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泉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下轄鄉

布泉鄉位於隆安縣西部,東與南圩鎮、楊灣鄉接壤,南同屏山鄉及大新縣福隆鄉相連,西和天等縣馱堪鄉為界,北靠都結鄉,為典型的大石山區。鄉人民政府駐布泉圩,距縣城39千米。面積173.4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共18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4126人(2020年)。

布泉鄉地處大石山區,鄉境呈三角形,東西橫距20公里,南北縱距11公里,總面積173.4平方公里。耕地22622畝。主要種植玉米、花生、木薯,著名土特產有山羊、土雞等,布泉土雞是正宗綠色食品,其肉質滑嫩香甜,暢銷省內外。2003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1768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387.1萬元,畜牧水產總量199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277元。2010年該鄉完成農業生產總值7498萬元,工業總產值672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626萬元,財政收入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36元。

1959年7月,大新縣龍晰公社劃歸隆安縣轄。1959年9月,隆安縣龍晰公社改稱布泉公社。1962年9月,布泉公社改為布泉區。1969年1月,布泉區復改為布泉公社。1984年9月,布泉公社撤改為布泉鄉。 截至2020年6月,布泉鄉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布泉社區。 

2018年,布泉鄉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歷史沿革


1959年7月,大新縣龍晰公社劃歸隆安縣轄。
1959年9月,隆安縣龍晰公社改稱布泉公社。
1962年9月,布泉公社改為布泉區。
1969年1月,布泉區復改為布泉公社。
1984年9月,布泉公社撤改為布泉鄉。
1997年,面積175.4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布泉、興隆、岑山、高鋒、龍會、巴香、龍禮、新盞、歐亞9個行政村。2003年末,總戶數5145戶,總人口22499人,其中農業人口21925人,非農業人口574人,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共183個村民小組。
001210布泉社區
201220興隆村
202220岑山村
203220高峰村
204220新盞村
205220歐亞村
206220龍會村
207220巴香村
208220龍禮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布泉鄉
布泉鄉
布泉鄉位於隆安縣西部。東與南圩鎮、楊灣鄉接壤,南同屏山鄉及大新縣福隆鄉相連,西和天等縣馱堪鄉為界,北靠都結鄉,為典型的大石山區。面積173.4平方千米。轄布泉社區,興隆、岑山、高峰、新盞、歐亞、龍會、巴香、龍禮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布泉圩,距縣城39千米。 
布泉鄉地處隆安縣西南部,東與南圩鎮接壤,南同屏山鄉及大新縣福隆鄉相連,西和天等縣馱堪鄉為界,北靠都結鄉。 布泉鄉行政區域面積173.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布泉鄉屬典型的岩溶地貌,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00米左右。巴香、興隆2個行政村石山、坡地各佔一半,其他行政村絕大部分是大石山區。 

氣候

布泉鄉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暑多寒少,濕潤多雨,雨量主要集中於5~8月,年平均氣溫21.8℃。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夏澇秋旱。 

自然災害

布泉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和洪澇,地質災害、寒害、大風、冰雹、雷擊等災害也有發生。地質災害發生在5~9月份,主要體現為山體滑坡。易因山洪暴發而發生內澇。 

自然資源


布泉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主要為石灰岩、白雲岩。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布泉鄉轄布泉1個居民委員會,龍會、巴香、興隆、岑山、高峰、龍禮、歐亞、新盞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8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布泉鄉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布泉社區。 
布泉鄉區劃詳情
布泉社區高峰村龍會村
興隆村新盞村巴香村
岑山村歐亞村龍禮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布泉鄉轄區總人口2424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29人,城鎮化率2.59%,另有流動人口23611人。總人口中,男性12570人,佔51.9%;女性11670人,佔48.1%;18歲以下2105人,佔8.68%;18~35歲7850人,佔32.38%;36~60歲9525人,佔39.29%;60歲以上4760人,佔19.64%。人口全部為壯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2.17‰,人口死亡率5.53‰,人口自然增長率6.64‰。 
截至2018年末,布泉鄉戶籍人口28318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布泉鄉常住人口為14126人。

