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縣級區
隆安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南部、右江下游兩岸,地處東經107°21′~108°6′,北緯22°51′~23°21′,北與百色市平果市相連,西及西南連崇左市天等縣、大新縣、江州區、扶綏縣,東南同本市西鄉塘區及接壤,東北鄰本市武鳴縣,縣境東西最大橫距77千米,南北最大縱距56千米,總面積2277平方千米,隆安縣屬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炎熱多雨,冬短夏長。截至2018年,隆安縣轄6個鎮、4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城廂鎮。隆安縣是大西南鐵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樞紐。截至2018年,隆安縣總人口41.94萬,有壯、漢、苗、瑤等13個民族。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屏山水溶洞旅遊度假景區龍虎山自然保護區。
秦朝(前214年-前206年)屬象郡地,唐武德五年(622年),從宣化縣分設朗寧縣時,為朗寧地,屬邕州,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設置隆安縣,屬南寧府管轄,1958年12月,隆安縣與武鳴縣合併稱武隆縣。1959年5月10日,恢復隆安縣建制。
2017年,隆安縣地區生產總值73.18億元,同比增長6.6%。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95億元,同比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9.77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工業增加值10.62億元,同比增長9.0%;第三產業增加值25.46億元,同比增長9.2%。2019年1月25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隆安縣
漢朝(前206~220)初時歸南越國轄地。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后,屬郁林郡增食縣地。
三國(220~265)時屬吳國郁林郡增食縣地。
晉朝(265~420)屬郁林郡增翊縣地(增食縣改稱)。
南北朝(420~589)時屬晉興郡增翊縣地。
隋朝(589~618),初時沿襲南北朝,隋開皇十八年(598)置宣化縣,屬宣化縣地,歸郁林郡轄。
唐武德五年(622),從宣化縣分設朗寧縣時,為朗寧地,屬邕州。至乾元年間(758~759),邕州添置思龍縣,縣治在今城廂鎮之南,此為隆安今地獨立設縣之始。
宋開寶五年(972),撤銷思龍縣,併入如和縣;景話二年(1035),如和縣併入宣化縣,時屬宣化縣地;治平四年(1067),宣化縣的原朗寧縣地劃歸武緣縣,時屬宣化、武緣兩縣地。
元朝(1279~1368)同屬宣化、武緣兩縣地,隸南寧路。
明嘉靖十二年(1533)四月,將宣化縣思龍鄉的一、五、六、七、八、九、十、十二等8圖(今南圩、雁江、喬建、古潭4鄉鎮全境與城廂、那桐、楊灣3鄉鎮部分屬地)和西鄉的六、八兩圖(今那桐、小林、丁當3鄉鎮部分屬地),及武緣縣永寧鄉的三、四、五等3圖(今城廂、小林、丁當3鎮部分屬地)劃出,設置隆安縣,屬南寧府管轄。
清朝時沿襲之。
民國2年(1913)改府為道,屬南寧道;民國19年屬賓陽民團區;民國21年屆南寧民團區;民國23年屬南寧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31年屬第四區;民國37年,為第十一區(武鳴)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置隆安縣。1958年12月,隆安縣與武鳴縣合併稱武隆縣。1959年5月10日,恢復隆安縣建制至今。
1949年12月,隆安解放時,屬左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12月下旬屬龍州專區。1950年1月屬武鳴專區。1951年1月25日,政務院批准,撤銷武鳴專區,隆安縣劃歸龍州專區;10月19日,省政府第48次會議通過,龍州專區改稱崇左專區,隆安縣隨屬崇左專區。1952年8月,屬邕寧專區。1952、年12月,成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3月改為桂西壯族自治州),隆安縣屬之。1958年1月屬邕寧專區。1958年11月,邕寧專區更名為南寧專區(1970年改稱南寧地區),隆安縣仍屬之,至今不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隆安縣總人口313306人。其中:城廂鎮29992人,南圩鎮33248人,雁江鎮21890人,那桐鎮45093人,喬建鎮31845人,丁當鎮28754人,小林鄉10227人,敏陽鄉9947人,古潭鄉20916人,楊灣鄉19534人,都結鄉32033人,布泉鄉17806人,屏山鄉12021人。
2002年7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將小林鄉與城廂鎮合併為城廂鎮,原小林鄉和城廂鎮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城廂鎮管轄(桂政函[2002]123號)。
2003年末,隆安縣總戶數88181戶,總人口369295人,其中農業人口332997人,非農業人口36298人。其中壯族人口佔94.15%。轄城廂、那桐、丁當、喬建、南圩、雁江6個鎮和古潭、都結、楊灣、屏山、布泉、敏陽6個鄉,共118個行政村和15個社區。
2004年末,隆安縣總人口370797人(農業人口332889人、非農業人口37908人),壯族人口佔94.6%。轄6個鎮、6個鄉,共118個行政村和15個社區。
2005年6月25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南府發[2005]70號):1、撤銷敏陽鄉建制,整體併入城廂鎮,擴大城廂鎮的管轄範圍。調整后的城廂鎮管轄寶塔、那可、震東、西寧、四興、小林、大林、旺中、東安、東信、良興、良一、良二、良安等14個村和新興、國泰、金城、城南、興陽等5個社區,總面積377平方千米,人口6.23萬人,城廂鎮人民政府駐新興社區。2、撤銷楊灣鄉建制,整體併入南圩鎮,擴大南圩鎮的管轄範圍。調整后的南圩鎮管轄光明、三寶、大同、望朝、南興、多林、四聯、幫寧、古信、靈利、連安、萬朗、聯造、那灣、西安、鑾正、愛華、聯伍等18個村和南圩、百朝等2個社區,總面積314平方千米,人口6.16萬人,南圩鎮人民政府駐南圩社區。至此,隆安縣轄6個鎮、4個鄉:城廂鎮、那桐鎮、喬建鎮、南圩鎮、雁江鎮、丁當鎮、屏山鄉、布泉鄉、都結鄉、古潭鄉。
