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

化工專家

李徠蘇,化工專家,化學工業組織領導者之一。早年在延安自然科學院創建化學系,研製烈性炸藥並參加組織軍用化學品生產,卓有成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領導化學工業科學技術與教育工作,組建化工科研機構和部屬第一個高等化工院校,組織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創建國防化工新型材料工業,以及在中國科學院推動化學基礎研究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生平概況


李蘇,原名張寶慶。1914年出生在江蘇省揚州市。家庭人口較多,子女求學途徑不一。李蘇受母親和兩位舅父影響較大,大舅父李方漠是揚州有名的中學教師,二舅父李方訓是南京金陵大學教授。李蘇7歲時,沒有繼承祖訓攻讀四書五經和孔孟之道,而進入了揚州雙忠祠小學校,繼而考人了江蘇省立第五師範附小。1927年就讀私立揚州中學初中一年級。由於學習努力,成績優異,后又考取轉入了有名的江蘇省立揚州中學。“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到揚州中學后,全校學生舉行罷課,李蘇是主要組織者之一。1932年李蘇高中畢業后,受二舅父李方訓指教,報考南京金陵大學化學系被錄取。李蘇在大學重點攻讀有機化學,成績優秀。三四年級期間,他邊讀書邊擔任助教,承擔學生在實驗室的試驗管理工作,同時還抽時間擔任家庭教師和中學的化學教師,以半工半讀完成了大學本科的學業,獲理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后,李蘇考取了南京金陵大學理科研究所化學部研究生,攻讀理論有機化學碩士學位。在校期間,李蘇是一個有強烈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進步青年,曾任理學院學生會主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二•九”運動,組織救國會等進步活動。1937年“七•七”事變后,金陵大學內遷四川,李蘇只讀了一年研究生,就在全民動員、抗戰救國的感召下,進入兵工署應用化學研究所,後到四川瀘州23兵工廠從事毒氣和防化學戰的研究工作。他一邊工作一邊從事救亡活動,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四川瀘縣中心縣委宣傳部秘書,中心支部宣傳委員,四川江安縣委書記。
1940年初,革命根據地延安籌辦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延安自然科學院,急需高等教學人才。李蘇經十八集團軍重慶辦事處推薦,於1940年6月奔赴延安,在自然科學院從事教學工作,歷任大學部主任、自然教育科科長、化學系與化工系主任、講師、教授等職。1945年抗戰勝利后,自然科學院遷往河北張家口,李蘇被分配到延安軍工局搞炸藥研究和生產。1946年4月調到晉察冀根據地任宣化建國冶鍊公司副經理。10月負責籌建兵工七廠和化學四分廠,任廠長,組織生產火藥、炸藥。1947年11月河北省石家莊解放后,李蘇隨軍進城,負責接管煉焦廠,擔任廠長,組織研究生產焦化產品。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李蘇當日隨解放大軍進城,擔任接管華北化學工業總軍代表,組織天津地區幾個化工廠恢復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組建中央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李蘇擔任副局長,他全力以赴謀划中國化學工業的恢復和發展。1952年8月李蘇以化工專業隨員的身份參加以周恩來總理為團長、陳雲和李富春為副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蘇,商談蘇聯政府援助中國經濟建設的具體方案。隨後李蘇就吉林、太原、蘭州三大化工基地援建項目的產品方案、生產規模、技術路線、廠址選擇等方面的問題,曾多次赴蘇進行技術談判,並在國內參加援建化工項目的組織實施。1956年6月1日化學工業部成立后,李蘇擔任部長助理,1957年後兼任技術司司長,負責化工科學技術組織領導工作。1958年創建北京化工學院,李蘇兼任第一任院長。1959年李蘇任化工部副部長,主管化工科技和外事工作,為組建化工科研機構和國際科技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為了配合中國國防工業“兩彈一機”的研製,化學工業部1959年組建了化工新型材料領導小組,李蘇任組長。他調動全行業技術骨幹力量開展攻關會戰,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的表揚。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李蘇被下放“五七”幹校接受“審查”。1972年李蘇回京后,擔任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組織石化工業重大科研項目攻關會戰。1978年調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協助院長主管化學方面的基礎研究工作。1983年起任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技術經濟顧問,負責石油化工的戰略規劃和大企業的技術諮詢工作。
李蘇是全國政協五屆、六屆、七屆委員,曾任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國家發明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發明協會委員,中國老區技術開發研究促進會高級顧問,國際化學會籌委會委員,北京化工學院名譽教授,《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編委會副主任。
李蘇從事化工教育、科研開發、生產建設工作56個春秋,先後在國內外發表過有關化學、化工學術論文9篇、考察調研報告14篇、會議報告及回憶錄20多篇,並翻譯出版了《工藝過程分析器的取樣系統》英文專著。1992年化學工業部給李蘇頒發了在國防化工的創業和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獎勵證書。

