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泰陵的結果 展開

泰陵

西夏景宗李元昊陵寢

西夏泰陵,考古調查稱西夏王陵3號陵。位於西夏博物館西南,俗稱“昊王墳”,是旅遊者經常參觀的一座王陵。塋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雖遭破壞,但仍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西夏帝王陵墓。

整體布局


泰陵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歷經千年,地面建築雖遭嚴重破壞,但陵園的闕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牆、門闕、角台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

主要景點


闕台

闕台:位於陵園南端,於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東西相距離20米,由黃土築成。闕台正方形,邊長8米,高7米,上部內收,頂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殘磚瓦,推測為原有建築。闕台是低齡區別於陪葬墓的特徵之一。

碑亭

碑亭:位於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闕台北34米,東西兩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正是發掘東碑亭,台基呈圓角方形,四壁呈三級台階式。台基地邊長21.5米,頂邊長15.5米,高2.35米。四壁台階以繩紋磚包砌,石灰勾縫,局部磚尚存。有三個人像碑座出土(應為四座,存三毀一);還出土有西夏文殘碑360塊,殘片文字最多的僅5字;還有瓷、銅、鐵碎片及泥塑殘塊等。

月城

泰陵[西夏景宗李元昊陵寢]
泰陵[西夏景宗李元昊陵寢]
月城:位於碑亭北,呈東西長方形,東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牆基寬約2米,高0.7米,佔地約10畝,北與陵城南牆相貼。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牆正中有門,石道兩側有石像生基址。
陵城:四面城牆(俗稱神牆)環繞,呈南北長方形,南北向距180米,東西相距160米。城牆牆基寬3米,用黃土分段夯築,各段基如須彌座狀,故又稱須彌座式神牆。陵城四周城牆正中辟門為門闕,門址寬約12米,每個門闕由三個圓錐形夯土基座組成,從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飾殘件推測,曾建有門樓。城牆四角各有角台,角台有磚瓦殘存。在南神門內約25米偏西處,有一用黃土墊實的台基,直徑20米,高0.7米,其上建築無存,周圍地面殘存大量青磚灰瓦及琉璃構件,此為獻殿。

陵台

陵台:陵園北高矗立約20米的一個塔狀凌錐形夯土台,用黃土密實夯築而成,八面七級,夯土台有椽洞。陵台周圍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當、滴水等建築物殘塊。獻殿與陵台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形似魚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長50米,北端為一盜坑,直徑20米,深約5米。

墓主生平


陵主李元昊,小字嵬理,后改姓嵬名氏,更名曩霄,自稱“兀卒”(意天子)。性雄毅,多大略,曉“浮圖佛學,通蕃漢文”。宋天聖六年(1028年),率兵襲破回鶻夜洛隔可汗,奪取甘州(今甘肅張掖——)。24歲被立為太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父死襲位,去唐、宋朝廷所賜“李”、“趙”姓,號“嵬名氏”。稱帝,立年號,更衣冠,立官制,制禮儀,建蕃學,置十二監軍司,又命大臣野利任榮創製文字(西夏文)。宋寶元元年(1038年),築壇受冊,即皇帝位,國號大夏,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年號天授禮法延祚。宋康定元年(1040年)、宋慶利元年(1041年)及二年,大舉攻宋,與宋軍分別戰於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好水川(今寧夏隆德縣西)和定川寨(今寧夏固原中和鄉),皆獲勝。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與宋議和,並稱臣於宋。宋冊封其為夏國王。夏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 年),因奪子寧令哥妻,在沒藏訛龐唆使下,被寧令哥刺死。在位17年。謚武烈皇帝,廟號景宗,墓號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