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城市公共交通的結果 展開

城市公共交通

交通概念

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及其郊區範圍內,為方便公眾出行,用客運工具進行的旅客運輸。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公共交通對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影響極大,也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發展概況


城市公共交通[交通概念]
城市公共交通[交通概念]
1819年巴黎市街出現了為公眾租乘服務的公共馬車,這是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里程碑。1870年倫敦出現了軌道馬車。世界上第一條以蒸汽為動力的地下鐵道於1863年在倫敦建成通車。近百餘年來,工業發展為城市提供的交通工具和技術裝備不斷更新,加速了城市公共交通現代化的進程,性能落後的交通工具逐漸被淘汰。公共馬車和軌道馬車先後被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取代。以蒸汽為動力的地下鐵道被電氣化地下鐵道代替。此後,公共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結構中逐步發展成為主體。20世紀50年代,有軌電車在一些國家中發展緩慢,在美國和日本的一些城市中甚至拆除停駛。但是由於有軌電車仍具有一定的優點和使用價值,因此在中國及歐洲一些國家,仍適當地保留它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比利時和聯邦德國先後對舊式有軌電車逐步地進行了技術改造,使它變成速度快、載量大、安全舒適的快速有軌電車。60年代以來,大城市的交通量迅速上升,地面交通矛盾日益嚴重,從而促進了地下鐵道的建設和發展。80年代初期,世界上約有60個城市建有地下鐵道或快速有軌電車線路,營業線路總長度共3280公里,其中地下線路總長度為2080公里。年客運量約 150億人次。
80年代初期,在有些國家的大城市中,已建成由多種交通工具綜合配套,地面、地下和高架線路多層結構,幹線交通與支線交通相互銜接,比較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自1949年以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迅速。客運量平均年增長率約為 8%。1983年客運量已經超過200億人次。為了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中國於70年代後期在幾個主要城市設立了公共交通研究單位,從事城市公共交通方針政策、技術方案和發展規劃等方面的研究。
對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工作,早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1885年在布魯塞爾成立了國際軌道運輸聯合會,1939年改稱國際公共運輸聯合會(UITP),專門從事公共交通事業中的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定期交流經驗。到80年代初,它已擁有近60個會員國。

結構特點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
世界各國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的發展進程,受本國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的影響,差異較大,而且由於城市所在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經濟地位不同,城市公共交通結構也各具特色。在城市公共交通結構中一般主要包括公共汽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快速有軌電車、地下鐵道和出租汽車等客運營業系統。隨著城市的發展,鐵路市郊旅客運輸亦成為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在一些有河湖流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還包括有輪渡。在山區城市中,索道和纜車的運輸也有所發展。磁懸浮客運交通以及無人駕駛的出租客車系統正處於試用階段。
中小城市中一般以公共汽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等為主要客運工具,其特點是靈活機動,成本相對較低,一般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題。
快速大運量公交通系統、包括地鐵、輕軌、高速鐵路,該系統可以快速的運載大批量乘客,出現在我國一些特大城市,例如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它運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並可促進城市土地開發及商業經濟帶的形成,但造價很高,一般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
輔助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出租汽車、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以滿足乘客不同的出行要求,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著輔助和補充的作用。
特殊公共交通系統包括輪渡、纜車等,該類共交通受到地理條件的約束,一般在特殊條件下使用。
在現代大城市中,快速有軌電車、地下鐵道等系統逐漸發展成為城市交通的骨幹。公共交通工具有載量大,運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相對污染小和運輸成本低等優點。在交通幹線上這些優點尤其明顯。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中,有些機關團體的自備客車參與了本單位職工上下班的接送運輸,它在客觀上已經成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支輔助力量。

類型


公共自行車

我國最早實行公共自行車的城市是杭州,杭州 融鼎科技在2008年5月1日,率先運行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將自行車納入公共交通領域,意圖讓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無縫對接",破解交通末端"最後一公里"難題。

公共汽車

城市公共交通[交通概念]
城市公共交通[交通概念]
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一般的道路條件下,可以四通八達。小型公共汽車可在狹窄街區中開闢營業線路,乘用極為方便。發展公共汽車客運交通,設施簡易,投資少,見效快。公共汽車在行駛中與其他車輛混行,互相避讓和緊急制動是難免的,因此,安全性和舒適性較差。它的其他缺點是能源消耗量大,雜訊高並有廢氣污染。

