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在春

於在春

於在春,又名再村,字熙台,江蘇邗江瓜洲人。他祖父是清末秀才,《瓜洲續志》的編纂者於樹滋,父親於炳勛,曾任上海法政大學教員,江西宜黃縣,江蘇沛縣知事。於在長春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教育和編輯工作,是當代語文教育家,古詩文普通話翻譯家和優秀編輯工作者。離休前,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與夏其言、黃肅秋、陳邇冬一起被學術界稱為全國"春夏秋冬"四大編輯。

主要作品


春著,即《評論》,版《言散普翻譯》(共冊)、《聊齋故選譯》、《普翻譯》、《湖品選譯》、《古詩普翻譯》、《唐詩今譯集》、《整普翻譯》,約。,《春語論著選》江蘇育版社版。

出版刊物


《閱讀》份語廣步刊,創刊。,春患胃病,鎮江養病,其間念念不忘教學業務,尤對當時語文教學狀況不滿,遂打算編輯出版一份宣傳新的教學主張和輔導國文教學的通俗刊物,定名為《寫作與閱讀》,並起草了編輯起源。他寫信把自己的設想連同編輯起源一起寄給原在淮陰師範教書認識的顧民元,徵求意見,並約他參加。顧民元閱后,很為讚賞,欣然支持合作辦刊。但顧民元認為,辦一份刊物僅兩個人不行,於是向於在春推薦他的好友,即在揚州平民中學任教的江上青參加。經通信聯繫,江上青高興地接受邀請,並介紹好友,亦在平民中學任教的王石城加盟。就這樣,由於在春、顧民元、江上青、王石城4個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寫作與閱讀》編委會,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終於在1936年11月15日出版了創刊號。後來,江上青又介紹其胞弟江樹峰參加,協助編務與發行。第一卷為小32開本,共出了6期,由上海雜誌公司總經銷。1937年5月,從第二卷開始,改為大32開本,由上海新知書店發行,江上青為發行人。編委陸續增加了李俊民、吳天石、江樹峰、尤墨君、施與、楊麗田等人。刊物內容增加了應時雜文,如抗擊日寇侵華,反對國民黨迫害愛國人士等,具有鮮明的戰鬥性。除編委經常撰稿外,還先後聘請68名知名作家,學者作為該刊特約撰述人,其中有葉聖陶趙家璧趙景深孫伏園易君左臧克家、田間、李霽野許幸之等人。"8·13"事變后,編委成員大多投入抗日活動,截至8月15日,第二卷出了4期,即告停刊。儘管《寫作與閱讀》前後只出了10期,然而它在進步教師和學生中產生了很大影響,就像夜空中的流星,留下了耀眼的光芒。於在春不僅為《寫作與閱讀》編輯,出版付出了辛勞,作出了貢獻,而且先後為《寫作與閱讀》寫了10多篇有理論,有實踐,推動語文教學的文章,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1993年11月6日,於在春病故於上海,終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