2009年末,隆安縣總面積2277平方千米。總人口39.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36萬人;壯族人口37.95萬人。轄6個鎮、4個鄉,13個社區、118個行政村,1240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城廂鎮。
1950年2月5日,全縣划設4個區、17個鄉。
1952年8月18日,全縣仍划5個區(那龍、壇洛2區及所轄鄉復歸邕寧縣),17個鄉則劃為81個鄉。
1953年2月,全縣劃為6個區、68個鄉。其中將第三區的聯馬、保灣和第四區的丁當、儉安、喬聯、古陽、定華、英敏等8個鄉劃出,增設第六區,區人民政府設在丁當圩。4月,鎮都縣第十一(都結)區劃歸隆安縣,排稱第七區,轄其原仁傑、三樂、愛華、鄧顯、林利、同樂、禮明、留奇、新民、普權、玉洞、興隆、吉隆、陸連、茴利、榮朋、平養等17個鄉,區人民政府設在都結圩。
1955年4月21日,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27日,增設第八區,將第一區萬朗、四興、信潤、鑾正和第二區百朝、龍灣、西安以及第七區三樂、愛華、興隆等10個鄉歸其管轄,區公所設在百朝圩。
1958年2月10日,撤區並鄉,全縣由84個鄉並為24個鄉(南圩、城廂、岑隘、大同、震東、雁江、那桐、那重、古潭、小林、敏陽、喬建、板羅、九甲、丁當、白馬、喬聯、都結、陸隆、吉隆、同樂、楊灣、聯隆、鑾正)。9月4日,又由24個鄉並為9個鄉(城廂、南圩、雁江、那桐、小林、喬建、丁當、都結、楊灣),17日,再由9個鄉並為5個鄉(南圩、喬建、小林、雁江、都結)。同月20日,全縣在原5個鄉、190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5個人民公社,實行政(鄉)社合一:紅旗人民公社,管委會設在南圩;紅色人民公社,管委會設在雁江圩;東風人民公社,管委會設在喬建圩;先鋒人民公社,管委會設在小林圩;衛星人民公社,管委會設在都結圩。12月,人民公社以公社管委會所在地命名。
1960年1月,全縣15個公社並為11個公社。1961年6月,又由11個公社劃為城廂、南圩、大同、百朝、雁江、那桐、那重、小林、敏陽、喬建、板羅、古潭、丁當、白馬、都結、同樂、布泉、屏山18個公社。1962年3月24日,增設陸隆、龍會2公社。
1980年1月2日,全縣增設20個大隊。4月16日,設城廂鎮(公社級),轄城廂大隊。年底,全縣轄10個公社,1個鎮,128個生產大隊,2234個生產隊;公社、大隊革命委員會改為公社、大隊管理委員會。1其中城廂鎮轄1個大隊20個生產隊,南圩公社轄17個大隊314個生產隊,雁江公社轄10個大隊149個生產隊,那桐公社轄12個大隊244個生產隊,小林公社轄9個大隊192個生產隊,喬建公社轄21個大隊366個生產隊,丁當公社轄11個大隊183個生產隊,都結公社轄20個大隊321個生產隊,楊灣公社轄8個大隊140個生產隊,布泉公社轄9個大隊183個生產隊,屏山公社轄10個大隊122個生產隊。
1984年9月進行機構改革,政社分開。全縣10個公社、1個鎮改為9個鄉、4個鎮;128個生產大隊全改為村(居)民委員會,2469個生產隊劃為2442個村(居)民小組。取消人民公社模式。
隆安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西南。東及東北臨武鳴,南與南寧市郊、扶綏、崇左交界,西接大新、天等,北與平果毗連。縣城距廣西首府南寧100公里。總面積2264.7平方公里。
隆安縣地處桂西南岩溶山地,兩面高山環繞中部沿右江河谷較低,呈北西至南東方向弧峰殘丘帶狀平原,西南面的都結、布泉、屏山一帶為峰叢窪地、峰叢谷地,整個地勢略向東南方向傾斜,東北面由碎峭岩組成的中低山和低山丘陵,中部為谷地和峰殘丘平原,右江從西北向東南方向流經縣城斜貫中部。按地形地貌劃分,丘陵地佔有48.29%,喀斯特佔31.5%,平原台階佔12.44%,中低山佔1.6%,水域佔6.11%,屬典型的山區縣
隆安縣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濕潤多雨,雨量集中,日照充足,暑多寒少,冰雪少見,偶有嚴霜,常風不大。按候溫(5天為1候)劃分四季,以候平均氣溫小於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介於10℃~22℃之間為春秋兩季。據1959~1985年氣象資料統計,平原地區(用縣氣象站資料)夏季從4月18日起,至10月18日止,長達184天;10月19日至次年4月17日為秋、春季節,長181天;無冬季。山區(用興陽氣象哨資料)春季始於2月9日,長84天;夏季始於5月4日,長達173天;秋季始於10月24日,長98天;冬季始於1月30日,只歷時10天。按累年平均候溫統計,隆安屬於夏長無冬或基本無冬,秋春相連,四季宜耕的地方。但由於受季風影響,各年氣候差異較大,候平均氣溫小於10℃並不罕見,不少年份有暫短的冬季。
隆安縣
解放后,由於人口自然增長過快,全縣土地資源每人平均佔有量,已由1949年的22.08畝銳減至1985年的10.19畝,36年間下降53.85%。
據1983年縣水電局的《廣西隆安縣水利化區劃及水資源調查評價成果報告》,全縣水資源總量15.02億立方米(地表水11.08億立方米,地下水3.94億立方米),可供水總量為4.791億立方米(地表水4.331億立方米,地下水0.46億立方米),總需水量3.827億立方米(農業用水3.537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19億立方米,人畜飲用水0.1億立方米),現有水量尚餘0.964億立方米。
隆安縣主要河流8條,水能理論蘊藏量58061千瓦(右江37632千瓦,其它中小河流20429千瓦),可裝機容量49690千瓦(右江3.5萬干瓦,其它河流14690千瓦)。至1985年已建小電站6處,裝機容量1950千瓦,占可裝機總容量(除右江外)的13.3%。此外,山區可建小電站或微型電站的水力資源甚豐富,現已建有小電站23處,微型電站39處,裝機容最774.8千瓦。
隆安縣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全縣有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么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滿族、土家族、黎族等12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總量大,比例高。全縣各民族人口的分佈呈互相交錯雜居的狀況,其中瑤族人口主要聚居在城廂鎮的東信村、東安村和丁當鎮的紅陽村、定坤村。2013年,轄鎮6個鄉4個村118個社區13個自然村(屯)1239個。年末戶籍總人口41.34萬(農業人口37.11萬、非農業人口4.23萬)。壯族人口39.78萬,總人口95.23%。人口自然增長率8.27%。
