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經濟學類院校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隸屬於中山大學,創立於1988年,與成立於120多年前的嶺南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2010年學院通過了AMBA和EQUIS國際認證,成為國內第二家獲得AMBA和EQUIS雙認證的商學院,也是華南地區首個通過EQUIS認證的商學院。

截至2016年11月,學院擁有金融學、財政學、經濟學、管理科學、國際商務5個本科專業,以及中美合作EMBA(CHEMBA)、中法合作MBA、DBA 3個外國學位項目。

歷史沿革


學院與成立於120多年前的嶺南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1888年,美國友好人士在廣州創辦了格致書院(嶺南大學前身),1926年,校名改為私立嶺南大學。1927年嶺南大學收歸中國人自辦,鍾榮光博士為首任華人校長。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嶺南大學有關科系分別併入中山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
1988年,值嶺南大學百年盛典之際,國家教委宣布批准成立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當年學院董事會成立。1997年設立嶺南(大學)學院教學科研發展基金。

科學研究


科研機構
• 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山大學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
• 校級科研機構
中山大學銀行研究中心、中山大學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中山大學金融研究院。
• 院級科研機構
產業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房地產諮詢研究中心、股權投資與企業併購研究中心、會計與資本運營研究中心、嶺南實證與計量經濟研究中心、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戰略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金融衍生產品實驗與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2001年,學院的“政治經濟學教學內容和體系的創新”成果,獲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年,學院的“教學國際化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成果,獲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學院培養的博士生王曦的博士論文《中國轉型經濟總需求分析:微觀基礎與總量運行》獲2005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殊榮;教師宋海清的博士學位論文在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組織的全球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博士論文評獎中被評為第一名,成為該獎項設立30多年以來唯一獲得該獎的亞洲人;2007年,學院培養的博士生徐現祥的博士論文《中國省區經濟增長分佈的演進:1978-1998》獲當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殊榮。2009年,學院培養的博士生楊子暉的博士論文《政策工具的擠出效應與擠入效應研究》獲當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殊榮。學院傅科、楊子暉副教授分別入選教育部2010、2011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1年,學院王曦、姚益龍教授獲得2011國際社科基金資助,8位教師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5個項目獲教育部項目立項,8項成果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申曙光教授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研究報告分別收入2011年第37期、96期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2012年,學院獲科研立項82項,其中縱向立項46項,橫向立項38項,國家自然科學立項15項。2007年-2012年,發表論文共1599篇,其中英文刊物245篇,被SSCI/SCI/EI/ISTP收錄170篇,中文刊物1354篇,其中中文一類刊物61篇。2012年,施俊琦教授的論文Linking subordinate political skill to supervisor dependence and reward recommendations: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被全球一流商學院認可的頂尖學術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錄用。2012年,柯昌霞、牛保庄、嚴鳴、周先波、徐信忠、連玉君、王美今、林建浩、楊子暉、魯曉東、張莉、李捷瑜、徐現祥、聶海峰、陳浪南等教師在中文一類、英文A類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共19篇。
學術資源
伍舜德圖書館
伍舜德圖書館
伍舜德圖書館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圖書館,截至2016年11月,圖書館使用面積達5000平方米,藏書9萬餘冊,其中專業工具書約1036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文原版贈書約3千冊;收藏中外文紙本專業期刊700餘種(其中外文期刊58種),專業核心期刊收藏完整率達92%以上;中文電子期刊24025種;外文電子期刊24132種;中文電子圖書91.117萬冊;外文電子圖書31.220萬多冊;經濟管理學專業研究資料庫20多種,涉及國內外宏觀經濟數據、資本市場、上市公司、企業管理、行業和產業報告及數據等各個方面,是中國華南地區經濟管理類刊物收藏最完整、專業資料庫購置相對全面的小型經濟與管理專業圖書館之一。

