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管理

“人本化”管理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是,人作為一個生物體不是簡單地由外界力量或是無意識從動所控制的,而是受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選擇性所支配的。馬斯洛稱這場人本主義運動為第三勢力。他就是這場運動的發動者。

目錄

正文


“人本化”管理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是,人作為一個生物體不是簡單地由外界力量或是無意識從動所控制的,而是受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選擇性所支配的。馬斯洛稱這場人本主義運動為第三勢力。他就是這場運動的發動者。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20世紀60年代和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正處於激烈的社會變動和精神動蕩之中,而人本主義心理學所關切的問題,如人的潛能、成長等問題正是社會所關心的。
首先,馬斯洛激勵理論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間接立論於人的需要。心理學已證實了,人的意志行為開始於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來的動機。具體來說,人受到刺激產生了需要的驅動力,由此而激發了動機。因此,從研究需要著手來探索激勵,是符合心理規律的有效途徑。
其次,如果撇開需要的社會內容,就其心理發展的形式而言,馬斯洛所概括的生理、安全、愛(社交與歸屬)、尊重(自尊與他尊)、自我實現的基本需要,應該說在我國公務員中也同樣存在。
馬斯洛的需要理論為組織管理指出了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工作方向和內容。例如,任何組織都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去滿足職工的合理需要。
此外,人的需要按不同的情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而有所不同。為此,要根據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才能取得效果。我們推行的能級管理,破除了“官本位”的單一需求,使的廣大幹部、特別是“稅收專家”類的幹部有了滿足多方面心理需求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