截至2017年末,隆安縣常住人口31.5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9萬人,同比增長0.9%,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21.99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30.28%。年末戶籍人口42.2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7人,增長0.1%。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325140人。
解放前,隆安縣無近代工業,只有一些個體手工業,生產鐵器、竹(木)器、磚瓦、建築、雕刻、縫紉、製革、土布、沙紙、土香、草席、紙扇、釀酒、榨油、榨糖、制誨、糖果糕點、加工麵條、榨米粉、制豆腐等。產品主要在縣內市場銷售。花生油、沙紙銷往南寧。桐油及雁江復盛醬園的豉油王、辣椒醬遠銷港澳等地。1949年有手工業170家,產值72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占工農業生產總值3.56%。
解放后,1954年開辦集體工業企業14家,1955年創建國營工業企業4家。1958年“大躍進”,全縣工業一轟而起,國營廠礦企業增至12家,集體工業企業上到590家,全年總產值413萬元,比上年增80.35%。
1960年,國民經濟發生困難,大批工業企業被迫下馬。到1963年,全縣剩下國營工業企業10家,集體26家,產值比1958年下降42.13%。
1965年工業生產開始回升。1969年隆安糖廠、氮肥廠兩個骨幹工業企業建成投產,全縣工業產值比1963年增1.6倍。
70年代初,縣興建磷肥廠和水泥廠,公社開辦一批“五小工業”。1978年,全縣有工業企業57家,總產值2200萬元,分別比1969年增32.6%和2.6倍。
1980年後,農村經濟改革開放,國營、集體、個體一齊上,工業生產步子邁得快。到1985年,全縣擁有食品、電力、機械、化工、建材、玻璃、縫紉、採礦、印刷和其他工業等10個行業的工業企業85家,總產值282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26.01%,分別比1978年增49.12%和28.55%。在工業產值中,國營企業2267萬元,佔80.16%,集體企業405萬元,佔14.32%,個體企業156萬元,佔5.52%。在全部工業中,獨立核算工業55家,職工3305人(其中技術人員37人),固定資產原值累計3234.94萬元,固定資產年末凈值2319.54萬元,總產值2369.39萬元,稅金267.24萬元,利潤186.74萬元(有46家企業盈利192.94萬元,5家企業無盈虧,4家企業虧損6.2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7169元。其中國營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產值、稅金、利潤,分別佔全縣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總數的85.85%、92.04%和96.47%。
2017年,隆安縣全部工業總產值52.17億元,同比增長14.4%,工業增加值10.62億元,同比增長8.9%。
2017年,隆安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31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輕工業24.67億元,同比增長9.6%;重工業25.64億元,同比增長20.2%;國有企業4296萬元,同比增長5.9%;非公有經濟43.94億元,同比增長1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91億元,同比增長9.5%。產銷率102.2%,同比下降13.6%。
2017年,隆安縣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中除電力生產供應業和有色金屬礦採選業產值同比下降外,其它行業均為正增長。其中,行業產值佔比較大的有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木材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四大行業累計產值41.73億元,同比增長13.9%,占規模以上產值的比重為82.9%。
2017年,隆安縣共有3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的有30家,占規模企業總數的81.1%,累計產值44.26億元,占規模以上總產值的88%。其中,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有18家,累計產值40.54億元,同比增長17.1%,佔全縣規模產值的比重為80.6%,產值貢獻率達到91.3%,有效拉動全縣工業產值增長。
2017年,隆安縣規模工業生產的主要產品中,產值佔比較大的產品有:飼料、酒精、人造板、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折純)、水泥、成品糖,6種產品產量分別為55.44萬噸、36251千升、49.61萬立方米、1.19萬噸、15.89萬噸、3.54萬噸,同比增速分別為-22.9%、71.7%、19.3%、21.9%、6.2%、44.6%。
截至2017年末,隆安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5個,與去年持平。全年建築施工企業(資質企業)完成施工產值3.14億元,同比增長19.6%。
農業是隆安縣國民經濟的基礎。1953~1985年,國家對隆安縣農業投資3298.19萬元,佔全縣經濟建設總投資的39.9%;農業總產值14.8377億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生產糧食28.4億多公斤。它不僅為全縣33萬多人提供口糧,而且為國家提供5億多公斤商品糧,為縣內36%的工業企業(占工業總產值51.18%)提供原料,為100%的出口商品提供貨源,直接和間接來自農業的稅收占財政收入的51.01%,銷往農村的工業品占國營商業、供銷系統商品零售額的88.38%。