培養人才


焦油
焦油
1940年,革命聖地延安籌建第一所高等理工科大學——延安自然科學院,李富春任院長。李蘇6月到校,擔任講師、大學部主任、自然教育科科長,講授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當時教材比較困難,除採用各高等學校通用的課本,還選用了一些英文本的教科書和參考書,如淡明的《化學》、達夫的《物理》等。為適應學生基礎不齊,學習難度不一的狀況,李蘇編寫了大量教材,悉心講授,輔導及指導學生做實驗。設備、儀器來源困難,實驗室的必需實驗條件,都由李蘇親自動手籌劃和創造。大學本科的教學內容相當於當時國內的正規大學。為了適應戰時環境,他們用3年時間 教完正規大學4年課程,教學任務更加繁重。李蘇因教學有方,1945年被授予教授職稱。
1941年徐特立繼任自然科學院院長后,要求學校教學工作與軍工生產、邊區建設、農業開發密切結合,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科學技術幹部。同時,將大學部改為多科系,李蘇創建並擔任化學系主任(后改為化工系主任)。他和教師們深入邊區工礦調查生產化工產品的資源,邊教學,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抗日戰爭時期,炸藥是重要而緊缺的物資。李蘇深入工廠,協助工廠搞煉焦,以副產的焦油生產化學品及進一步製成烈性炸藥為研究課題,開展了煤焦油分離的研究,將分離出來的甲苯進一步硝化,研製TNT烈性炸藥。在原料、藥品、儀器設備很差,科研工作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李蘇經過潛心努力,試驗幾十次,終於研製成功了合格的TNT烈性炸藥。這項對當時邊區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成果,受到西北財經辦事處領導陳雲和陳郁同志的表揚。同時,李蘇領導全系教師以出色的成績完成了教學和支援邊區生產建設的任務。教師林華,邊教學邊研製成功急需的日用化學品及邊區工業和醫療所需的陶瓷、玻璃等;教師董文立、張溫如,先後在工廠研製成功肥皂、酒精等多種日用化學品,支援了邊區人民生活需要;教師華壽俊試製成功證券紙,為邊區發行紙幣起了重要作用。在李蘇執教和領導下的5年中,化工係為建設革命根據地和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培養了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他們絕大多數成了專家和科技、教育、生產建設戰線的組織者,在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起了骨幹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量化工科技人才。1958年5月化學工業部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指示,籌辦北京化工學院,作為一所直屬高等院校。李蘇擔任籌委會主任負責籌建,繼而兼任院長。當時既無校舍,又無教師,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李蘇在各方支持下,向各化工科研設計單位和工礦企業抽調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學院任教;並親自到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請求支援教師;又借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分配給化工部辦公的用房,作為教室和學生宿舍。經過多方努力,當年7月就在全國範圍招考錄取了600名學生,籌辦好3個系,即無機化工系、有機化工系、化工機械系,共12個專業,9月15日正式開學。李蘇在開學典禮講話中明確提出辦學方針:要堅持勤儉辦學,德智體全面發展;要堅持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在此基礎上,李蘇一方面因陋就簡地辦學,一方面積極組織力量,籌劃設計新的校舍。正當緊張規劃設計時,陳伯達指責化工部在城區蓋化工學院大樓不對,要停下來,搬到遠郊區去,蓋“干打壘”。李蘇冒著很大風險,沒有照辦。在化工部部長彭濤的關懷支持下,按原設計方案在北京和平里地區繼續完成了學院大樓的建設。現在北京化工學院已設有7個系、兩部1所、6室、15個專業;在校本科生3000人,碩士、博士研究生250多人;教授、副教授200多名。30年來,該學院累計培養了近萬名化工科技人才,遍及全國各地,絕大多數成了中國四化建設的骨幹。

