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英語

愛德華英語

愛德華英語是陶增友先生(英語教師、美式英語發音專家)在九華山腳下創立的少兒英語教學品牌。青陽愛德華英語培訓中心正式成立於2005年7月,是陶增友老師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所在地)縣城開辦的少兒英語培訓基地和美式英語發音訓練中心。數年來,愛德華英語培訓中心成功地在青陽舉辦了多期少兒英語培訓班和家教輔導班,愛德華英語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愛德華英語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英語音標教學,倡導口語訓練帶動聽說讀寫整體提高,推廣流行的美式英語,同時,愛德華家教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和個別輔導,將對學生的成長教育浸染於英語教學中。

愛德華英語簡介


2011年成為池州市第一家派斯英語實驗基地
2011年成為池州市第一家派斯英語實驗基地
為了拓寬學生視野,在沒有外籍老師的情況下,陶老師設法利用網路和美國家庭交流,多次創造機會讓學生和美國孩子遠程視頻對接,學習英語口語。好幾次,陶老師還從九華山帶回外國遊客來英語培訓班和學生交流。為爭取在網上能向老外學習美式英語口語,陶老師主動在網上教美國人中文。2007年春節前,美國露茜一家通過長期在網上對陶老師一家的熟悉和了解,懷著對中國文化的嚮往,來青陽呆了一個月時間,過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年。此後,陶老師又多次找機會,邀請在中國的外籍老師和留學生來培訓班和學生面對面交流。陶老師的這些頗具特色的英語教學故事吸引了記者,多次被媒體報導過。2011年初,愛德華英語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定為派斯英語教學實驗基地,培訓中心的教材規範了,課堂質量得到提升,對學生的英語基本功教學更為重視了,愛德華英語順利跨進了一個新的穩步運營時代。

愛德華英語成長故事


露茜一家的中國情節
(2007揚子晚報、新安晚報、池州日報報導)
(2007.3.3 池州日報通訊員 曹其明) 2007年農曆大年正月初四,在青陽縣長途汽車站門前,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女士和三個白磁一般的洋孩子正與前來送行的陶老師一家和學生依依作別,從他們的一次次擁抱握別中,看得出他們的難捨之情--他們就是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露西(lucy)和她的三個兒女。
海外來貴客
2007美國哦露茜一家
2007美國哦露茜一家
早在年前就傳出美國露茜一家要來安徽青陽小城與陶老師一家過年的消息,我同大家一樣,將信將疑:難道遠隔重洋的美國人真的會來到這個非親非故的中國皖南小縣城過年?這可是小城有史以來聞所未聞的事!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露茜一家對中國的春節,對一個中國的小縣城發生如此濃厚的興趣呢?直到2006年農曆臘月廿一露茜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出現在青陽街頭的時候,人們才相信這是真實的,於是一些中學生和英語愛好者紛紛來到露茜一行下榻的住處--“愛德華英語家教”陶老師的家裡,以期通過與真正的“老外”交流來檢驗平日所學英語的會話能力。筆者有幸應邀前往,這才了解到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露茜同她的丈夫一樣,原本是個電腦程序工程師,後來又做過中學助教。他們共有五個孩子,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在上大學,二女兒上高中,三個中、小學階段學習的孩子則是在家庭完成學業。六年前,路茜辭職在家擔起了三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在美國一部分的民眾認為,國家的公立學校資源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因此,現在有不少美國家庭將孩子放在家裡親自教授,而且在這種家庭教學方式下學習的孩子可以直接參加以後的升學考試。露茜這次中國之行原本計劃一家七口一同來陶老師家過年的,後來由於丈夫工作和兩個大孩子學習上的原因,她的丈夫和兩個大孩子才未能成行,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露茜一家的中國情結還是緣於“愛德華英語家教”陶老師參與的一次網路語言交流活動。
網路結友誼
2007和愛德華英語學生交流
2007和愛德華英語學生交流
2005年3月,“愛德華英語家教”的陶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口語會話能力,他在網際網路上公開徵求自願教學“幫對”。路茜就是陶老師在回應的數十個美國教師和家庭里選中的最滿意的一個。在美國也同中國一樣,學生必須選修一門外語,他們互相約定,陶老師以每周給路茜的三個孩子上一個小時的漢語教學作為互助條件,請露茜每周以網路視頻對話的方式與陶老師所帶的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漸漸地,路茜一家不僅與陶老師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還因為這種網路上的交流,使他們一家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表達他們對陶老師的尊敬和中國語言的熱愛,路茜還請陶老師為她的三個孩子分別取名為愛華,愛美和愛家。露茜告訴我她原本對中國幾乎沒有什麼具體概念上的認識,好像那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她所在的生活區附近也沒有華人居住,對中國的認識僅限於去了幾趟中國餐館。她說,陶老師教她三個孩子的第一首中國歌曲是《我愛北京天安門》。從此,她和她的一家已不是停留在北京,南京,上海,天安門長城黃河這些名詞上,而是有了更具體的一些深層次上的認識,也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國文化;她和她的一家由對中國的不知,到了解,到欣賞,到嚮往…
快樂中國年
2007到鄉下過除夕
2007到鄉下過除夕
當露茜和她的三個孩子來到青陽這個小縣城時,這裡的一切都令他們感到新奇和愉悅。尤其是她的三個孩子,與小城裡的中國小朋友打乒乓球,看書法表演,放煙火,過家家……出門坐慣了私家車的他們,對經轉城市南京的公共汽車和小城的三輪“馬自達”特別感興趣。來小城后,出門呼之還不覺過癮,又拍了好些照片,說要讓他們的父親和兩位姐姐看去。他們還買回了春聯燈籠,門慶之類的新年飾品,他們說,要把中國的“年”帶到美國的家裡去,讓這次未能前來的家人也能過一個中國年。有一次露茜問我,為什麼街上會有那麼多人,我想了想回答:因為“過年”,就像你們西方國家的“狂歡節”。她似懂非懂地笑了起來。也許,他們對中國年的真正內含還並不了解,因為這畢竟不是一兩句話所能詮釋清楚的。為了能讓露茜和她的三個孩子能體驗一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的中國年,陶老師特地帶他們回到了陵陽鎮沙濟的老家。鄉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充滿著誘惑,三個孩子抱著村口那尊象徵中國文化的大石獅留影拍照;戴著農家草帽手舞足蹈。他們還像普通的中國人一樣,幫著貼春聯,學著做粑粑。我看了那個最小的愛家小大人似地跪拜祭祖的照片,被她那股煞有介事的神情逗得忍俊不禁。也許,那一刻已終身烙在了她的記憶里。
綿綿中國情
2007年大年初三的晚上,我特地趕到露茜的住處,一是為了送行,也為了解開心中的迷霧,我問她:你僅僅在網路上通過對陶老師的了解就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而且還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是什麼力量促成你的中國之行呢?她說:“其實我們這次來中國也有反對的,比如我母親和身邊的朋友,因為他們對中國還缺乏了解,認為我單身帶著孩子出行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是一種冒險。但我和我的丈夫通過與陶老師和他的學生近兩年的網路交流,我們相信陶老師,更相信中國這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我們之所以選擇來中國過年,是因為對中國文化的崇敬。讓我的孩子來這裡親身感受一下中國文化的氛圍,讓他們與中國小朋友進行交流,學習。”我說你喜歡這裡嗎?她說:“非常喜歡,也很愉快,如果有機會,我還會與我的家人再來這裡。”……在我與她們告別的時候,露茜讓她的三個孩子為我唱了一曲陶老師教給他們的那首《我愛北京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