1985年,全縣社會總產值13183萬元,其中農業佔61.01%;農業總產值8043萬元,其中農業種植業佔61.30%,林業佔2.78%,牧業佔23.32%,副業佔11.49%,漁業佔1.11%。農作物以糧食為主。平原地區又以水稻為主,玉米次之;山區以玉米為主,套種豆類、薯類。經濟作物主要有木薯、花生、芝麻、糖蔗等,以糖蔗為大宗。1985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佔耕地面積81.81%,經濟作物佔12.41%,其他作物佔5.78%。
解放前,由於封建制度的束縛,農業水平低下。解放后,變革生產關係,興辦農田水利,推廣農業利用學技術,生產不斷發展。農業產值1949年1398萬元,1985年達4930萬元,增長2.5倍。主要農產品的產量,1985年與1949年相比,糧食增加1.9倍,糖蔗增加109倍,油料增加6.4倍。
30多年來,農業生產幾經波折。1958年“大躍進”、刮“共產風”和1959年“反右傾”鬥爭,帶來糧食高估產,高統購,造成1960~1961年農民生活的極度困難,農業生產下降。“文化大革命”10年,片面強調“以糧為綱”,限制、取締多種經營,造成生產成本高、農業增產不增收,1975年人均收入分配比1970年下降2.7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業總產值連年上升,1985年比1978年增長23.28%。推行家庭經營承包責任制后,1982年糧食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長15.48%,比1978年增長11.04%。由於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及農業投入減少等原因,1983年後糧食連年減產。1985年比上年減少9.29%,比1978年下降27.38%。
2017年,隆安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6.1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27.8億元,同比增長3.5%;林業產值2.1億元,同比增長26.1%;牧業產值11.2億元,同比增長2.4%;漁業產值3.6億元,同比增長4.7%;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5億元,同比增長4.1%。占農林牧漁業的比重分別為:農業60.3%,林業4.5%,畜牧業24.3%,漁業7.7%,農林牧漁服務業3.2%。
2017年,隆安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01.8萬畝,同比下降0.6%。其中,糧食種植面積57.42萬畝,同比增長0.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1.42萬畝,同比下降8.4%,其中,甘蔗種植面積10萬畝,同比下降14.4%;油料種植面積3.68萬畝,同比下降1.8%。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22.97萬畝,同比增長5.9%,其中蔬菜種植面積21.39萬畝,同比增長7.1%。各類經濟作物(含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43.6%,全年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比例為1.29∶1。
2017年,隆安縣糧食總產量17.2萬噸,比上年減少0.24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早稻產量3.76萬噸,同比下降1.8%;晚稻產量3.93萬噸,同比下降5.2%。糖料蔗產量56.6萬噸,同比增長32.5%;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1.32萬噸,同比增長9.4%;園林水果產量44.44萬噸,同比增長8.5%,其中香蕉產量40萬噸,同比增長8.1%。
2017年,隆安縣豬牛羊禽肉產量4.57萬噸,同比增長2.8%;其中豬肉產量3.14萬噸,同比增長2.6%。全年生豬出欄42.11萬頭,同比增長2.2%;年末生豬存欄38.12萬頭,同比增長1.7%。全年禽蛋產量1180噸,同比下降5.5%。水產品產量1.67萬噸,同比增長4.3%。
2017年,隆安縣農村用電量597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5%;化肥使用量(折純)4.11萬噸,同比下降2.8%;有效灌溉面積1.8萬公頃,與去年持平;全縣118個行政村中,自來水受益村118個,比上年增加3個,占行政村數的100%。
2017年,隆安縣房地產開發投資20.69億元,同比增長404.3%。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71.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7.7%,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61.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7.4%。商品房銷售面積28.8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1.8%。商品房銷售額9.31億元,同比增長197.4%。
2017年,隆安縣郵電業務總量3.78億元,同比增長35.9%,其中電信業務總量3.46億元,同比增長40.2%;郵政業務總量3179萬元,同比增長1.4%。
2017年,隆安縣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2億元,同比增長10.6%。按地域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87億元,同比增長1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35億元,同比增長11.3%。按行業劃分,批發業商品零售額3.62億元,同比增長21.9%;零售業商品零售額16.41億元,同比增長8.7%;餐飲業餐費收入和商品銷售額1.19億元,同比增長7.2%。
2017年,隆安縣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40.84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19.87億元,同比增長3.3%;零售業商品銷售額20.96億元,同比增長12.8%。住宿業營業額218.3萬元,同比增長6%;餐飲業營業額2.39億元,同比增長5.9%。