政治


加強對老幹部工作的領導

布泉鄉
布泉鄉
老幹部工作搞得好與差,老幹部的作用發揮得好與差,都與黨委、政府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一直以來,布泉鄉黨委、政府都對老幹部工作十分重視,把老幹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協調管,工作人員具體干。鎮黨委每年召開兩次老幹部工作專題會議,並邀請老幹部代表參加,專門研究老幹部工作。

經常性組織退休幹部參加各項活動

布泉鄉共有32名退休幹部,處級退休幹部9名。布泉鄉撤銷了退休幹部黨支部。主要是由於我鎮退休幹部黨員居住比較分散,活動場地問題也不好解決,就將他們的將組織關係轉到了所居住的社區。老幹部們雖然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了,但他們對家鄉各項事業的建設和發展、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和時事依然十分關心,為了取得老幹部對黨委、政府的支持與配合,布泉鄉主要抓了以下重點工作:一是鎮黨委主要領導每年兩次向老幹部通報全鎮工作情況,就全鎮總體工作徵求老幹部的意見和建議,達到互相溝通,及時了解情況的目的,使老幹部工作有目標,有重點。二是每年春節都要召開退休人員團拜會,走訪慰問老幹部,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三是豐富活動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幹部教育活動。改變以往那種依靠念報紙、作報告的單調教育模式,力求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提高活動的質量。如在重陽節開展遊園活動,組織到鄧小平故居參觀等。四是積極發動退休幹部為黨委、政府各項工作出謀獻策。黨委、政府在每項重點工作開展之前或重大決策決定之前,都要先徵求老幹部的意見和建議,在落實過程中及時組織老幹部進行觀摩檢查,並向他們通報情況,激發他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認真落實離退休幹部生活待遇

布泉鄉不折不扣地執行上級老幹部管理部門的規定,認真落實離退休幹部的政治生活待遇。一是在生活上關心老幹部,全面落實退休幹部工資、醫療保險、生活福利、後事處理等方面的待遇問題。對老幹部在生活福利等方面的問題,儘可能解決。只要老幹部有困難,鎮里就立即安排人前去了解情況,直至問題解決,受到了老幹部的好評。二是在政治上關心老幹部,為老幹部訂閱了《黨員文摘》、《當代黨員》等刊物,布泉鄉黨代會、人代會都要邀請老幹部代表列席。三是針對老幹部年老體弱的情況,每兩年組織老幹部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對影響身體健康的各種因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四是對生病住院的老幹部上門慰問。

相關措施

布泉鄉
布泉鄉
為保質保量按時完成2008年冬徵兵工作,布泉鄉嚴密組織,採取“五到位”推動徵兵工作有序開展。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為加強組織領導,實施規範化徵兵,該鄉及時成立徵兵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工作實施方案;二是訓干到位。10月25日召開全鄉徵兵工作訓干會,傳達學習縣徵兵工作會議精神,統一認識,明確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措施,隨後各村也相繼召開了村級訓干會;三是經費到位。布泉鄉在辦公經費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撥出經費全力支持徵兵工作,到目前,該鄉共劃撥徵兵工作經費0.28萬元,車輛25車次;四是調查摸底到位。採取分片包乾的方式,通過查閱戶口及走訪村屯、學校、應徵青年家長、鄰居等各種渠道,摸清預征對象的人數及個人現實表現,嚴把兵員質量關;五是宣傳發動到位。該鄉採取鄉、村、單位主要道路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出牆報、廣播、骨幹現身動員、打電話及寫信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發動,努力營造群眾鼓勵、家長支持、青年踴躍報名應徵的良好氛圍。
由於措施得力,全鄉共有45名適齡應徵青年參加初檢,送縣總檢18人,複檢10人,有望超額完成2008年冬徵兵工作任務。

經濟


綜述
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791公頃,總產量5552噸;甘蔗種植面積20公頃,總產量1500噸;蔬菜種植面積124公頃,總產量798噸;水果總產量115噸;水產品養殖面積10公頃,總產量102噸;生豬出欄1.88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家禽出欄3.82萬羽;肉類總產量1608噸。全年農業總產值1503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055萬元,財政收入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80元。
2011年,布泉鄉財政總收入64.38萬元,比上年增長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4.38萬元,比上年增長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5.57萬元,增值稅9.46萬元,企業所得稅4.30萬元,契稅8萬元,資源稅10.65萬元。 
2018年,布泉鄉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末,布泉鄉耕地面積4.68萬畝,人均1.93畝,以種植水稻、玉米、黃豆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9122萬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145噸,人均336千克。 
工業
2011年末,布泉鄉以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600.6萬元,比上年增長10.7%。有幾個石場、水廠、門窗加工廠、門窗加工廠、木材加工廠、布泉家畜定點屠宰場等企業運營正常。 

