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保稅區

汕頭保稅區

汕頭保稅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南區,面積2.34平方公里。199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12月監管設施通過海關總署驗收開關運作。功能主要是發展出口加工、倉儲物流、國際貿易和金融信息業。

2020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汕頭綜合保稅區。

基本概況


目標是借鑒國際自由貿易區的成功經驗,建成現代化、國際性的對外開放新區。
汕頭保稅區
汕頭保稅區
汕頭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是汕頭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市一級管理許可權,實行“精簡、高效”管理機制,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管委會屬下設置5個職能部門,海關、檢驗檢疫、工商、稅務、公安等派出機構均進區辦公。實行簡便、快捷、優質、高效的“一站式”管理,提供全程、全方位“一條龍”服務,凡客商投資一應事務均能在區內“一站”辦妥,是海內外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理想場所。
汕頭保稅區致力營造適宜客商投資的硬體環境。自開發建設以來,累計投入基本建設資金13.5 億元,實現全區土地工業標準化得“五通一平”,配套建設一個11萬伏變電站和一個1萬伏開關站,供電、供水與排水、排污分流管道自成網路。完成首期填海造地1平方公里。建成40多萬平方米的各類廠房、倉庫。1999年5月,海關總署批複同意將廣澳深水港碼頭作為保稅區專用碼頭。目前已配套一個3萬噸級專用碼頭,2個5萬噸級泊位碼頭2007年可投入使用。建成一個移動通訊基站,程式控制電話、IDD、ISDM、ADSL、DDM等通訊服務俱全,光纖網路直達各企業。園林綠化率達36%以上。

管理機構


汕頭保稅區
汕頭保稅區
汕頭保稅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省第十次黨代會、粵東工作會議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以加快發展為主線,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轉型升級為動力,以創建保稅物流園區為突破口,以實現三年大變化、五年大發展為目標,堅定不移地推進“一區多園”發展模式,推進區港聯動、工貿物流一體化,加快倉儲物流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資料交易市場建設,把保稅區建成汕頭臨港工業、現代物流業的核心功能區,為汕頭的崛起和振興做出新貢獻。

態勢良好


目前,汕頭保稅區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倉儲物流產業經營發展勢頭良好,獲利頗豐;以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為依託,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以生物醫藥工程技術和人工合成氟金雲母新材料為突破口的產、學、研一體化高科技產業正逐步深化發展;以外資、民資為主體的食用油脂、覆銅板、化纖紡織、高級包裝材料等大型企業生產經營態勢良好,正不斷追加投資擴大規模。

