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宋河鎮的結果 展開

宋河鎮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轄鎮

宋河鎮,隸屬於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地處鹿邑縣東北部。

春秋時,現宋河鎮境域名為棗子集;2009年4月,由棗集鎮更名為宋河鎮。截至2019年末,宋河鎮戶籍人口為55064人。截至2020年6月,宋河鎮下轄4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宋河路中段。

截至2019年末,宋河鎮有工業企業38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8個。

歷史沿革


宋河鎮1950年建棗集鎮,1958年劃歸馬鋪公社,1975年建棗集公社,1983年改鄉,1987年建鎮。1997年,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4萬。2009年經過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素有“白酒之鄉”的河南省鹿邑縣棗集鎮已正式更名為宋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宋河鎮地處鹿邑縣東北部,東與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接壤,東南、南與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鎮接壤,西南與馬鋪鎮接壤,西、西北與商丘市柘城縣起台鎮接壤,北、東北鄰商丘市陽區包公廟鄉、宋集鎮,距鹿邑縣城30千米, 區域總面積55.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宋河鎮地處豫東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坡降1/6000,平均海拔41.8米。 

氣候

宋河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秋氣候溫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4.5℃,1月平均氣溫0℃,極端最低氣溫-19℃;7月份平均氣溫27.6℃,極端最高氣溫41.9℃;生長期年平均263天;無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降水量729.1毫米。 

水文

宋河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其中宋河、洮河從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鄉流經全境,流向安徽省亳洲市古井鎮。 

自然災害

宋河鎮主要有自然災害乾旱、洪澇、連陰雨、冰雹、大風、蟲害等。1994年,宋河鎮因降雨不足,氣溫偏高多風,遭到嚴重乾旱;2003年7月中下旬,連降暴雨,降雨量達300多毫米,造成嚴重水澇,成災面積3萬畝,倒塌房屋1600多間,糧食減產2100萬千克。

自然資源


2011年,宋河鎮有耕地5萬畝,人均0.9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下轄棗集1個社區,孫店、杜橋、潘庄、小王樓、前劉橋、劉樓、藥鋪庄、軒樓、楊橋、崗叉樓、崔庄、大周庄、大趙樓、張辛樓、白佛寺、楊樓、申老家、盧窯、孫庄19個行政村,下設13個居民小組、19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宋河鎮下轄4個社區、16個行政村:棗集社區、杜橋社區、孫店社區、潘庄社區 。鎮人民政府駐宋河路中段。
行政村劉樓王樓孫店藥鋪白佛棗集杜橋劉橋軒樓崗叉
潘庄孫庄盧堯申老家楊樓張辛趙樓大周楊橋崔庄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總人口有5.53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9182人,佔52.7%;女性26141人,佔47.3%;14歲以下8332人,佔15%;15—64歲41735人,佔75.5%;65歲以上5233人,佔9.5%。2011年,宋河鎮人口出生率為10‰,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39人。 
截至2018年末,宋河鎮戶籍人口為53832人。 
截至2019年末,宋河鎮戶籍人口為55064人。

經濟


綜述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財政總收入478萬元,比2010年增長20%。2011年,宋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310多元。 
截至2018年末,宋河鎮有工業企業43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截至2019年末,宋河鎮有工業企業38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8個。 

農業

2011年,宋河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宋河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小辣椒、煙葉等。2011年,宋河鎮棉花種植面積3100畝,產量1860噸;小辣椒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12000噸。宋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宋河鎮有規模養豬場518個,年出欄生豬7000頭;年出欄肉羊2000隻。 

工業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形成了以酒業包裝業為中心的各類包裝物生產企業60家。2011年,宋河鎮工業總產值為33億元;工業增加值10億元,比2010年增長10%。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商業網點480個,專業集貿市場3個;有辣椒交易市場2個,年交易額5000萬元。2011年,宋河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

