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消

抵消

徠抵消定義是由於作用相反而互相消除,出處是《霞外攟屑·時事·史恩濤》。

詞語解釋


名詞解釋

[offset;cancel out;counteract;counterbalance]由於作用相反而互相消除
抵消藥物的作用,兩種相反的事物相互補充“消失”。

詳細解釋

相抵消除。
徠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時事·史恩濤》:“孫詒經罰俸一年,不準抵銷。”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一:“我們如果能夠把宣傳、慰勞、教育緊緊打成一片,至少可以抵消反動派一部分的顛倒黑白和陰謀投降。”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一章:“我們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現在就拿出辦法來抵銷敵人的火力優勢。”

法律術語


定義
抵消,是指:二人互付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合同法》第100條)
分類
抵消分為:法定抵消和合意抵消。
法定抵銷是指具備法律所規定的條件時,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所為的抵銷。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使雙方的債權按同等數額消滅的權利,稱為抵銷權,屬於形成權。通常所說的抵銷即是指法定抵銷。
合意抵銷又稱為契約上抵銷,是指依當事人雙方的合意所為的抵銷。合意抵銷是由當事人自由約定的,其效力也決定於當事人的約定。
效力
抵消合同的效力:消滅當事人之間同等數額之內的合同關係。
功能
抵消的功能:
1、節省給付的交換,降低交易成本。
2、確保債權的效力。
要件
抵消的要件(《合同法》第99條):
1、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
2、雙方互負的債務,必須標的物的種類、品質相同。
3、必須是自動債權已屆清償期。
4、必須是非依債的性質不能抵消。
方法
抵消的方法:
法定抵消在性質上屬於形成權,享有抵消權的當事人以單方面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效力。
約定抵消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但標的物的性質、種類不同的,經當事人協商一致,也可以抵消。

代數運算


正負運算
如3+(-3)+4=4,那麼3和-3就是正負抵消了
左右運算
3x+6=5x,則6=2x,這時方程兩邊抵消了3x

抵銷權


法定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到期債務,且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
構成要件
其構成要件主要有:
(1)須二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
(2)須雙方所負債務種類相同。
(3)須雙方債務均到履行期,但債務後到期的一方放棄其期限利益的,應允許其主張抵銷。
(4)須雙方抵銷的債權、債務均是合法的,依法律規定或依債之性質不得抵銷的不得主張抵銷(如工資與借款)。
法定抵銷權是一種形成權,主張抵銷的行為是單方法律行為。法律規定,當事人主張法定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但抵銷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
示例
冰遇到火就會抵消;酸遇到鹼就會抵消;債權遇到債務,等等
抵消
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形式,借用假想的事物來消滅真實發生的事物,是逃避真實發生的事情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