發展歷程


汕頭保稅區於1993年1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區域面積2.34平方公里,同年12月22日監管設施通過海關總署驗收,12月23日正式開關運作。保稅區是借鑒國際上自由貿易區模式而設立的特殊經濟區域。根據《保稅區海關監管辦法》,保稅區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實施全封閉式管理,比其他經濟區域享有更多的政策優惠。
汕頭保稅區位於汕頭市南區,原是一片海灘沙丘,無路、無水、無電,基礎設施配套任務十分艱巨。開發建設初期,適逢國家實行宏觀調控,銀根緊縮。在缺乏銀行信貸支持和地方政府資金投入的情況下,保稅區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汕頭市委、市政府“快節奏、高起點、外向型”建設保稅區的指示,不等不靠,立足建設高層次、現代化對外開放新區的發展目標,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和同濟大學等單位的專家,進行實地勘測論證,編製區域建設發展規劃;白手起家,群策群力,自籌資金,移山填海,全力以赴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區域的“五通一平”,呈現“園林式”保稅區的雛形,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為招商引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汕頭保稅區積極開拓招商引資渠道,發展壯大區域經濟。根據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及時調整招商工作的策略,堅持外引內聯,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從實際出發,到國內外舉辦各種政策宣傳投資環境介紹會,逐步實現“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推動企業自主招商。境外招商從建區初期以港澳台和東南亞國家為主,逐步擴展到韓國、美國、德國等經濟發達國家;國內招商從以粵東本地招商為主,逐步擴展到西南、中南、西北等內陸城區。招商重點從聯合發展貿易、倉儲逐步轉變為引進生產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高附加值項目,吸引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區投資興業。招商手段主要是運用網際網路、電話、信函、傳真和寄送資料信息等形式與國內外客商建立聯繫,藉助海內外潮人社團、中介諮詢機構宣傳保稅區政策與投資環境;利用國內外報刊、雜誌和電視等新聞媒介開展宣傳;設立保稅區網站,與雅虎、搜狐等國內外著名搜索引擎連接,製作保稅區中英文網頁上網宣傳,採用網路技術與國際大財團、大公司建立聯繫;舉辦項目簽約、開工、投產儀式及產品介紹會,宣傳保稅區階段性建設成就;總結企業成功運作經驗,以商引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興辦企業,促進發展,振興經濟。
根據國家賦予保稅區出口加工、保稅倉儲和轉口貿易三大功能,以及相應的特殊政策,保稅區管委會按照內外聯動、滾動發展的工作思路,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以出口加工帶動保稅倉儲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路子,確立了“實業興區”的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保稅區海關監管辦法》,努力推進三大功能深化開發。運用保稅區內涉證項目由管委會自行審批的政策,吸引科技含量、附加值較高的涉證項目在區內落戶發展;運用保稅區企業享受經濟特區屬地政策的優勢,積極開拓對外貿易新局面;落實備案制電子帳冊管理,運用保稅區與境外貨物進出自由,保稅貨物無倉儲期限和銷向限制等政策,引進德國、美國、瑞士等國家的跨國集團公司,開展農藥、金屬材料、化工產品等生產原輔材料的倉儲分撥業務,逐步擴大區域經濟總量。
保稅區機構設置經過了三個主要階段。1992年10月19日,汕頭經濟特區保稅區籌建領導小組經汕頭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設立,保稅區的各項籌建工作正式啟動。1993年8月21日,中共汕頭市委決定成立汕頭經濟特區保稅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管委會代表市政府行使對保稅區的經濟、行政管理許可權。原籌建領導小組隨之撤銷。1994年1月,經汕頭市機構編製委員會批准,保稅區管委會屬下辦公室、財政局、經濟發展局和公共事業局等4個職能部門,定為副處級機構。1996年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汕頭保稅區管委會定為副廳級規格。
1993年11月6日,中共汕頭保稅區委員會經中共汕頭市委批准成立。自1994年以來,保稅區先後成立12個基層黨支部,發展新黨員51名,到2000年底有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27名。
致力建設文明法治環境,完善優質服務制度,逐步建立高速度運作、高效能管理,符合國際慣例的運作機制。保稅區黨委會、管委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在汕頭市人民政府統一授權下行使市一級管理許可權。管委會堅持精簡高效的原則,設置5個職能部門,與海關、檢驗檢疫、公安、工商、稅務等駐區機構集中辦公。工作人員統一著裝和佩證上崗,凡客商投資事項24小時內給予明確答覆,企業一切投資事宜都能在管委會“一站”辦妥,形成簡便、快捷、優質、高效的“一站式”管理和“一條龍”服務格局。同時切實加強廉政勤政建設,建立健全50多項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法行政,較好地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大事記