截至2017年末,隆安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7.84億元,同比增長9.7%;各項貸款餘額51.81億元,同比增長14.4%。
隆安縣交通
民國22年,縣公路局開始修築南隆公路隆安路段,路基寬4.5米,全程50公里。同時修築南圩至果德縣境公路,路基寬4.5米,全程38公里;喬建至武鳴縣境公路,路基寬4.5米,全程55公里;喬建至萬承縣境公路,路基寬4米,全程18公里;楊灣至鎮結縣境公路,路基寬4米,全程3公里。上述公路均為黃泥碎石路面,因無道班養護,長期受雨水沖刷,抗日戰爭時期又遭破壞,至1949年已全崩敗,無法通車。
解放后,1956年開始修築公路。至1985年,全縣建成縣、鄉公路17條,總長279.1公里,按土地面積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12公里。縣道4條,境內全長110公里。南寧至隆安公路:從中真村叫岩山入境,經馬村、古潭、喬建,至城廂鎮。縣內路段長35.4公里,路基寬度7.5米,路面寬度5米。1956年2月動工修築,1957年6月竣工,1958年4月20日正式通車。1981年在舊路標105~107公里路段實施降坡工程,1983年竣工,縱坡度由11%降至5.8%。至1984年,全路段鋪上瀝青路面,為等外渣油路。南圩至天等縣龍茗公路:從南圩鄉澱粉廠前接南隆公路,經三寶、百朝、都結,至陸連村出境。縣內路段長34公里,路基寬度6.5米,路面寬度4米。1963年3月動工修築,1965年8月竣工通車。1980年鋪上瀝青路面,為等外渣油路。武鳴縣鑼圩至喬建公路:從儉安村那潭屯入境,經丁當、國營浪灣華僑農場、那桐、下鄧,至喬建公路道班住所前接南隆公路。縣境內路段長36.8公里,路基寬度8米,路面寬度5米。1958年11月動工修築,1959年1月1日竣工通車。至1990年,全路段鋪上瀝青26.8公里,有9公里路段評為四級路,余為等外渣油路。平果縣雷感至聯隆公路:從平果縣新安鄉道峨村入境,經新隆、永隆,至聯隆村東南面接百朝至雁江公路。縣境內路段長3.8公里,路基寬度7米,路面寬度3.5米。1979年11月作為戰備工程項目緊急施工,1980年10月竣工通車。為3等碎石路。鄉道13條,全長169.1公里。1962年,開始修築喬建至屏山、羅興至布泉兩條鄉道,全長64公里。1965年至1966年,又修建那桐至馬村、保灣至白馬等4條鄉道,共長22.7公里。70年代修築鄉道進入高潮,先後修路8條,全縣鄉道里程發展到169.1公里。
2017年,隆安縣貨物運輸總量1008.33萬噸,同比增長3.9%。其中,鐵路貨物運輸量9.33萬噸,同比增長71.4%;公路貨物運輸量805萬噸,同比增長4.7%;水路貨物運輸量194萬噸,同比下降1%。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89.86萬人,同比增長10.3%。其中,鐵路旅客運輸量28.86萬人,同比增長76.4%;公路旅客運輸量161萬人,同比增長3.4%。
隆安縣中學
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廣智國民學校,后改區立廣智高初合校(今楊灣圩)。民國2年起,實行“壬子癸丑學制”,廢止小學校讀經科,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校。是年,全縣有兩等小學堂5所、初等小學堂6所。民國6年,成立隆安東區區立玉成高等小學校(今那桐鎮)、西區區立養正高等小學校(今南圩鄉)、北區區立成德高等小學校(今雁江鎮)等3所學校。民國7年成立群英、聚賢兩所小學校,民國12年並為區立群賢小學校(今丁當鄉)。民國8年,成立區立鏡山高級小學校(今馬村)、東區區立育賢小學校(今白馬圩)、區立震東小學校等3所。
民國13年,官立隆安兩等小學堂改為縣立第一小學校,東區區立玉成高等小學校改為縣立第二小學校,公立喬建兩等小學堂改為縣立第三小學校,西區區立養正高等小學堂改為縣立第四小學校,北區區立成德高等小學校改為縣立第五小學校。民國14年,興賢兩等小學堂改為縣立第六小學校,區立廣智高初合校改為縣立第七小學校,區立鏡山高級小學校改為縣立第八小學校。民國20年,區立群賢小學校改為縣立第九小學校,區立震東小學校改為縣立第十小學校。至民國23年,全縣計有小學187所(其中中心校10所,村、街小學177所),在校學生9717人,教職工347人。
民國24年,實施省頒國民基礎教育六年計劃,實行“三位一體”制度。鄉長兼任鄉民團隊長及中心學校校長。鄉公所、鄉隊部、中心校合署辦公,每鄉設立中心國民基礎學校一所;每村(街)設立村(街)國民基礎學校一所。縣立各小學校改為鄉中心國民基礎學校,除歸併中心校外,其餘小學均為村(街)國民基礎學校。同年,縣官立初等女子小學裁併縣立第一小學。小學學制由“六三”制改為“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開設國文、算術、歷史、地理、公民、圖畫、音樂、體育等課程。民國31年奉令刪減“基礎”兩字。從此,小學有“鄉中心國民學校”和“村(街)國民學校”之分。是年,全縣有鄉中心國民學校17所,村(街)國民學校245所、450個班,教職員496人,在學兒童14147人,占應入學兒童的81.1%。
民國38年,全縣有中正(今城廂)、安良(今屬城廂鎮)、保甲(今屬南圩鄉)、南圩、楊灣、雁江、小林、博恭、喬建、板羅、古潭、那桐、那重、丁當、白馬、敏陽、留德(今屬雁江鎮)等17所鄉中心國民學校,159所村(街)國民學校,小學教師376人,小學生11953人。
1950年,因土匪暴亂,除縣城一間小學、學生74人外,各鄉村小學校無法上課。經過清匪反霸,1951年,全縣有城廂、震東、南圩、大同、雁江、留德、楊灣、喬建、板羅、博恭、古潭、小林、敏陽、那重、那桐、丁當、白馬等17個學區81所小學校上課,學生6309人。1953年,鎮結縣都結區劃歸隆安管轄,全縣增加都結、同樂、陸連3個學區。是年,按照全國統一規定,各小學將原來春、秋兩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學制仍沿用“四二”分段制。教學採用全國統編教材。初小課程設有語文、算術、體育和音樂;高小有語文、算術、珠算、自然、地理、歷史、體育、圖畫和音樂。
1956年,縣政府文教科組織整頓工作隊,分五批深入各小學校,組織教師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幫助教師樹立人民教師的光榮感,克服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全縣小學教育得到新的發展。1957年在縣城創辦船民小學。1958年,全縣共有小學183所,學生28322人,教職工634人,比1949年分別增長4%、137%及68.6%。1959年,增設屏山、劉家、布泉、興隆等4個學區。
