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琵琶記的結果 展開
琵琶記
越劇古裝劇目
高則誠古典戲曲名著《琵琶記》寫的是漢代名士蔡伯喈赴京應考,招婚牛相府3年不歸,父母死於災荒,妻趙五娘賣發葬親,身背琵琶,上京尋夫。終於夫妻相逢書館,歸宗祭墳。
小歌班梅朵阿順班曾於民國6年(1917年)9月1日,在上海鏡花戲園上演該劇。在紹興文戲及新越劇時期,男、女戲班均有該劇演出。1953年9月,合作越劇團根據高則誠原著改編的《琵琶記》演出於金都戲院。改編孫旭、導演金風、編曲劉如曾、技導汪傳鈐。戚雅仙飾趙五娘、畢春芳飾蔡伯喈、陳金蓮飾張廣才,魏蘭芳飾蔡母。1956年,合作越劇團攜該劇到北京演出,周恩來總理曾到人民劇場觀看,在幕間休息時到後台會見全體演職人員。劇中"糟糠自咽"、"剪髮賣發"、"描容上路"等場,有大段唱工,成為戚雅仙流派唱腔的組成部分。"剪髮賣發"、"描容上路"、"南浦送別"等場的唱腔,1956年,由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4張。40年代,大中華唱片公司灌制了錢秀靈演唱的《掃松》、傅全香演唱的《趙五娘》和陳素娥、何美芳演唱的《琵琶記》唱片各1張;百代公司灌制了徐天紅演唱的《掃松》和邢竹琴、王水花演唱的《趙五娘》唱片各1張。1982年,中國唱片社將徐天紅演唱的《掃松》重製出版。
古裝劇。郭漢城、譚志湘於1995年據高則誠同名南戲改編。
明《琵琶記》插圖“書館悲逢”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琵琶記》引起的是我們對於中華民族性格優質與劣質的思考。
無疑,在趙五娘、張大公的身上閃爍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光輝,絕不能簡單地冠以封建道德忠、孝、節、義,就是在當今年代,仍是美好的,值得弘揚的道德優質,因為他們體現的是人民的道德觀。
如果說皇權是有形的鎖鏈,那麼封建道德觀念則是無形的枷鎖。皇權、封建意識、輿論、文化觀念、社會環境,這一切的一切,造成了蔡伯喈、牛小姐的軟弱與卑怯,但他們畢竟是反抗過的,有憤懣,有痛苦的呻吟。然而,強大的封建勢力決定著他們的悲劇命運,其中也包括美好的趙五娘。這就造成了逆來順受,忍受中求得生存等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劣質。畢竟這是一個優秀的,覺醒的民族,每一個人都在本能地做著打碎鐐銬的奮爭,蔡伯喈的辭試、辭婚、辭官,張大公的刻碑三打他們的行為是一個有為民族的象徵。
我們想《琵琶記》對一個民族的勃發奮飛是有認識價值的,於是沿著這條思路,我們做了《琵琶記》的改編工作並使之立於舞台之上,獻給親愛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