教育教學


硬體設施
學院建築
學院建築
自成立到2016年11月,在學院董事會的帶動下,嶺南校友和各界人士為學校、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捐資超過兩億五千萬港元,捐建了林護堂、黃銘衍堂教學樓,黃傳經堂講學廳、嶺南堂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伍舜德圖書館、葉葆定堂嶺南 MBA 教學樓、伍沾德堂嶺南行政中心、嶺南教授住宅大樓、榮光堂貴賓樓、嶺南MBA中心大樓等,對改善教學、科研、服務和生活條件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註:圖冊資料來源於學院官網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1月,學院有專任教師96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37人,講師25人;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76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96%,具有在海外著名大學攻讀學位、進修、講學、合作研究或課程開發經歷的教師比例為88% 。
學院已有40多名本院教師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后歸國執教。此外,還有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明尼蘇達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法國里昂第三大學等國際頂尖學校的教授、外國政要、國內著名經濟學人、商界領袖來院授課講學。
系別專業
• 經濟學系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經濟學系下設經濟學本科專業;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六個碩士專業;西方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等三個博士專業。
經濟學是廣東省的特色專業。
• 財政稅務系
財政稅務系成立於1994年,是中國高校中成立最早,也是最早在中國全國招收財政學本科專業和擁有財政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財政稅務系之一。2005年,該系下設的財政學本科專業被評為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2006年,財政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稅務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 金融系
金融系招收攻讀金融學專業博士學位、金融學科學碩士學位、金融專業碩士學位以及學士學位的學生,並為EMBA、IMBA學生提供金融方向課程,其本科和碩士項目為美國金融分析師協會(CFA)課程合作夥伴項目。
• 國際商務系
國際商務系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與之銜接的碩士、博士專業為國際貿易學和世界經濟,同時授予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學位。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自2002年9月起,專業課實行英文教學。由於優秀的教學和培養工作,該專業於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
• 經濟管理系
經濟管理系成立於1998年,主要承擔嶺南學院管理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任務,面向學院本科、碩士、博士、MBA、EMBA、EDP學生開設多門管理學課程。
•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成立於2003年初,是華南地區唯一能同時培養保險學專業本科人才、風險管理與保險方向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科研人員的高等教育與研究基地。
• 物流工程與管理系
物流管理本科專業開辦於2002年,當時由經濟管理系負責教學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於2007年底成立了物流工程與管理系。
學科建設
嶺南學院在2010年通過了AMBA和EQUIS國際認證,2015年通過了AACSB國際認證,成為全國第三家同時獲得三大認證的商學院,成為全球同時獲得三大認證的為數不多的商學院之一。
截至2016年11月,學院設立了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兩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計學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17個博士專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計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17個碩士專業;工商管理(MBA)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EMBA)、物流工程等7個專業碩士學位。
學院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0201理論經濟學04西方經濟學
05世界經濟
06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0202應用經濟學02區域經濟學
03財政學
04金融學
06國際貿易學
09數量經濟學
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01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02組織與管理 
學院201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020100理論經濟學01政治經濟學
04西方經濟學
05世界經濟
06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02區域經濟學
03財政學
05產業經濟學
09數量經濟學
025100金融(專業學位)01證券投資分析
02公司金融
03風險管理
04金融工程
05量化投資策略
025400國際商務(專業學位)01不分方向
120100管理科學與工程69不分方向
103嶺南學院(MBA)
125100工商管理(專業學位)
01國際工商管理(全日制)
02國際工商管理(非全日制)
03工商管理(非全日制) 
教學建設
• 教學成果
據2014年年初學院官網顯示,學院開設的《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入選國家精品課程,《計量經濟學》入選廣東省研究生示範課程,《博弈論》入選中山大學精品課程 。設有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友邦-中大精算中心等教育機構 。
• 招生情況
2003年、2004年,學院相繼錄取了兩名廣東省高考總分狀元。從2003年開始連續十年,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金融學、物流管理、財政學、保險6個本科專業的平均錄取分數名列廣東省前8名。
• 學生培養
學院注重博雅教育和通識教育,本科各專業一二年級統一培養,三年級同學可根據個人的特長、興趣、志向和社會需求,在本院內重新選擇專業和方向,學習專業課程,部分課程實行全英文教學。
此外,學院大力開拓對外交流的途徑,提供開放式的教育環境,本科、普通研究生和MBA學生均可報名參加學院開展的赴北美、歐洲、澳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逾40所高校的海外交換項目,參加國際國內的各種競賽和交流活動,本科學生還可選擇海外學習項目。2012學年已派出110名學生參加交換項目和海外學習項目,赴北美、歐洲和澳洲等地的院校進行學習和交流。學院還積極開發與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八所大學的本科聯合培養項目(雙學位項目),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深造提供國際直通車。
學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於1999年合作開辦國際MBA課程,該項目於2001年全國第二批MBA項目評估中名列第一,學院與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合作推出的中美EMBA項目,六次蟬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外合作EMBA”第一名;學院與法國里昂第三大學、里昂商學院合辦的中法MBA項目,以全法文授課,吸引來自中國、法國和法語國家及地區的學生報讀;2009年、2010年學院EMBA分別榮獲中國市場最具領導力EMBA第三名、第二名,學院EMBA教育項目自2003年開辦至今,培養學院超過1300人。2015年廣東本科錄取分數全省第一,理科最高分680分,最低分671分,平均分673.8分;文科最高分650分,最低分640分,平均分642.8分。2016年廣東本科錄取分數保持全省第一,經濟學類理科最高分668.9分,平均分651.1分,文科最高分619分,平均分609.6分。

