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方蟲
子方蟲
子方蟲(Mythimna seperata (Walker),又名剃枝蟲、行軍蟲、步行蟲,徠是古人對黏蟲的一種稱呼。該蟲主要為害糧食作物和牧草,具有多食性、遷移性、暴發性等特性。除西北局部地區外,中國其他各地均有分佈。蟲害大發生時可把作物葉片食光,而在暴發生年份,幼蟲成群結隊遷移時,幾乎所有綠色作物被掠食一空,造成大面積減產或絕收。目前可通過農藥等進行防治。
卵
蛹
幼蟲
成蟲
我國從北到南一年可發生2-8代。成蟲有遷飛特性,3、4月間由長江以南向北遷飛至黃淮地區繁殖,4、5間為害麥類作物,5、6月間先後化蛹羽化成為害狀蟲后又遷往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為害,6、7月間為害小麥、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蟲向南遷往山東、河北、河南、蘇北和皖北等地繁殖,為害玉米、水稻。在北緯33°(l月份0℃等溫線)以南幼蟲及蛹可順利越冬或繼續為害,在此線以北地區不能越冬。成蟲對糖醋液和黑光燈趨性強,幼蟲晝伏夜出為害,有假死性和群體遷移習性。黏蟲喜好潮濕而怕高溫乾旱,相對濕度75%以上,溫度23—30度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存活。但雨量過多,特別是遇暴風雨後,黏蟲數量又顯著下降。在玉米苗期,卵多產在葉片尖端,成株期卵多產在穗部苞葉或果穗的花絲等部位。邊產邊分泌膠質,將卵粒黏連成行或重疊排列黏在葉上,形成卵塊。
在南方黏蟲可順利越冬地區壓縮小麥種植面積,可壓低越冬代及一代蟲源數量,秋季在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田結合中耕培土,鋤草滅荒,對控制三代黏蟲效果明顯。
從黏蟲成蟲羽化初期開始,用糖醋液或黑光燈或枯草把可大面積誘殺成蟲或誘卵滅卵。
在玉米、高梁苗期百株有幼蟲20—30頭,或玉米生長中後期百 株有幼蟲50—100頭時,就應施藥防治。可用下列藥劑:
90%晶體敵百蟲100—120g/畝;
45%馬拉硫磷乳油35~50ml/畝;
80%敵敵畏乳油40~60ml/畝;
35%伏殺硫磷乳油100—133ml/畝;
25%滅幼脲懸浮劑10~20ml/畝;
5%S-氰戊菊酯乳油15~20ml/畝;
2.5%氯氟氰菊酯乳油12—20ml/畝;
2.5%溴氰菊酯乳油10—15ml/畝對水40—50kg;
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
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25%氧樂-氰乳油2000—2500倍液;
20%氰戊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
20%抑食肼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
40%乙醯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
50%甲萘威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等藥劑,發生嚴重時,
間隔7~10天,連噴2~3次。
黏蟲天敵有蛙類、鳥類、蝙蝠、蜘蛛、線蟲、蟎類、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寄生菌和病毒等多種。其中步甲可捕食大量黏蟲幼蟲,黏蟲寄蠅對一代黏蟲寄生率較高。黏蟲黑卵蜂對卵寄生率較高,在有些地區黏蟲卵索線蟲對黏蟲幼蟲寄生率很高,麻雀、蝙蝠可捕食大量黏蟲成蟲,瓢蟲、食蚜虻和草蛉等可捕食低齡幼蟲,各地可根據當地情況注意保護利用。
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
譯文: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生了子方蟲,正在危害秋天田野里的莊稼。忽然有一種昆蟲產生了,樣子像泥土裡的"狗蠍",它們的嘴上長有鉗,成千上萬遍地都是;它一遇上子方蟲,就用鉗子和子方蟲搏鬥,把子方蟲劈成兩半。十天後,子方蟲全被消滅,年末因此而獲得大豐收。這種蟲過去曾經有過,當地的人稱它為“傍不肯”(意為這蟲的旁邊容不得害蟲)。
子方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