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澳街道

廣澳街道

廣澳街道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達濠區達濠島東南部,面積約26.7平方公里,屬汕頭市濠江區管轄。轄廣澳、東湖、三寮、埭頭、溪頭、河渡、大蔚等7個居委會,1946年稱南衡鄉。1949年廢鄉。1956年復置,稱廣澳鄉。1959年溪頭、大(土會)、三寮、河渡合設下五大隊,廣澳、埭頭各設大隊。原屬潮陽縣,1974年改屬汕頭市郊區。1987年合設鄉。1992年汕頭經濟特區廣澳開發區併入,合設街道辦事處,改屬達濠區。

基本概況


總人口31652人,其中農業人口10093人。屬丘陵、沙荒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經濟以農、漁業為主。工業、建築業亦盛。東部1984年闢為汕頭經濟特區廣澳開發區,已成為達濠區主要工業區。有規模較大的噴水織布廠、絲絨廠以及6400千伏安的變電站,還有廣澳深水碼頭、供水廠、石油平台廠、媽嶼海灣大橋等配套工業設施。並將引進大型石油化工企業和火力發電廠。磊口至廣澳公路以此為終點。古迹有廣澳炮台、蓮澳炮台、河渡炮台、三寮四顧台等。

地理環境


廣澳街道
廣澳街道
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水陸交通方便,保稅區、廣達大道貫穿境內,還有即將建成貫穿下五片區的廣南大道;有2.5萬噸級年可吞吐57萬噸的廣澳深水碼頭;有23公里長的金色海岸線,境內的東湖游泳場是旅遊、游泳的好地方。改革開放后,先後有廣澳開發集團公司、汕頭保稅區、廣澳深水港區、液化石油氣罐區等重點項目在片區開發建設,累計國家徵用土地面積16220畝。轄區內有市委黨校、市職業技術學院、汕頭保稅區、廣澳深水港區和海悅度假村等市屬單位和企業。現有工業企業30家,規模以上12家,涵蓋食品、手袋、電子、鐘錶、塑料等行業。經濟結構以工業為主,出口農業、交通運輸、商貿、旅遊各業齊步發展。

經濟發展


廣澳街道
廣澳街道
2007年,廣澳街道實現工業產值13.76億元,增長19.9%,農業產值10720萬元,增長4%,創工商稅收1350萬元,增長15%。招商引資有新成效,新洽談引進了汕頭市中炬塑膠、華川物資、佳達印刷等投資項目,其中中炬塑膠項目擬投資1.4億元,用地120畝,建成后預計年產值3億元,稅收500萬元以上,已部分建成投產,華川物資、佳達還在跟進洽談中;企業增資擴產加快,高輝線路板、歐特龍塑膠和彩富精鑄等企業增資1000多萬元投入產品研發、開拓市場。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埭頭、東湖一帶擴建高位養蝦養殖基地200多畝。農業已改變傳統產業結構,逐步向"三高"農業發展。"三高"農業以水產業為主,共有漁船539艘,其中機動漁船464艘,10695馬力,非機動漁船75艘;水產養殖面積近2000畝,主要有紫菜、薄殼、西施舌、文蛤等品種,2000年完成水產總量5980噸。2008年完成農業產值約11677萬元,增長8%。工業快速發展。現有8個工業區,面積731畝、建成廠房27棟,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目前工商企業90家,其中外資企業27家,工業企業23家。2000年工業總產值95000萬元,其中年工業產值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3家,超1000萬元的企業2家。主要產品有食品加工、塑料、工藝、紡織、電子、紙製品等。2008年,實現工業產值約17.51億元,比去年增長27%,其中12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12億元,增長29%。工業快速發展,主要產品有食品加工、電子電路製品、塑膜、紙製品等。
廣澳街道
廣澳街道
2017年1-11月份,街道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一定幅度增長。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8065萬元,占年度任務91%,同比增長3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768萬元,占年度任務100.2%,同比增長13.5%。

社會事業


廣澳街道
廣澳街道
加強民生建設,幫助促成廣澳初級中學建設項目,投入20萬元改善三遼小學教學設施,籌資3.49萬元幫扶71名困難學生繼續學業,爭取15.65萬元幫助32戶住房困難戶解決住房問題,加大轄區基礎設施建設,對各社區排洪港、集貿市場、村道衛生、排污涵道等公共設施加大整治力度,建設老人活動中心。有效改善村容村貌。計生、殯改等各項社會事業有效推進,廣澳臨時避風塘設計方案初步擬定,廣澳港建設工作積極推進。廣澳中學是濠江區教育局直屬的完全中學。學校環境優美,擁有400米環形跑道及標準足球場;教學設施設備齊全。自1995年創辦以來,規模不斷擴大,現有教學班42個,其中普通高中18個班,初中24個班,在校學生3000多人,教職工130人,其中一級教師62人,高級教師6人,師資力量雄厚,教師樂教善教,學生好學善學。2010年高考成績再獲全面豐收,各批次上線人數及檔次均取得優異成績。總上線人數276人,比去年增加10人,總上線率為75%,比去年增長10個百分點。自2007年新課程高考以來,廣澳中學上線率從2007年的42%提高到今年的75%,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高考上線率呈高速增長態勢,反映了廣澳中學總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