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漢語成語,拼音是 shuǐ xiè bù tōng ,意思是像是連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出自《景德傳燈錄》。

引證解釋


像是連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擁擠或包圍的非常嚴密。
明 施耐庵 《水滸傳》第一百五回《宋公明避暑療軍兵 喬道清迴風燒賊寇》:張清等眾將領兵馬將宛州圍得水泄不通。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近聞諸葛亮殺敗夏侯楙,困於南安,水泄不通,安得有人自重圍之中而出?。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五回:”眾回子因湯知縣枷死了老師夫,鬧將起來,將縣衙門圍的水泄不通。“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德山門下,水泄不通。”

成語用法


作謂語、狀語;形容道路阻塞
示例
熱心的讀者除郵局匯捐款絡繹不絕外,每天到門口來親交捐款的,也擠得水泄不通。 ★鄒韜奮《經歷·社會的信用》

成語辨析


【近義詞】:風雨不透、人山人海
【反義詞】:暢通無阻、四通八達
【歇後語】:馬勺里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