無軌電車

從架空觸線上獲取電能驅動行駛。由於電能可以從煤、重油、水力、天然氣、核能、地熱等多種能源轉換而來,因此,在石油資源不足的國家和地區,以無軌電車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有明顯的優點。無軌電車的客運能力和公共汽車屬同一等級。無軌電車加速性能好,雜訊小,而且沒有廢氣污染,乘用時比較舒適。無軌電車通常不能離開架空觸線行駛,機動性比公共汽車差。在開闢新線路時,要建設變配電系統和線網設施,因此建設費用較高,投資見效慢,而且架空觸線影響市容。無軌電車通常無專用車道,在行駛中亦難免避讓和緊急制動。為了提高無軌電車的機動性,一種雙能源的無軌電車已經問世。它在通過十字路口或不容許架設架空觸線的路段時,可改用內燃機或使用本車自帶的蓄電池組供電驅動行駛。雙能源無軌電車的集電桿,可由駕駛員操作脫離或自動捕捉架空觸線。

有軌電車

在輕便軌道上行駛。它的優點是能源消耗低,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其客運能力略高於無軌電車。舊式有軌電車雜訊高,振動大,舒適性較差,軌道需要經常維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通。在開闢新線路時,它比無軌電車的線路投資大,工期長,投資見效慢。

快速有軌電車

與其他車輛隔離運行,多在地面軌道上行駛。在經過交叉路口時,多採用立體交叉方式。在繁華市區它也可轉入地下運行,也可以在高架線路上通過,建設費用低於地下鐵道。快速有軌電車利用可控硅斬波調速,設有再生制動裝置,可以節約能源;裝有空氣懸掛裝置和彈性車輪等,在長軌鐵道上行駛,可降低雜訊,提高乘坐舒適性。它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運行速度高,行駛平穩、安全、可靠,運行準點程度可達秒級精度。快速有軌電車以單車或車組方式運行,客運能力高,是城市公共交通幹線上較理想的客運工具。

地下鐵道

大部分線路鋪設在地面以下,運行中幾乎不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且有一定的抗戰爭和抗地震破壞的能力。它以車組方式運行,載量大,正點率高,安全舒適。在多條地下鐵道的立體交叉點上,設有樓梯式電梯或垂直電梯,換乘極為方便。地下鐵道的地面出入口,可以建設在最繁華的街區,也可以建設在大型百貨商店或其他公共場所的建築物內。在交通擁擠、行人密集、道路又難以擴建的街區,地下鐵道完全可以代替地面交通工具承擔客運任務,並為把地面道路改造成環境優美的步行街區創造了條件。

網路規劃


城市公共交通網路規劃是以客流分佈為依據,應用系統工程學的理論,統籌優選城市公共交通地面及地下全部路線的起訖點、路徑及各路線之間相互銜接的最佳布局方案。它是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礎工作。統籌優選的目標:①乘客在上下車前後以及在中間換乘過程中平均步行距離短;②平均換乘次數少;③節約旅行時間;④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在保證客運安全和乘用方便的前提下,使全系統總的能源消耗少,客運成本低,客運效率高。

