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9條詞條名為飛天的結果 展開
- 網頁遊戲
- 躍千愁創作的幻想修仙小說
- 魏晉南北朝的壁畫
- 1995年含笑演唱歌曲
- 曉航創作的網路小說
- 2011年王珈、沈東執導電影
- 卓依婷演唱歌曲
- 阿里雲自主研發計算機操作系統
- 漢語詞語
- 200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舞蹈節目
- 甘肅省文聯主辦文學月刊
- 雲朵演唱歌曲
- 《犬夜叉》中角色
- 1982年徐景新、陳大偉創作
- 鳳凰傳奇演唱歌曲
- 中國原創音樂劇
- 神舟七號艙外航天服
- 懸疑小說作家
- 常石磊演唱歌曲
- 安徽作家趙磊著小說
- 神舟七號艙外航天服
- 譚晶歌曲
- 烏魯木齊三屯碑“飛天”女神鵰塑
- 阿木古楞演唱歌曲
- 1996年王小棣執導電影
- 芍藥屬牡丹栽培品種
- 文謙執導的微電影
- 黃曉演唱歌曲
- 姚貝娜演唱歌曲
- 手機網路遊戲
- 白楊演唱歌曲
- 於歌 & 陳俊玲演唱歌曲
- 滄月著現代玄幻小說
- 王雪霏演唱歌曲
- 陳依依演唱歌曲
- 車盈霏演唱歌曲
- 二維動畫短片飛天
- 雞尾酒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佳片
飛天
2011年王珈、沈東執導電影
張天聰(劉之冰飾)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在神舟七號宇航員選拔中失利。面對昔日戰友的離去和年齡偏大等種種壓力,張天聰毅然選擇繼續留在航天員大隊,成為謝朝陽(于波飾)、王立三(吳其江飾)、周曉蘇(張小斐飾)等新一代航天員的訓練教官。而面對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壓力,張天聰決定迎難而上,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終於在最後圓了自己的飛天夢,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飛天劇照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劉之冰 | 張天聰 | 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 |
于波 | 謝朝陽 | |
吳其江 | 王立三 | |
姜瑞佳 | 張思雨 | |
牛莉 | 曲丹 | 簡介 航天員張天聰的妻子 |
巫剛 | 李大偉 | |
趙曉明 | 周貫雄 | |
徐箭 | 武長風 | |
金鑫 | 田明照 | |
張小斐 | 周曉蘇 | 簡介 航天員 |
王晶 | 薛沂蒙 | 簡介 航天員 |
柏青 | 張老太太 | 簡介 張天聰的母親 |
馮恩鶴 | 張天智 | 簡介 張天聰的大哥 |
王瀾 | 天智媳婦 | |
李幼斌 | 上將 | 簡介 載人航天總指揮 |
馬曉偉 | 大總師 | 簡介 總設計師 |
萬思維 | 王曉君 | |
岳紅 | 醫監醫保負責人 | 簡介 醫監醫保負責人 |
製作人 | 張禮平、顏雅頌、張躍華、孔軍、明振江 |
導演 | 王珈、沈東、李曉玲、林小鑫 |
副導演(助理) | 劉曦雨、郝磊 |
配樂 | 中國愛樂樂團 |
剪輯 | 張哲 |
道具 | 張慧平、李秀彬 |
造型設計 | 王曉宇、張偉萍、高軍 |
燈光 | 郭希洪、侯廣順 |
錄音 | 劉軍濤 |
劇務 | 王一力;胡戰江;郝林銘;王國棟;李志芳;李沛 |
場記 | 宮尚娟 |
布景師 | 姜述義 |
角色介紹
張天聰
演員劉之冰
航天員張天聰是中國第一代航天員,身為航天員的他卻屢次和亮相太空的機會擦肩而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已過不惑之年的張天聰面臨著家庭和事業的雙重壓力,但他憑著對航天事業的熱愛一直在默默堅持。在中國自己的太空站成功升上太空的時候,張天聰卻又一次落選了第一梯隊,但在隊友成功進入太空的時候,他還是由衷地為祖國喝彩。太空站剛剛正常運行不久,就遭遇了太空垃圾的碰撞而需要緊急維修,張天聰也順理成章地升入了太空,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也圓了自己多年的太空夢。