1960年國民經濟困難,全縣精簡小學教師350人。1963年,全縣在校小學生22956人,比1958年減少18.9%。1964年,實行“全日制學校和半耕半讀學校”兩種教育制度。全縣辦了一批半耕半讀小學(簡稱耕讀小學),學生半農半讀,教師半農半教,適齡兒童入學率明顯增加。到1965年,全縣有各種小學557間,教職員752人,在校學生34001人。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縣內耕讀小學全部停辦。1967年,全縣備小學停課“鬧革命”,學校領導靠邊站,學生自由放任,學校規章制度蕩然無存。1968年,各大隊成立貧下中農管理學校領導小組(簡稱貧管會),並派宣傳隊進駐23間完全小學領導“斗、批、改”(當時全縣有25間完全小學),還派505名工人、貧農、民兵到各小學兼任教師。語文課以《毛主席語錄》、《老三篇》為教材,數學課以計算與農田基本建設有關的面積為主要教學內容。廢除考試製度。1969年,農村小學全部下放大隊管理,公辦教師全部調回本村任教。教師本人的工資交給生產隊,由生產隊計工分付報酬。與此同時,改學制六年為五年。1972年,推行江青反革命集團炮製的“兩個估計”(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基本上沒有得到貫徹執行”,“資產階級專了無產階級的政,大多數教師的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教師思想負擔沉重,上課提心弔膽。1974年,批判學校“修正主義”回潮,把尊師重道說成是師道尊嚴,致使教學秩序更加混亂。同年,各小學貫徹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實行開門辦學,組織師生學工學農,校內大辦小農場、小林場或小工廠,校外與工廠、農場掛鉤,定期到校辦廠、場和到掛鉤單位參加生產勞動。1975年,開展“教育學大寨”,搞農教對流:將部分教師下放生產隊勞動,從農村中選出對等人數的貧下中農來校任“教師”,上階級鬥爭課。教學工作處於無計劃、無要求、無制度的混亂狀態中,學生學業成績十分低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隆安縣小學教育獲得新生。增設那灣、龍會、四聯3個學區,全縣共27個學區。各小學認真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文革”前各小學原副教導主任以上的領導67人全部恢復領導職務。平反冤、假、錯案22人,改正錯划右派29人。因小學教師嚴重缺額,回收1960年精簡回家當農民的小學教師342人,還調整和壓縮各小學附中,將擔任附中教學的原小學教師117人調回小學任教,充實了小學教師隊伍。1980年,全縣小學在校學生4218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6%。
1981年以後,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各鄉鎮制訂了普及小學教育規劃,發動群眾修建校舍。1981—1983年,全縣各小學共維修危房2萬多平方米。1983—1985年,全縣新建20幢小學校舍大樓。1984年,按照機構改革精神,全縣128間小學調整了領導班子。鄉(鎮)中心校配備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各1人;村校一般配備校長、教導主任各1人。調整后的學校領導班子227人,平均年齡41.5歲(比調整前年輕7歲)。具有大專文化2人,中師、高中138人,初中80人,小學6人。新班子成員年富力強,文化水平比較高。至1985年,全縣有10個鄉鎮普及初等教育,占鄉鎮總數的77%;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的村共88個,占村總數的66%。據年末統計,全縣共有小學校133所,教學點520處,合計653處;在校學生41257人,小學教職工2091人(含民辦)。其中教師1882人,占教職工總數的89.5%。全縣小學畢業生的升學率為60.1%,高於全自治區,而低於全國的比例。
民國20年(1931年),隆安縣立初級中學成立,是隆安創辦普通中學之始。是年春,招收初中新生兩班,學制三年;附設初師一班,學生共127名,教師6人,職工4人。民國31年春,增設國中(即國民中學)兩班。初中偏重於升學準備,初師和國中偏重於就業準備。國中學製為四年一貫制,學生讀滿三年可報考高中,畢業后服務兩年以上准考農、工、商及師範等專科學校。民國33年9月,桂林私立立達初級中學遷至雁江上課。民國36年,立達初中停辦,私立成德初級中學在雁江成立,校址在雁江文武廟(今雁江供銷社收購倉庫)。民國37年8月,私立興賢初級中學在那重成立。至1949年,全縣共有3間初級中學,教師29人,在校學生631人。
解放后,縣內原私立中學全部停辦,原私立中學的在校學生撥歸隆安縣立初級中學。1950年,貫徹縣人民政府教字第一號文件,廢除國民黨開設的“黨義”、“公民”、“童子軍訓”等課程,學校向工農開門,優先照顧工農子弟入學。是年,隆安初級中學有學生258人,畢業43人,教職員工32人。1953年,按照全國統一規定,始業、畢業於秋季,隆安初級中學將原春、秋兩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初38班第五學期提前畢業。此後,教學採用全國統編教材。課程有政治、語文、代數、平面幾何、物理、化學、英語、動植物、歷史、地理、體育和音樂等。定期考核,採用百分制,實行學年升留級制度。
1956年秋季,隆安初級中學增設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107人,學校改名為隆安中學,成為全縣第一所完全中學。學校實行“三·三”分段制,初中3年,高中3年。高中開設政治、語文、代數、立體幾何、物理、化學、英語(或俄語)、生物、歷史、地理和體育等課程。從此,結束了隆安縣無高中的歷史。同年,在楊灣區百朝鄉及那桐區那桐鄉各設一所初級中學,分別名為隆安縣第一初級中學(簡稱一中)和隆安縣第二初級中學(簡稱二中)。全縣中學生總數由上一年的498人增到880人。中學教師增長50%。1958年,在“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指引下,全縣開辦12所民辦中學,學生1214人,全縣中學生總數達2587人,比1956年增長193.98%。1960年至1962年,國民經濟發生困難,為貫徹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民辦中學陸續停辦。1965年,全縣普通中學有完中1所,初中21所,在校學生由1950年的258人,增加到2796人,教職工由32人增加到15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大批師生離校串聯,“停課鬧革命”,到所謂階級鬥爭的大風大浪中“經風雨、見世面”。1967年春,在上海“一月革命”的衝擊下,各中學領導被當作“走資派”打倒,不少教師被當作“牛鬼蛇神”、“黑五類”關進“牛棚”。當年夏、秋期間,解放軍分別進駐隆安中學和那桐初中搞軍訓。1968年,“複課鬧革命”,各中學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接著由工人、解放軍、貧下中農代表組成的工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分別進駐隆中、一中和二中開展“三查一清”運動(查走資派的幕後活動、查叛徒、查地富反壞右分子的破壞活動,清理階級隊伍)。在“三查一清”中,三所中學共被揪斗49人,其中被迫害致死11人。