文化


名稱來歷
布泉鄉因鄉政府駐布泉圩而得名。原名“飾圩”,因圩南面有一口泉而得名。“晰"”“布”在壯語中均為“泉”之意,后改為“布泉”。

交通


布泉鄉境內有324國道穿境而過。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布泉鄉有文體廣播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9個。 

教育事業

布泉鄉
布泉鄉
2011年末,布泉鄉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550人;小學12所,在校生338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1人,專任教師3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布泉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門診部(所)2個;床位2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8.3張,固定資產總值16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02萬人次。 

社會保障

布泉鄉貧困家庭的幫助
2011年末,布泉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43戶,人數1820人,支出9.1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7人;五保村3個,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0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布泉鄉有郵政所1個。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個。 

城鎮建設

布泉鄉
布泉鄉
一是希望上級部門成立專門機構,加大對鄉鎮土地流轉的領導和管理;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合法、有效流轉;三是要根據各個鄉鎮的具體實際制定出不同的流轉指標和方式方法,充分收集和採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不宜採用“一刀切”、硬指標、強執行等簡單粗暴的方式方法;四是要加強對流轉后的土地進行有效管理、服務和引導,不要把土地流轉工作形式化。該鄉分管農業領導袁棟樑同志認為,土地流轉是大勢所趨,建議流轉方式要多樣化並適應各個鄉鎮實際,在流轉土地的同時要把提高農民素質、加大農業的科技投入和推廣農業機械化相結合,建立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機制是的關鍵。該鄉宣傳委員李雪橋同志建議要堅持引導不強迫和有償轉讓原則,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對受讓的大業主在創業過程進行幫助和服務,保證其經營的可持續性和可發展性;一方面要加強轉讓土地農民的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使其土地轉讓後生活和工作有保障。

經濟建設

布泉鄉
布泉鄉
焦石鎮認真落實全區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於11月中旬召開村社幹部大會,對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作出總體部署,分解落實我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各項任務。

農業舉措

布泉鄉
布泉鄉
涪陵區焦石鎮把農業機械推廣工作作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一是廣泛宣傳。利用會議、廣播和閉路電視等形式,廣泛宣傳國家對農業機械購置實行補貼的政策,激發農民購置農業機械的熱情。二是積極與供貨商協調讓利於民。三是實地觀摩演練讓農民感受其實用性。先後每個村舉辦微耕機觀摩演練會10餘次,讓農民感受其體積小、重量輕、油耗低、功能高、易操作等特點,激發他們使用微耕機的信心和決心。到目前為止,已推廣微耕機80餘台,其中4月份新增微耕機15台。

總體要求

其總體要求是: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突出五個重點,推進四大建設,即,突出水庫除險加固建設步伐、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抗旱水源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程建、高標準農田綜合整治等工作重點。紮實推進四大建設,一是水利工程:修復水毀工程12處;渠道清淤3公里;新建小型水源工程打井15眼、水池2口。新增蓄水能力300立方米;新增旱澇保收面積0.01萬畝;恢復改造灌溉面積0.0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平方公里;改造大興村望岩寨提灌站1座;在東橋村擴網建飲水工程1處,解決1963人的飲水安全;全面完成珍溪第二水廠供水工程的建設。二是基本農田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土860畝,建“三池”156口、建“三溝”1000米;新建沼氣池25口,完成移土培肥二期工程;推廣微耕機10台;建整果園蓄水池100口;維修改造提灌機械110台/200千瓦、維修提灌站1座。三是交通建設:改擴建卷洞村道路4.08公里、鬥力村道路3公里,永義村永崇路3公里;建設扶貧安居工程,建房12戶、46人。四是林業和生態建設:庫周綠化補植管護172.5畝;退耕還林工程撫育管護3432.9畝,補植補造88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