化工科技


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
合成樹脂
合成樹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化工科研力量十分薄弱。1949年時,全國化工專業科研機構只有一個北京化工綜合試驗所,一個浙江省化工研究所,科研人員為數甚少。為了集中化工科研力量形成拳頭,1953年7月國家將上述兩個化工科研機構遷往瀋陽,與東北工業部化工局所建研究室合併,組建瀋陽化工綜合試驗所。該所結合生產發展的需要,加速發展壯大科技力量和裝備,1955年底全所職工達2000多名,其中科技人員400多人,從事的科研領域由染料及其中間體擴展到選礦、磷肥、鉀肥、無機鹽、有機合成、合成樹脂、農藥、塗料等專業,成為中國化工系統科研力量最強的綜合性研究機構。1956年化學工業部成立后,李蘇任部長助理,繼而擔任副部長,較長時間主管化工科技組織領導工作。他十分重視化工科研機構建設,大力集聚科技人才,壯大科研隊伍,組織開展重點領域科研項目攻關,結合生產發展開展應用 基礎理論研究,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為了全面貫徹執行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實施,組建完整的化工科研體系,李蘇受命組織力量調查研究,提出組建方案並負責組織實施。相繼將瀋陽化工綜合試驗所的有機合成和合成樹脂研究室遷往北京,建立北京化工研究院,從事石油化工專業科研任務;將無機鹽和塗料研究室遷往天津,建立天津化工研究院,從事礦物加工、顏料和塗料專業科研任務;將化學選礦和化學肥料研究室遷往上海,建立上海化工研究院,從事選礦和氮、磷、鉀肥專業科研任務;留下的染料和農藥研究室改組成立瀋陽化工研究院。隨著化學工業生產建設的發展,1958年後,又主持將天津橡膠工業研究所和北京橡膠工業設計院合併,建立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同時在北京組建醫藥工業研究院,將上海醫藥工業研究所改組為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60年代初期,又主持建立化工機械、合成纖維、炭黑工業幾個專業研究所;組織蘭州、吉林、南京、錦西、四川幾個大型化工基地分別成立了化工專業研究院(所)。這些科研機構的建設,從規劃到組織籌建方案,從院所地址選擇到基本建設實施,從領導班子的安排到科研力量配備,從專業設置到儀器設備購置,李蘇做了大量組織管理和協調工作。他還深入基層解決院所建設中的問題和科研人員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等問題。歷經10年的努力,終於逐步形成化工專業門類齊全的科研體系和實力較強的科研隊伍。據1966年統計,化學工業部有直屬科研院所27個,職工 1.4萬多人,科研人員4000多人,分別比1955年增加7倍和10倍。
在這段時間,化工科研戰線廣大科技人員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參加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如開發成功了二水物濕法磷酸、合成氣凈化催化劑、有機磷農藥、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塑料、合成橡膠、染料、醫藥、橡膠製品、化學試劑等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李蘇在組織攻關會戰過程中,始終堅持“大力協同”的方針,團結各方面技術力量密切合作,為全面實現中國12年科技發展規劃,為推進化工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72年,燃料化學工業部決定成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歸口管理石油煉製及化工科研工作,李蘇擔任院長。至1978年的6年間,該院對石油化工的重大科技項目組織攻關會戰,取得了不少成果,消化吸收了不少引進技術,推進了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

國防工業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根據當時的國際環境,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堅持自力更生的方針,加強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的發展。聶榮臻同志主持部署了“兩彈一機”的研製任務,即原子彈、導彈、高性能軍用飛機,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國防工辦聯合組織各條戰線的科技力量開展攻關會戰。
1958年夏,李蘇考慮在中國尖端科學技術發展中,必須加速化工新型材料的研究開發,便主動深入東北、華北、華東地區的有關化工科研單位、企業、高等院校調查了解承擔研製開發化工新材料的條件和技術力量,並寫出了調查報告。依據李蘇的調查報告,1958年8月12日化學工業部黨組向毛主席並中共中央寫了一份《關於發展尖端科學技術的請示報告》,明確提出:“化學工業是發展尖端科學技術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尖端科學技術能否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提供耐高溫、耐低溫、耐磨擦、耐腐蝕以及高能燃料、超純物質等特殊材料和藥品”;“有鑒於此,我們打算在今明兩年內,抓緊時間做好配合發展尖端科學技術的準備工作”;“指定李蘇同志負責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1959年5月30日化工部部長彭濤和李蘇又以個人名義,給國防科委秘書長安東寫信,對發展化工新材料提出了意見,其主要內容是:(一)現代武器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武器,對材料的要求更高,因此單有鋼的數量還不行,必須同時有各種原材料的高級品種全面發展,才能滿足國防工業新技術的需要,也才能使國防工業新技術的發展立足於國內工業的基礎上。(二)在近代科學技術中,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一樣,已經顯得極其重要,必須適當重視和發展非金屬材料的生產。聶榮臻同志對彭濤、李蘇的意見很重視,在1959年12月向中共中央送呈的關於《1960年新型材料研究和生產建設具體安排的請示報告》中明確提出:“要下決心在1962年前用3年時間,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突破尖端技術和國民經濟所需的一切材料問題。在這些材料中,化工任務很重,如不能得到加快發展,可能要成為一個薄弱環節。”195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聶榮臻同志的報告,在批示中對化工新材料的發展給予了極大重視和支持。1960年化工部黨組在《關於加強化工尖端技術工作決定》中進一步明確,由化工部副部長李蘇同志具體主管化工尖端技術的領導工作。李蘇以極大的熱情,集中精力調查研究國外技術發展動態,結合中國化學工業現狀,組織擬定化工新型材料發展規劃。重大技術課題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並在重大決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在整個過程中,李蘇嘔心瀝血,全神貫注,指揮重大舉措,推進化工新材料事業的發展。
重水是發展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化學品,當時國外對中國禁運這種產品。為了能自力更生生產重水,1961年李蘇聽取了有關專家的意見,決定安排4種製取重水的方法進行試驗研究,首先集中優勢力量突破國際上比較成熟的國內也較易解決的水電解交換法,抓緊開發液氫精餾法和含氘化合物新工藝方法的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幾種方法相繼開發成功。偏二甲肼是國際上廣為應用的液體高能推進劑,也是中國航天工業的重要推進劑品種,不僅用於中程導彈,也用於遠程導彈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經過小試、中試,1968年建成第一個生產車間,提供產品。
自1958年至1966年,在李蘇組織領導下,經過8年的努力,全國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企業、設計部門共幾十個單位,具體參加實際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2000多人,團結奮戰,取得大量化工科研成果,包括高能推進劑、重水、特種合成材料、特種橡膠製品、超純物質和特殊試劑、特種塗料、特種感光材料、稀有氣體和特種化工產品,共計13大類,3950個品種規格,占原子能、導彈、新型飛機及無線電工業等當時需要的化工新材料品種的90%。與此同時,在全國各條戰線參加的攻關會戰中,各有關部門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幹部奮發圖強,團結協作,共同艱苦拼搏,及時完成研製生產兩彈一機的任務。1964年10月26日,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導彈發射成功。有力地推進了中國國防現代化,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提高科技水平