經營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屬公益性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方針是為公眾出行服務,其經濟效果主要見諸社會收益,而不是單純地著眼於企業自身的盈利。企業發生的政策性虧損,一般由政府給予補貼。衡量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標準,首先是它對公眾出行的安全、方便、及時、經濟、舒適等要求的滿足程度,其次是企業的經濟效益。
經營公共交通事業的企業,有國營、私營和聯合經營三種。為了協調各公共交通系統的服務工作,在大中型城市中一般設立公共交通企業聯合會或類似的管理機構。它們的任務是:制定統一的公共交通網路規劃;協調各個公共交通企業之間的經營範圍;協調和監督執行統一的行車時刻表;制定統一的票價政策和票價制度等。
城市公共交通的運營方式通常有三種。①定線定站服務:車輛按固定線路運行,沿線設有固定的站位,行車班次和行車時刻表完全按調度計劃執行。在線路上行駛的車輛有全程車、區間車,有慢(各站均停)車,也有快(重點站停)車。②定線不定站服務:車輛按固定線路運營服務。乘客可以在沿線任意地點要求停車上下,乘用非常方便。在線路上運行車輛的數量,根據客流變化情況自動調節。廣州、北京的小型公共汽車、香港的“小巴”和馬尼拉的“吉普尼”屬於這種運營方式。③不定線不定站服務:即出租汽車運營方式。一般是24小時營業制,乘客可以電話要車或預約訂車,也可以到營業點租乘或在街道上招手乘車。
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技術在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逐步地得到了推廣應用。電子技術已經能夠為公共交通企業自動採集、整理和儲存在經營管理方面所需要的各種技術數據,優選網路,編製運營計劃和運行時刻表,對運行系統實現集中監測和調度,向乘客提供交通諮詢服務,自動售票、檢票,自動顯示下一班車的到站時間和載客數量,以方便乘客候車等,從而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運營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

發展政策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不少國家由於工業發展迅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增多,私人轎車、摩托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迅速發展,城市中的交通流量激增。由於私人交通工具載運量小、相對佔用道路面積大,加之改建城市擴展道路又有許多實際困難,使城市道路建設速度跟不上交通流量的增長,因而在城市中出現了交通擁擠、車速下降、交通事故增加、雜訊和空氣污染日趨嚴重的現象,不僅浪費了能源,而且給公眾出行帶來了困難,職工上下班消耗在路上的時間越來越長。
公共交通雖然不如私人交通工具乘用方便,但是它具有後者不能比擬的優點,特別是主要公共交通幹線,有條件轉入地下高速運行,運送效率極高。因而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不僅是解決城市交通擁擠、阻塞的措施,同時也是節約能源,改善城市環境,減少污染的重要途徑。
為了促進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多數國家政府在經濟上對城市公共交通事業採取了扶植的政策。在交通法規上規定了公共交通優先的條款,同時頒布了一些限制私人交通工具發展的政策。有些國家規定:某些特別繁華、交通量又很大的市區為轎車及其他私人交通工具的禁駛區;某些路段在早晚高峰時禁止私人交通工具行駛;上下班時私人轎車必須合乘使用等。此外,還有些國家採取向私人購買石油者增收石油稅等多種制約政策。

最新政策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
2012年10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在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多數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為從根本上緩解交通擁堵、出行不便、環境污染等矛盾,必須樹立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理念,將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要按照方便群眾、綜合銜接、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加快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由軌道交通網路、公共汽車、有軌電車等組成的城市機動化出行系統,同時改善步行、自行車出行條件。
會議確定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重點任務:(一)強化規劃調控。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要與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和公共交通規劃相互銜接。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應明確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原則。城市公共交通規劃要科學布局線網,優化節點設置,促進城市內外交通便利銜接和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交通設施、裝備水平,提高公共交通舒適性。加快調度中心、停車場、保養場、首末站以及停靠站建設。推進換乘樞紐及步行道、自行車道、公共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將其納入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三)加強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對新建公共交通設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間,按照市場化原則實施土地綜合開發,收益用於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彌補運營虧損。(四)加大政府投入。城市政府要將公共交通發展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體系。“十二五”期間,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對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的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實行電價優惠。(五)拓寬投資渠道。通過特許經營、戰略投資、信託投資、股權融資等多種形式,吸引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六)保障公交路權優先。增加划設城市公共交通優先車道,擴大信號優先範圍。允許機場巴士、校車、班車使用公共交通優先車道。加強公共交通優先車道的監控和管理。(七)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監管責任,切實加強安全監管。規範技術和產品標準,構建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完善軌道交通工程驗收和試運營審核及第三方安全評估制度。(八)規範公共交通重大決策程序,實行線網規劃編製公示制度和運營價格聽證制度。建立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成本和服務質量信息公開制度。
2020年7月21日,交通運輸部等12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行動措施包括推進綠色車輛規模化應用。以實施新增和更新節能和新能源車輛為突破口,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車、分時租賃、短途道路客運、旅遊景區觀光、機場港口擺渡、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等領域,進一步加大節能和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力度。