2月10日,市長李春洪、常務副市長黃榮漢帶隊來我區慰問,李春洪市長充分肯定了保稅區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和新年工作思路,要求保稅區抓住入世機遇,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步伐。
2月26日,汕頭保稅區萬順實業有限公司和管隆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向保稅區海關贈送錦旗,讚揚海關“依法行政,快速通關”,“服務企業,促進發展”。
2月27日,汕頭保稅區威爾信公司營銷網路進一步擴大,在北京、上海、重慶、西安等地設立11個辦事處。
3月2日,市長李春洪、常務副市長黃榮漢帶領市政府機關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到保稅區中星油脂公司現場辦公,研究解決了降低港口裝卸費、生產用電費用和辦理土地使用證等有關問題。
3月6日,市委書記李統書、市長李春洪和保稅區管委會主任林加茂在清華大學會見清華大學副校長岑章志等院系領導,就建設保稅區清華科技園的有關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促使科技園的創辦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3月12日,保稅區管委會和保稅區海關舉行2002年第一次聯席會議,會議就實行備案制、規範辦事制度、提高辦事效率、解決遺留問題以及電腦聯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並達成了共識,形成會議紀要。
3月15日,永忠和(汕頭保稅區)木業物流有限公司舉行開業揭牌儀式,市委書記李統書、市長李春洪等市領導和海內外嘉賓150多人出席活動。李統書書記和汕頭海關劉廣平關長為公司揭牌,李春洪市長在儀式上講話。該項目年物流量將達到10億元以上。
3月20日,市委方健宏副書記前來汕頭保稅區檢查工作,在充分肯定我區所取得成績基礎上,對我區今後工作提出四點要求。
3月21日,市政府召開第56次常務會議,研究保稅區土地出讓金上繳等問題,決定保稅區按征地成本價與市有關部門一次性結算地價款,4月底前保稅區範圍內的國土、房產發證工作由保稅區管委會發放。
3月25日,“清華科技園”的第一個項目廣東聯泰集團和清華大學合作的生物工程項目簽訂了項目用地協議,征地80畝,計劃投資1億元,3月28日正式上馬建設。
4月7-8日,管委會林加茂主任帶領7家香港和汕頭的企業到清華大學,進一步洽談項目合作事宜。經過洽談,新型電池和高級保健牙膏等2個項目基本確立落戶我區。此外,達成新型醫藥材料(皮膚生長因子)、化妝品增白劑和去斑霜三個項目的合作意向。
4月12---21日,管委會林加茂主任率團赴台灣參觀考察,深入了解台灣企業發展現狀和走向。考察團採取多種方式廣泛宣傳保稅區政策,推動兩地的經貿交流。同時把握時機,加大招商力度,達成了數位相機、電子產品、製藥和基因飼料等4個項目的合作意向。
4月17日,由中國石化考察團和汕頭市政府共同主辦的HAN阻隔防爆工程技術研討會在汕頭召開,考察團在市安委會同志陪同下,參觀了汕頭市華安防爆科技有限公司在保稅區的工廠。
4月26--28日,保稅區管委會和海關組成聯合考察團赴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青島保稅區考察,了解深化功能開發,實現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成功做法。
4月30日,保稅區管委會召開副局級以上幹部會議,傳達汕頭市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會議精神,成立了保稅區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領導小組,管委會林加茂主任任組長,管委會二位副主任和紀委書記任副組長,各職能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會議要求各部門要認真抓好維護我區企業和社會穩定地摸查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好區域穩定。
5月13日,保稅區組團參加汕頭市信用網正式開通暨名牌產品(廣州)博覽會,區內有5家企業參展,分別是威爾信、中星油脂、寶田、洛斯特和榮豪。並在會上簽訂3個投資合同,分別是威爾信倉儲、永忠和倉儲和綠源一次性環保餐具,投資總額為2328萬美元。由於我區的組織籌備工作得力,得到省、市領導和海外嘉賓的好評。
5月17日,管委會分別召開企業和機關動員大會,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企業測評機關作風”活動。通過民主測評活動,促進機關轉變工作作風。
6月1日,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我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安全生產月”活動。區安全生產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對全區企業進行安全檢查,發現並整改事故隱患30多處。同時舉辦安全生產知識講座和消防滅火操作演練,指導企業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確保區域安全穩定。
6月12日,由保稅區新宏貿易公司和清華大學以資本和技術合作方式成立的保稅區聯億生物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註冊資本1億元,第一期年產值4億元,預計2003年6月份正式投產。
6月18日,汕頭保稅區萬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計劃興建28000平方米的大型廠房、倉庫和辦公樓。項目建成可新增產值5億元。
6月24日,汕頭市委李統書書記率市各有關部門檢查我區聯億、萬順兩個全市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
6月26日,裝載保稅區中星油脂有限公司從美國進口3.8萬噸大豆的“明業”號巨輪順利停靠廣澳港保稅區專用碼頭,這是我市有史以來進口糧食類貨物最大的一次,也是進入汕頭港區、直接泊靠碼頭卸貨載重量和噸位最大的外輪。
