸地生活。快樂與金錢和物質並無必然關係。溫馨的家、簡單的衣著、健康的飲食,就是樂之所在。漫無止境地追求奢華,遠不如儉樸生活能帶來幸福和快樂。
其次,我希望你們能高尚地生活。務必莊敬自強,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勢之人,也不可做損及他人之事。
其三,我希望你們能謙卑地生活。要有服務他人的謙卑胸懷,時刻不忘為社會、國家以至全人類出力。
我相信,一所大學的價值,不能用畢業生的工資來判斷,而應以它的學生在畢業后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為依歸。
今天,你們畢業了,我送你們錢穆老師的一番話:你們一個人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學問,怎麼做事業,我認為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條件,就是我們一定先要認識我們的時代。我們生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就應該在今天的時代中來做人、做學問、做事業。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這是一個個人主義抬頭的時代。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不應只顧自己的利益,不要過於自以為是,而要學會多聽別人意見,考慮各方看法,協力實現夢想。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是非難辨的時代。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來那麼簡單,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細分析,深入了解。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獨立思考。
這是一個利益在前,道德在後的時代。金錢、地位、權力,為世人追逐,道德和價值觀的培育,卻漸漸被人遺忘。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但願你們不要讓利益掩蓋良心,我們所追求的,理應是較名與利更能持久的東西。
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虛懷若谷,以遠大眼光,包容態度,帶領我們的時代。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分,不要為了個人利益,埋沒良知。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認識時代,引領潮流,不流俗、不盲從,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各位畢業同學,當我誦念你們的名字時,我默禱你們都能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