展望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將被人們普遍接受,並將促進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①城市公共交通的可達性、接近性將有顯著提高。公共交通網將進一步覆蓋到城市中較狹窄的街道和郊區農村。小型公共汽車也會相應地發展起來。②今後城市居民對交通安全、快速、節約出行時間和減少環境污染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因此城市公共交通網路將繼續朝著多層化方向發展,以電力為能源的交通工具將逐步增加,快速有軌電車和地下鐵道交通的建設速度將明顯加快。③電子計算機和無線電通信技術將被普遍應用,成為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④由於石油資源的短缺,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多樣化將是一個發展特點。交通電氣化的比重將明顯上升。⑤磁懸浮列車等新交通體系將進入普及實用階段。⑥關於城市公共交通問題的研究將更加受到重視,並將得到迅速發展。

期刊


《城市公共交通》(月刊)創刊於1989年,是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北京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暨城市公共交通專業分會主辦及編輯出版的、公開發行的綜合指導性學術期刊。它服務於全國公交企事業單位及市府主管部門、國內大專院校及相關科研院所,它的辦刊方針是:推進企業科技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廣泛開展學術研討和經驗交流,學習與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與技術,加快我國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的現代化進程。主要欄目:學術研究、改革研討、經營管理、公共汽車、無軌電車、軌道交通、保養維修、運營服務。
主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國內統一刊號:CN11-4416/U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1467
國家級,知網,萬方,維普收錄編輯博雅學術中心
《城市公共交通》是我國城市公共交通領域惟一的國家正式刊物。本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發行遍及全國公交各界,頗具規模並有著廣泛的影響和獨到的權威性。
徵稿、投稿及稿件要求
1、徵稿內容
(1)關於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規、舉措、活動等重要信息。
(2)城市公共交通的熱點、難點話題。
(3)城市公共交通各方面實踐的經驗、體會、見解。
(4)關於城市公共交通學術理論的研究、探索、成果。
(5)與城市公共交通相關的科學、技術普及知識,新技術、產品的推介。
(6)城市公共交通歷史追本溯源;可資借鑒的國外城市公交。
(7)相關的書畫、篆刻、詩詞、攝影等可供欣賞之作品。
2、稿件要求
(1)文稿請用16開400字單面稿紙謄寫(或列印)清楚,字跡工整。文稿字數一般不超過4000字。
(2)文稿中的插圖(表),請用描圖紙繪製或用電腦製圖,圖面要清楚整潔。圖面尺寸橫向一般不大於70mm,最大也不要超過130mm。
(3)文稿中摘錄或引用他人作品,務必在參考文獻中標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以及出版刊發該作品的書(刊)名、年份、卷(期)、頁碼。
(4)凡理論和學術性論文,須寫文章摘要(300字以內)列出關鍵詞(20字以內)並配有英譯文。
(5)書畫等作品稿件,尺幅以16開大小為宜(原作過大可經縮印后投寄)。
3、投稿須知
(1)請按各欄目的要求投稿。稿件也可通過E-mail傳投。
(2)投稿者請詳細註明真實姓名、地址、郵編及電話等聯繫方式。
(3)投稿者文責自負,如發現抄襲或侵犯他人版權,給本刊造成影響和損失,投稿者要承擔全部後果和責任。
(4)來稿一律不退,請投稿者自留底稿。
(5)請勿一稿多投。在兩個月內未接到本刊刊用通知,方可改投它刊。
(6)本刊擁有對投稿文章的刪改權。如投稿不可刪改,請在來稿時註明。
刊用說明
(1)來稿一經刊用,即付稿酬,並贈刊一本。
(2)本刊已入編中國全文收錄、統計源、核心期刊(遴選)和中文收錄、學術期刊摘錄期刊,如文章不欲入編,請作者在來稿時聲明,以便刪除。
(3)本刊編委單位作者用於評定職稱的論文,須經編委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
(4)凡在參考文獻中引用本刊所刊發的論文,在符合徵稿要求下將優先刊用。
(5)凡是科研基金項目或課題費資助的論文,請在來稿中列出項目名稱及編號。
(6)凡本刊發表的作品,本刊有權以任何形式對該作品進行修改、編輯和重複使用該作品,無須徵得作者同意。
註:投稿如有與稿件相關的圖片,請一併發送到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