7月18日,全國省級電視台“信用汕頭”採訪團前來我區採訪,圍繞“巢好引得鳳來棲,跨國公司來落戶”專題進行採訪拍攝,製作專題新聞報道在上海、遼寧等地電視台播放。
7月31日,管委會和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局召開房產、土地兩證發放移交工作協調會,雙方就土地結算和“兩證”發放移交事項簽署了協議書。
7月份,保稅區工商分局完成2001年度汕頭保稅區企業年檢工作。並評選出洛斯特、中旺、中星油脂、萬順、佳和興航和覆銅板廠等6家企業為2001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8月14—16日,馬來西亞SIME DAREY BERHAD 集團公司高層人士來我區實地考察,決定投資2000萬美元,征地150畝,興建棕櫚油特種油脂生產項目。
8月16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汕頭召開“加強信用建設工作現場會”。會議期間,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歐廣源帶領與會代表100多人視察中星油脂公司。
8月23日,李春洪市長率領市國土局、港務局、達濠區等單位負責人,到保稅區召開現場辦公會議,研究解決中星油脂公司有關碼頭建設、與馬來西亞SIME DAREY BERHAD 集團公司合作開發油脂深加工項目用地等問題。
9月1日,通過借鑒寧波、青島等兄弟保稅區的先進做法,結合自身實踐,管委會制訂出台了《汕頭保稅區崗位責任制考核的實施辦法(試行)》,運用計分考核,排位考核的辦法,有獎有懲。進一步深化管委會機關崗位責任制度改革,建立競爭激勵機制。
9月5日,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保稅區管理條例》,廣東省計委在深圳福田保稅區召開全省保稅區工作座談會,管委會林加茂主任參加會議,提出了貫徹落實《條例》的意見和建議。
9月6日,汕頭保稅區美商聯會商貿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主要開展美國特賣商品、重型機械等倉儲展示。項目計劃投資2000萬美元,征地180畝,興建50000平方米大型倉儲展示中心。
10月1日,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訂的《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我委邀請市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先後召開企業現場辦公會議和企業座談會,宣傳講解新《辦法》的實施細則和要點。
10月1日,《廣東省保稅區管理條例》經過廣東省第9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35次會議通過後正式實施。
10月20-24日,管委會和保稅區海關聯合組成調研小組,赴寧波保稅區考察,擬引進寧波保稅區的電子通關軟體系統,解決我區的通關管理問題。
11月1日,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我區正式啟用“市委信息交換系統”該系統通過網路與市委及全市300多個處(局)單位進行各類政務聯繫及收發黨務、政務信息。這標誌我區政務信息化和辦公自動化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1月18日,廣澳港區一期工程5萬噸級碼頭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已列入“十五”國家交通重點建設計劃的項目,總投資超過3.5億元,共建設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2個,是目前汕頭港和粵東地區吃水最深、噸位最大的公用泊位碼頭。
11月26日,投資600萬的汕頭保稅區地稅分局辦公大樓正式破土動工。
12月2日-3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葉和春等三位專家,由汕頭市雙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傑鵬先生陪同,前來我區考察投資環境。經磋商,雙方一致同意共建“次生代謝工程聯合實驗室”,開發抗癌藥物(FAXOL)基因工程、抗乙肝藥物和生物肥料等項目。
12月8日-11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任朱聖庚等三位教授,由汕頭市雙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傑鵬先生陪同,前來我區考察投資環境。9日,汕頭市市長李春洪、副市長歐陽鴻忠接見朱聖庚教授一行,並聽取有關項目情況彙報。經磋商,雙方達成“基因工程重組水蛭素”項目合作協議,開發抗癌藥物紫杉醇高產基因工程等三個項目。
12月12日,廣東省地稅局局長吳升文同志在市地稅局領導陪同下前來保稅區視察工作。他指出地稅部門要服從地方經濟建設,充分發揮稅收槓桿作用,更好地推動依法治稅,服務經濟發展。
12月18日,汕頭海關副關長邢海潮同志率汕頭海關偵察分局、調查局、辦公室、監管處、關稅處、法規處、通關處、加工貿易管理處、技術處、統計處等部門人員到汕頭保稅區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原則同意保稅區海關引進寧波保稅區海關區域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的引進將方便企業操作,有利於促進加工貿易和倉儲物流的發展。
12月24日,我委邀請汕頭市委宣傳部長、市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宣講團團長陳友烈同志為全區的機關幹部、企業員工做了一場系統、深入的學習十六大精神的動員報告。
12月30日,由管委會辦公室和保稅區私營企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03新年聯歡晚會隆重召開。保稅區各機關單位、區內企業共300多名幹部職工參加了晚會。
2020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溫州綜合保稅區、汕頭綜合保稅區、義烏綜合保稅區。

保稅區地址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