合作交流


中山大學嶺南學術論壇分經濟、金融和管理三個系列,是定期邀請國內外優秀學者前來開展學術交流的平台。每系列每個月定期舉辦2-3次,時間通常安排在每周五下午2:30-5:00。

學校文化


學院標識
• 院徽
院徽原為嶺南大學校徽,始用於一九一一年,由已故嶺南中學校長司徒衛先生設計,色彩鮮明,圖案簡單,為嶺南大學由懷士堂北望之風景:白雲山高,珠江水長,小徑通幽,江邊荔枝樹蔥鬱繁茂。
校徽中的山、水及小徑,各具深遠意義。白雲山為嶺南名山,雄居南粵,象徵人生的最高理想。珠江為東、西、北三江總匯,源遠流長,象徵嶺南的悠長教澤。樹象徵事業,每年夏季,荔枝樹碩果累累,象徵嶺南人“作育英才,服務社會”的宏志。小徑則指向前程。嶺南教育旨在開闢人生的光明前途。或登白雲之顛,北望五嶺,或浮珠江之水,遠涉重洋。每一嶺南學子,均循此途徑,不懈努力奔前程。
嶺南校色是紅與灰,即“殷紅如血,深灰似鐵”,象徵堅強忠義。本著紅灰精神,嶺南人前進不已,開發萬世鴻基 。
• 院歌
嶺南凱旋歌
勇猛紅灰獅子
紅灰獅子
高飄嶺南旗
嶺南大學
Lingnan Will Shine
嶺南晚歌
南大一家親
今我等在嶺南
我愛嶺南
畢業歌
別母校歌
Welcome Back To lingnan 
社團活動
• 學生會
嶺南(大學)學院南校區學生會成立於1994年,後來嶺南(大學)學院學生會珠海校區學生會成立於2001年。二者統稱為嶺南(大學)學院學生會。學生會舉辦有迎新晚會、院運會、足球聯賽、女生節、男生節、體育節、企業文化案例分析大賽、博雅知識競賽、送舊系列活動、經濟文化節、穗港交流活動等品牌活動 。
• 團總支、研究生會
活動剪影
活動剪影
研究生團總支、研究生會成立於1995年。共設10個部門,其中 分管黨團工作的職能部門有:組織部、實踐部、宣傳部;主管學術、文體、心理、職業、組織和公益的職能部門有:秘書處、外聯部、學術部、文娛部、體育部、資管部和嶺南青年志願者協會(LVA)。研究生團學聯在內部建設、學術交流、文體活動、心理輔導、思想教育、志願者服務、就業指導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嶺南大師講堂、迎新晚會、體育節、模擬招聘等等 。
註:圖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 嶺南通訊社
嶺南通訊社成立於2003年,是南校區團工委直屬的校級社團,社團主要成員均由嶺南(大學)學院的本科生組成,主要負責出版院刊《嶺南學子》、報道學院活動。
嶺南通訊社珠海分社成立於2012年9月,前身為嶺南通訊社珠海發展部。分社負責學院珠海校區各大活動的新聞採風工作 。
• 嶺南青年志願者協會
嶺南青年志願者協會(Lingnan Volunteer Association,簡稱LVA)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致力於服務社會公益事業的學生組織。截至2012年,共舉辦公益活動112次,參與活動的志願者超過5500人,服務人群更是超過62000人次 。
• 嶺南大使館
嶺南大使館成立於2011年4月,是一個服務型團體,包括領事部、內務部和技術部。在寒暑假和高考期間組織,嶺南大使館會開展一系列中大嶺院招生宣傳活動,宣傳範圍覆蓋了廣東省各所知名中學以及全國著名中學。而在期末和暑假期間,嶺南大使館負責網路迎新,利用多種網路媒介從生活、學習、社團等多個方面為新生們答疑解惑,力求更好地為新生介紹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同時竭力地為新老嶺院學子搭建一個交流平台 。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名譽院長:劉明康
執行院長:陸軍
黨委書記:黃山
副院長:張斌、張艷梅
黨委副書記:余立人
歷任院長
王屏山院長1989年1月- 1994年4月
舒 元院長1994年4月- 2007年7月
桂治鏞分黨委書記1989年10月- 1994年12月
陳騰華分黨委書記1994年12月- 1997年6月
陳亞宗黨委書記1997年6月- 2000年7月
盧長玲黨委書記2000年7月- 2005年3月
吳立範院長2007年7月- 2010年1月
舒 元院長2010年3月- 2011年5月 
張文彪黨委書記2005年3月 - 2014年6月
徐信忠院長2011年5月 -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