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琵琶記的結果 展開

琵琶記

越劇古裝劇目

高則誠古典戲曲名著《琵琶記》寫的是漢代名士蔡伯喈赴京應考,招婚牛相府3年不歸,父母死於災荒,妻趙五娘賣發葬親,身背琵琶,上京尋夫。終於夫妻相逢書館,歸宗祭墳。

越劇劇目1


演出歷史

小歌班梅朵阿順班曾於民國6年(1917年)9月1日,在上海鏡花戲園上演該劇。在紹興文戲及新越劇時期,男、女戲班均有該劇演出。1953年9月,合作越劇團根據高則誠原著改編的《琵琶記》演出於金都戲院。改編孫旭、導演金風、編曲劉如曾、技導汪傳鈐。戚雅仙飾趙五娘、畢春芳飾蔡伯喈、陳金蓮飾張廣才,魏蘭芳飾蔡母。1956年,合作越劇團攜該劇到北京演出,周恩來總理曾到人民劇場觀看,在幕間休息時到後台會見全體演職人員。劇中"糟糠自咽"、"剪髮賣發"、"描容上路"等場,有大段唱工,成為戚雅仙流派唱腔的組成部分。"剪髮賣發"、"描容上路"、"南浦送別"等場的唱腔,1956年,由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4張。40年代,大中華唱片公司灌制了錢秀靈演唱的《掃松》、傅全香演唱的《趙五娘》和陳素娥、何美芳演唱的《琵琶記》唱片各1張;百代公司灌制了徐天紅演唱的《掃松》和邢竹琴、王水花演唱的《趙五娘》唱片各1張。1982年,中國唱片社將徐天紅演唱的《掃松》重製出版。

越劇劇目2


古裝劇。郭漢城、譚志湘於1995年據高則誠同名南戲改編。

劇情簡介

明《琵琶記》插圖“書館悲逢”
明《琵琶記》插圖“書館悲逢”
寫美麗賢淑的趙五娘,新婚兩月即與丈夫蔡伯喈離別。陳留遭災,三年荒旱,赴京趕考的蔡伯喈一去不復返,趙五娘嫩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侍奉公婆羹湯茶飯,自咽糟糠,雖有古道熱腸的鄰里張大公相助,但年邁的公婆盼子不歸,加之少吃缺穿,還是凍餓而死。趙五娘剪髮賣發,麻裙兜土,親手造墳埋葬了公婆。而後她隻身背著琵琶,千里尋夫,一路上賣唱乞討,歷盡千辛萬苦。蔡伯喈考場得意,不但得中狀元,而且被當朝宰相招為女婿。面對溫柔嬌艷的相府千金,蔡伯喈是欲愛不能,欲罷不忍。他日夜思念父母雙親,思念結髮之妻趙五娘,欲回鄉里,又為牛相羈絆,蔡伯喈陷入深深的愁苦之中。善良的牛小姐雖然嫁得如意郎君,卻得不到丈夫真正的愛。丈夫終日悶悶不樂,她不解內中因由,百般勸慰,終無所獲。牛氏亦陷入苦悶之中。趙五娘終於走進牛丞相府,經過千折百回,她終於與丈夫相見了。蔡伯喈認下糟糠之妻,皇帝旌表蔡氏一門,這似乎是一個美妙的大團圓,——大團圓的悲劇!深沉、凄婉而感人。

編劇的思考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琵琶記》引起的是我們對於中華民族性格優質與劣質的思考。
無疑,在趙五娘、張大公的身上閃爍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光輝,絕不能簡單地冠以封建道德忠、孝、節、義,就是在當今年代,仍是美好的,值得弘揚的道德優質,因為他們體現的是人民的道德觀。
如果說皇權是有形的鎖鏈,那麼封建道德觀念則是無形的枷鎖。皇權、封建意識、輿論、文化觀念、社會環境,這一切的一切,造成了蔡伯喈、牛小姐的軟弱與卑怯,但他們畢竟是反抗過的,有憤懣,有痛苦的呻吟。然而,強大的封建勢力決定著他們的悲劇命運,其中也包括美好的趙五娘。這就造成了逆來順受,忍受中求得生存等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劣質。畢竟這是一個優秀的,覺醒的民族,每一個人都在本能地做著打碎鐐銬的奮爭,蔡伯喈的辭試、辭婚、辭官,張大公的刻碑三打他們的行為是一個有為民族的象徵。
我們想《琵琶記》對一個民族的勃發奮飛是有認識價值的,於是沿著這條思路,我們做了《琵琶記》的改編工作並使之立於舞台之上,獻給親愛的觀眾。

演出歷史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出。1995年10月參加第四屆中國戲劇節,獲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楊小青獲優秀導演獎,胡夢橋、陳國良獲優秀作曲獎,何禮培獲優秀舞美設計獎,周正平獲優秀燈光設計獎,余芳獲優秀服裝設計獎,司鼓王慶躍、主胡王天宏獲個人優秀伴奏獎。主演江瑤、黃依群洪瑛獲優秀表演獎,吳春燕獲表演獎。同年在浙江省第六屆戲劇節中獲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