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海玉的結果 展開

海玉

海玉

在九華山百歲宮中,供奉著一位五百多年前的肉身菩薩。海玉為明代高僧,字無瑕。順天宛平(今北京市)人。嘉靖十五年(1536)在五台山出家。曾雲遊參訪峨嵋等佛教聖地。

詳細介紹


海玉(1513-1623)。
海玉
海玉
萬曆年間來到九華山,在插霄峰摩空嶺結茅安居,取庵名“摘星庵”。無瑕刻苦清修,戒律精嚴,終年以煙霞為伴,揚清吐濁,不食人間煙火,飢來食黃精葛根,渴來飲山澗泉水,並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費時20餘年,抄完經書81卷。為後世留下的血經珍寶,如今仍珍藏在九華山歷史文物館中。天啟三年(1623)秋,海玉拈偈一首:“老叟形骸百有餘,幻身枯瘦法身肥。岸頭跡失魔邊事,洞口言來格外機。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間人境遠相離。客來問我歸何處?臘盡春回盡見梅。”說完偈詞又囑咐弟子將其遺體坐缸,言畢安詳入定。三年後啟缸,肉身面色如生、身體完好,遂裝金供奉。其徒慧廣隨即“建寺宇,造戒堂,立方丈”,易名為名為“百歲宮”。明毅宗崇禎三年(1630)敕封海玉為“應身菩薩”,並題額“為善為寶”、賜海玉肉身塔名“蓮花寶藏”。文化大革命期間,山僧惟能、普光、悟廣為保護無瑕肉身,冒著風險將其秘密至至至地下,方逃過被焚燒的劫難。如今仍供奉在百歲宮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