文化


老子與宋河

中國名酒 宋河共贏天下 張豐毅代言
傳說在古時候鹿邑南部有一座山名為隱陽山,此山連綿千里,峰高萬仞,鹿邑縣城坐落於隱陽山陰,百姓深受其害,不僅交通閉塞,與世隔阻,而且終年不見天日,莊稼不生,牛羊不長,饑民盈道,民不聊生。老子生在鹿邑,學於真源,自小即有除去此山的意願。一日,與幾位朋友推杯換盞,談古論今,不覺夜半,由於多貪幾杯,返家途中,昏昏然不知所以。只覺頭重腳輕,傾身跌於一巨石間。朦朧中,忽聽有人呼喊:“老君趕山羅!”。老子睜眼一看,鹿邑鄉親扶老攜幼,向北狂奔,眨眼之間人跡皆無,老子眼睛一亮,“是否上蒼譴我搬山?”。想到此,頓覺精神倍增,神力無限。他舞動長鞭,奮力一揮,只聽山崩地裂,火光萬丈,隱陽山傾刻間斷為三截,再揮兩鞭,只聽山呼海嘯,一截飛向西北,一截直取東南,落於西北處成了太行、王屋,東南處成了南嶽衡山!由於用力過猛,鋼鞭斷作兩截,一截落入東海,成了定海神針,一截戳於腳下,目前尚在老君台前。據說是因為老子多喝了“棗集酒”才得道成仙,並著成道德真經五千言!話說老子將隱陽山趕走之後,便離開了苦縣,一邊遊歷名山大川,一邊傳播道教文化,一晃就是數年。一日,一覺醒來,總覺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突發思鄉之情。於是便駕青牛,驅白鷺,踏著紫氣,一路由西嶽華山歸來,哪知剛進鹿邑邊界,便被眼前景象驚呆。原來,鹿邑連年久旱不雨,土地乾裂,莊稼枯死,尤其棗集一帶,本來就是十年九荒,何況遇此大災?百姓深信老君神靈,正磕頭跪拜,乞求老君保佑,上蒼開眼,遍灑雨露,普降甘霖。見此情景,李耳心急如焚,急命青牛下界幫忙。青牛十分理解主人心意,用牛角在黃、淮之間犁出一道溝來。然而,當時黃河已經斷流,唯獨李耳當年出生時踏禹步步出的沐浴成仙的“九龍井”,尚有一縷甘泉,便用酒壺盛來倒入溝中。
傾刻間,一條清澈如泉涌,醇美似甘霖的河水呈現在棗集百姓面前。棗集人飲用此水,青春煥發,容顏不老;用此水澆地,百業興旺,五穀豐登;用此水釀酒,醇似甘露,味比瓊漿!原來老君在盛水時,匆忙之中忘記了酒壺中還有幾杯酒沒有喝完,一股腦倒入水中,此水自然醇香無比。此河從此被稱為“宋河”,意為老子所贈也。老君台上大殿中有幅對聯叫“一片綠波飛白鷺,半空紫氣下青牛”,記載的就是這個故事,這“下青牛”,就是為此事而來。後來諺語云:“天賜名手,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
由唐至宋,宋河歷經數次人工開挖,已成為由京都開封通向淮河的重要黃金水道。平日里千帆競技,商賈如流,“宋河酒”也由此裝船進京,每日數船依然供不應求。京城著名畫家張擇端特意將運酒情形繪入“清明上河圖”,有心人可以細觀此圖,那一船船,一擔擔的“宋河酒”還沒進入汴京,便被人搶購一空。由於“送”與“宋”諧音,宋太祖趙匡胤下令將“送河”改為“宋河”,流傳至今。因此,沒有老子,就沒有宋河酒。

交通


宋河鎮有326、207省道穿境而過,其中326省道境內長13.9千米,通往永城市、許昌市,雙向兩車道;207省道境內長5.9千米,通往商丘市、沈丘縣,雙向兩車道。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村公路10條;有橋樑7座,總長313米。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300人,專任教師120人;小學18所,在校生5300人,專任教師172人;初中3所,在校生1350人,專任教師56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20個。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學校體育場地2處。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廣播喇叭8760隻,入戶率98%;有線電視用戶數為4200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中心醫院1個;衛生院所50個;設病床360張。2011年,宋河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9萬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宋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615戶,人數880人,支出212萬元,比2010年增長9%;城市醫療救助1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27人次,共支出12.1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00戶,人數2239人,支出193.4萬元,比2010年增長8%;國家撫恤補助72萬元,比2010年增長12%;有敬老院1家,床位90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0人,支出2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8人,支出13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3000人次,支出13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有社區服務設施1個。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0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3650戶,行動電話用戶25100戶。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有自來水廠2座,生產能力100萬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80%。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5000兆伏安;有高壓輸電線路3條,總長度2400千米。2011年,宋河鎮售電量累計完成36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96%。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宋河鎮人均綠地有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