《中國化工報》
《中國化工報》
1978年以後,李蘇調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協助院長主管化學基礎研究和高技術跟蹤。他強調基礎研究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探索自然規律,為改造客觀世界提供科學依據、理論基礎和培養人才的必然途徑。加強中國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無論是從中國社會經濟情況,還是從中 國科學發展現狀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李蘇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會議上和全國政協會議上曾指出,一個不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國家,其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主導因素的社會經濟發展,都將受到極大的限制。李蘇對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委組織編製長遠科技發展的高技術規劃積極提出建議。他竭力倡導開展催化新領域的基礎研究;化學反應工程的基礎研究;具有生理活性的自然生長有機化合物的研究;生物固定氮的模擬、光合成及其化學模擬研究;激光化學的應用和新有機反應與合成等的研究。在促使這些重要的基礎研究課題列入科技規劃后,李蘇又為組織和實施獻計獻策,並積極組織中國科學院有關化學方面的專家學者開展化學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為促進和加速中國化學化工領域高技術發展不遺餘力。李蘇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交流。1984年12月他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太平洋化學大會上作了報告;1989年8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會議上作了報告。他的報告均得到好評。
李蘇在許多會議的報告和發言中,為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多次提出:化學工業是當代材料科學的核心,它吸收生物、新材料、信息及微電子這三大基礎技術的成就,不僅能提高其生產效率、市場機遇和產品的競爭性,而且能為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提供新產品和新技術。生物技術能改造傳統化工生產工藝,既可以創造出許多高效、簡便的工藝,又可以開發出一系列潛在的新產品和新的原料中間體。信息技術在化工領域的應用,最終可能實現化工過程“無人操作”及最優化管理。新材料的應用能夠使現代生產實現超高溫、超高壓、超高真空、超高強度、超低溫、超純度、超導體和強腐蝕的極端條件下進行。他斷言,高技術的發展一定會對化學工業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和其他社會活動場所,也積極呼籲加強基礎理論研究與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緊密結合起來。
李蘇幾十年如一日,為發展中國化學工業科學技術事業默默奉獻。他勤奮好學,生活樸素,平易近人,在學術上堅持百家爭鳴,在工作上謙虛謹慎,積極進取。他現在雖已近八旬,但仍壯心不已,為促進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繼續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主要論著


1 張寶慶.“蘇木”的研究.化學,1934.
2 張寶慶.白菜結構研究.金陵大學畢業論文,1936年.
3 張寶慶.玻璃電極在電化學的應用.金陵大學研究生論文,1937年.
4 李蘇.高技術發展趨勢及其對化學工業的影響.現代化工,1988(1).
5 李蘇.一個老化工看化學工業的新發展.現代化工,1987(1).
6 李蘇等.關於技術引進問題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徠7 李蘇等譯.《工藝過程分析器的取樣系統》 ,1989年9月.
8 李蘇.高技術對化工發展的影響.中國化工報,1988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