1969年後,各公社掀起辦中學的熱潮。1970年,喬建、丁當、都結三個公社開辦初級中學,興隆大隊完小首先開設一個附中班。隨後,在全縣108個大隊的完全小學中,有96個開辦附中。1972年,楊灣、那桐兩個縣辦初級中學改為完全中學。南圩、雁江、那桐、喬建、小林、丁當、都結、布泉、屏山等9個公社初級中學也辦成完全中學。當年全縣招收初中82個班,高中18個班,在校中學生8853人,比1968年增長3倍。備中學將“三·三”制改為“二·二”制。沒有全國統一教材,廢除考試製度,推行所謂推薦、選拔“根正苗紅”學生入學。學生成績低下。1973年以後,各中學大搞開門辦學。那桐中學率先在定元開闢校辦農場,學生輪班進場勞動,並且定期到附近廠礦、社隊“學工學農”。縣教育部門推廣那桐中學“經驗”后,全縣有9間中學與13個工廠實行廠校掛鉤;有4間中學與4個農場掛鉤;有45間學校(含小學)與973個生產隊掛鉤,組織師生參加勞動,學工學農。從此,參加勞動感了中(小)學生的主課,課堂教學成為副課。1975年,貫徹自治區“教育學大寨”會議精神,全縣12所中學的高中班,分期分批到生產隊“開門辦學”一個學期。到1976年5月,先後下去兩批,共25個班,1414名師生。如那桐公社中學初10班,在1975年下學期和1976年上學期中,去大滕村伐木建校、建農場一周;到龍江村燒磚瓦和搞農場勞動一個月;去方村修水利一個星期;挑肥泥下田搞深耕改土一周;到掛鉤生產隊勞動兩次,每次半個月;還有突擊性的支農活動,平均每月兩天。在校內,還安排半天建校、種菜(學校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生產青菜150公斤,拾牛糞250公斤以上)、管理甘蔗和搞沼氣池等。上課時間不到一個學期的三分之一。
70年代初,由於各公社盲目發展普通中學,師資嚴重缺乏。許多小學骨幹教師被“拔”到初中任教,初中骨幹教師“提”到高中上課,致使小學師資力量薄弱,而中學教師的水平也普遍低下。加上後來的“開門辦學”,勞動成了學生的主課,造成教育質量嚴重下降。
1979年,小學升初中的錄取分數線,高的才50分,低的僅14分,初中升高中的錄取分數線,有的學校只有90分。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教育行政部門和各校領導,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縣辦中學由“二·二”制改為“三·二”制(初中3年、高中2年)。中學課程14門: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歷史、地理、生物、農基、體育、生理衛生、音樂、美術,並進科目8至9門。全年52周。初中每周上課28課時,高中每周上課29課時,自習6課時。文體、科技活動5課時,保證中學生每天有9小時的睡眠時間。各校恢復成績考核和升留級制度。
1979年,隆安縣城鎮中學在縣城成立。同年,各中學認真貫徹部頒的《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和《中學生守則》。各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德、智、體三育一起抓,建立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按教學計劃組織教學,積極探索教學規律,教學質量開始回升。1979年高考全縣被錄取45人,比1978年增加26人。
1980年,布泉、屏山、小林、丁當等公社中學只招收初中新生,1981年,南圩、雁江、那桐、喬建、都結等5個公社中學也停止招收高中新生。隆中、那桐、楊灣及城鎮等4所縣辦中學招收高中15個班,學生750人。實行全縣統一招生,擇優錄取。先隆中,后一中、二中,再到鎮中。鎮中主要招城鎮學生。
1982年,縣辦完中開始改五年製為六年制。各公社中學的初中班及學區附中,也改二年製為三年制。當年,全縣有177名考生分別被區內外13所大專院校和25所中專學校錄取。其中大專67人。中專110人。按參加統考人數(348人)計算,升學率為40.8%。有4名考生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這是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錄取大專院校人數最多的一年。1983年下半年開始,公社中學全部停辦高中班。
1984年,全縣各公社中學一律改為鄉(鎮)初級中學。縣辦高完中配備行政領導5人:校長、副校長各1人;正副教導主任各1人,總務主任1人。各鄉(鎮)初中、聯辦初中配行政領導3人:正、副校長(或副教導主任)各1人,教導主任1人。1984年12月18日,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敏陽鄉初級中學。1985年4月5日、8月19日,縣人民政府分別批准設立楊灣鄉和古潭鄉初級中學。同年5月13日,批准將楊灣中學高中部改辦職業中學,初中招生不改變,實行一間學校掛兩塊牌子,一套班子。1985年,全縣有隆安中學、楊灣中學、那桐中學、城鎮中學、浪灣華僑農場中學等5所高完中。隆安中學是縣重點中學。鄉(鎮)初級中學有:雁江、楊灣、都結、布泉、南圩、喬建、小林、那桐、古潭、丁當、敏陽、屏山等12所;聯辦初中1所。在校中學生9796人,其中初中8087人,高中1718人。全縣中學教職工為794人,其中初中646人,高中148人。同年全縣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26.7%,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清末,隆安縣各小學堂設堂長、教習、副教習、司事。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全縣官立、公立五間兩等小學堂及小學共有教職員17人。民國13年(1924年),改學堂為學校,各學校設校長、校監(即教務主任)、教員、助教員。民國20年,隆安縣立初級中學成立,設校長、訓導主任、教員、幹事等職。民國24年,實施國民基礎教育后,小學設校長、教導主任、教員,中學設校長、教導主任、訓導主任、教員、幹事等職。清末的官辦學堂教習由地方紳士推薦,報經教諭、訓導委任,堂長由縣知事批准任命。塾師有聘請、自任兩種。民國時期,中學校長一般由省教育廳提名,報請省政府任命,有的由縣長選聘,報經省政府加發派令;小學校長由縣長任命。民國32年以後,中學教師的任用,均實行聘請制。小學教師多數由同鄉同學親朋的薦引,由縣長委任。中學教師有的由校長選聘,報經省政府加發派令;有的由校長直接聘任,呈報省政府備查。中學的教導主任、事務員、出納員及其他職員多數由校長直接選聘。小學教師按規定要選用師範畢業生,但多數由熟人介紹任用。