王立三
演員吳其江
新一代航天員,在日常生活中,他朝氣且帶些幽默,但在訓練時,他是堅毅、果敢的,執行任務時則十分嚴謹,是一位和平年代的英雄人物。
謝朝陽
演員于波
新一代航天員,張天聰的競爭者,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訓練,最終在投票會議上因為年輕的優勢戰勝其他人獲得了問天一號的飛天資格,成為了飛船指令長
張思雨
演員姜瑞佳
張天聰的女兒,被父親的執著和頑強所感動,放棄了報送北京大學的機會,考入飛行學院,決心和父親一樣,成為一名航天員。
曲丹
演員牛莉
張天聰的妻子,父親也是一名航天員,自己是一名飛行員,她十分理解和支持丈夫堅持航天夢想的行為,陪伴著丈夫走向飛天的道路。
薛沂蒙
演員王晶
宇航員,正氣凜然,個性鮮明。不僅文化水平高,而且有思想,有理想,有涵養,品格高尚,行為儒雅。工作生活的環境比較封閉,但遠離物慾橫流的外部世界,心靈相對純凈。
曲名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備註 |
飛天 | 明振江 | 葉小綱 | 常石磊 | 主題曲 |
時間 | 獎方 | 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2011年 | 第28屆金雞獎 | 最佳影片 | 飛天 | 獲獎 |
最佳編劇 | 柳建偉、王強、劉宏偉、趙峻防、梁水寶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劉之冰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姜瑞佳 | 提名 | ||
2011年8月28日 | 第14屆華表獎 | 優秀故事片 | 飛天 | 獲獎 |
優秀導演 | 王珈、沈東 | 獲獎 | ||
優秀編劇 | 柳建偉、王強、劉宏偉、趙峻防、梁水寶 | 提名 | ||
優秀男演員 | 劉之冰 | 提名 | ||
優秀電影技術 | 飛天 | 獲獎 | ||
2012年4月2日 | 第3屆中國影協杯 | 優秀電影劇本 | 柳建偉、王強、劉宏偉、趙峻防、梁水寶 | 獲獎 |
拍攝過程
200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將反映航天工程的題材列入創作選題並先後組織多批人員寫出了好幾個版本、數十稿的劇本。2010年9月,電影《飛天》正式進入攝製階段,拍攝時,《飛天》攝製組分成A、B組,先後趕赴甘肅、北京、天津、內蒙古、湖北等地進行拍攝,影片主創還特意拜訪了聶海勝、費俊龍等宇航員。2011年,根據拍攝需要,攝製組專程前往位於莫斯科東郊的加加林航天中心進行拍攝。
飛天劇照
《飛天》塑造了以張天聰為代表的中國航天英雄群體這一嶄新的藝術群像,揭示了航天員那鮮為人知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的英雄情懷,布局大氣磅礴,以宏觀敘事的視角,揭示航天員鮮為人知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的英雄情懷,展現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進步歷程和輝煌成就,讓人們從一個側面看到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偉大壯舉的可歌可泣。(新浪娛樂評)
《飛天》塑造了以張天聰為代表的中國航天英雄群體這一嶄新的藝術群像,在拍攝製作上廣泛結合現代科技,大膽創新,大規模地運用低空航拍手法,成功地完成了國內電影首次拍攝模擬失重的場景,達到了逼真的視覺效果。620個特技鏡頭,創造了中國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可以“以假亂真”的返回艙、太空艙、伊爾76機艙和各種訓練儀器等道具模型,以及影像和音效的完美結合,營造出飄渺宇宙、浩瀚銀河的瑰麗景象。(網易娛樂評)
飛天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