解放初,隆安縣中學教師大部分是留用解放前的原中學教師;小學教師,由區、鄉政府物色挑選農村知識青年出來任教。後來,中小學教師的來源主要是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其中有縣裡培訓的師範生,也有國家分配的師範生。民辦教師則由群眾推薦、學校考核、鄉政府審批,呈報縣教育局備案而任用。至1985年,全縣有小學教職工2091人(含民辦),其中教師1882人,占教職工總數的89.5%,平均每位教師負責學生數為21.8人,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小學教職工中民辦教師有955人,佔小學教職工總數的45.7%。小學教師中,具有高中、中師畢業以上文化水平的904人,佔小教總數的49.8%,低於全區的平均水平。全縣中學教職工為794人,其中初中部646人,高中部148人。平均每位教師負責的學生數為:初中12.33人,高中11.61人,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初中教師中,大專畢業或肄業的66人,佔總數的10.22%,低於全區、全國的平均水平;高中教師中,具有大學本科畢業的32人,佔總數的21.62%,低於全區、全國的平均水平。
隆安縣
1952年成立縣文化館,館址在城廂鎮拱擱街望江樓,有幹部3人。爾後,隨著人員逐年增加,先後設立圖書閱覽室、宣傳窗、書法美術作品展覽室、桌球室、錄像放映廳等。1985年,配備幹部職工12人,分別開展文學戲劇創作、攝影美術創作、群眾文化輔導等業務活動。
1955年,第五區喬建鄉率先成立俱樂部,接著全縣鋪開。這一年,全縣農村共成立7個俱樂部,22個業餘劇團,人員700餘人。1957年,縣人民委員會大禮堂建成,既是會堂,又作影劇院。
1963年,各大隊成立文化室。1965年,生產隊成立文化夜校,為社員學習毛主席著作、唱革命歌曲及開會的場所。“文化大革命”中,生產隊文化夜校改為政治夜校,為開展“鬥私批修”的場地。1975年,生產隊政治夜校有1271間,輔導員4041人。
1978年,成立公社文化站7個,到1979年11月,公社文化站達10個,實現每個公社有一個文化站。1985年,全縣有10個鄉鎮文化站(城廂、古潭、敏陽3鄉鎮未建站),工作人員共12人。鄉鎮文化站開辦圖書、閱覽室各1個,宣傳欄一處。
1980~1983年,南圩、那桐、都結、小林、那重、下鄧等村(街),自籌資金,先後建起戲台。其中南圩、那桐、都結還用磚砌圍牆,成為可容數千觀眾的露天影劇場。
1984年,縣總工會工人俱樂部大樓建成,建築面積為1987平方米,開設閱覽、桌球、電視錄像、舞廳等5室(廳)。
摩崖地點在南圩鄉望朝村多勸屯西南的鑿字山上,有左右兩處,離地15米。左邊一幅高115厘米、寬155厘米,字正楷,其書:“南崖過跡,時嘉靖戊午冬。都結、萬承二州爭地,兵亂騷動邊境,余巡歷各隘,安撫地方,查考舊境,被占年久,難以卒復,故因見治,各書石界,以杜後來爭端。過是山徘徊斯石,因書以為之志雲。晉江姚居易書。”右邊一幅為草書,開頭為“隆愛壬申教子留祈”等字,其餘字跡模糊,無法辨認。
息耕石地點在楊灣鄉百朝村西南面的田垌中。此石長4.1米,高2.5米,寬3.4米,上面刻“息耕石”三個大字。據傳說,這座岩石常為農民耕作歇息之處,明嘉靖年間,知縣姚居易巡撫至此,觸景生情,便在岩石南壁刻“息耕石”,落款為“嘉靖戊午冬立,晉江姚居易崖書,陳尚德督工”。在20米外的公路上,仍能看清“息耕石”字跡。
農民協會會旗:1927年初,隆安縣守望區百馱鄉成立農民協會,制會旗一面。原件今收藏於田東縣有江革命文物館。
農民協會人員影照:1927年隆安縣農民協會辦事處全體職員攝影照片一張。原件今收藏於縣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
農民協會會員名冊:1927年喬建鄉廷羅村農民協會成立時制會員登記表一冊。原件今收
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抗日宣誓公約》:1939年,喬建鄉民眾訂立《抗日宣誓公約》。公約原件今收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內容為:“不為敵人帶路,不為敵人偵探,不為敵人挑擔,不違背國家民族利益,不做敵人漢奸,若有違背者,甘受天誅地滅。謹誓。陸戴盛謹誓”。
《抗日三字經》:1939年,喬建鄉民眾編寫一篇《抗日三字經》,原件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抗日小詩》:1939年,喬建鄉民眾寫一篇《抗日小詩》,原件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隆安縣特產有:馬蹄糕、都結豆腐、檸檬鴨等。
舊稱噴珠崖,位於楊灣鄉聯造村岜岑屯後山
隆安縣
位於縣城東面8公里的連安村大滾屯右江河段。灘長250米,寬100米。灘頭河道狹窄,洪水期水勢形成漩渦回滾,故名。
龍虎山自然風景區,位於縣城南面35公里(公路里程)的喬建鎮與屏山鄉交界處,東南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94公里,北離正在開發的平果鋁土礦60公里,南寧至大新公路穿過其間,南昆(南寧至昆明)鐵路將修過景區的東北面。
景區由30座大小石山(碳酸鹽岩地貌)、14座土嶺(砂頁岩地貌)、16道窪溝、1條江流和10個小[山弄]場組成。總面積1.3萬畝(約合8.6平方公里),天然林面積3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7.2%。龍虎山處在北回歸線以南55~60公里,年平均氣溫21.8℃,是廣西南亞熱帶石灰岩地區季節性雨林保存較好的區域之一。
2020年5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馬山縣等2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示,隆安縣符合貧困縣脫貧摘帽標準,擬摘帽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