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港

汕頭港

汕頭港是中國華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是沿海25個國家級主要港口之一,是廣東省東翼唯一的主要港口。汕頭港歷史悠久。潮汕地區早在秦代以前就出現了航海活動,明朝開始汕頭就成為“互市之地”。汕頭港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於1860年開埠,是一個150年歷史的老港。直接經濟腹地是汕頭、潮州、揭陽、梅州4市所轄的廣大地區,其間接腹地包括閩西南及贛南部分地區。汕頭港至今已與世界57個國家和地區的268個港口有貨物往來。現有7個港區,500噸級以上泊位86個,其中萬噸級深水泊位18個。港口通過能力4035萬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58萬標箱。

2020年,新冠狀病毒疫情復工復產汕頭港引航站,全防護引領船舶安全進出港。

地理水文特徵


汕頭港地理位置重要,區位優勢明顯。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素有“嶺東之門戶,華南之要衝”的稱譽。汕頭港扼韓江、榕江、練江之出海口,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福州至廣州黃金海岸線中央。東臨台灣海峽,距高雄214海里,距香港187海里,歷來是粵東、閩西、贛南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門戶,也是廣東省距離台灣最近的港口。根據《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在沿海5大港口群中,汕頭港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群的樞紐港。《廣東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將汕頭港確定為廣東五大樞紐港之一。
汕頭港
汕頭港
其中珠池港區地處北緯23°19′—23°21′,東經116°38′—116°45′。在汕頭市達濠島北側,東起德洲島,西至龜嶼接牛田洋,為榕江出海口。
屬河口港,口朝東呈喇叭形敝開。港區水域長10.25公里,面積30.5平方公里。泥沙底。航道平均寬800米,水深5—11米。屬不正規半日潮,平均潮差1米,最大潮差2.63米。漲潮流向西,流速2節;落潮流向東,流速4節。平均氣溫21.3℃。年霧日11—33天,有礙航行的霧連續不超過48小時。6—9月為颱風季節。媽嶼島、德洲島在灣口,港內受港外波浪影響小。口門內外均有攔門沙,外攔門沙在德洲島側,沿航道水深不及5米的範圍達2.4平方公里;內攔門沙在珠池南,水深不及5米的範圍0.8平方公里。媽嶼島、德洲島將進出航道分為主航道和北航道,德洲島南的德洲水道為主航道,從尖石嶼至馬山長3.5公里,寬0.25公里,除攔門沙最淺處4.3米外,其餘水深6—18米,助航設施完善;北航道在媽嶼島北側,進口處較淺。

港口近況


近年來,汕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港口工作,大力實施“以港興市”發展戰略,“十一五”期間,汕頭港在貨物吞吐量增長、新開航線、港口規劃、重點項目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為今後港口大建設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十一五”期間,汕頭港共新增航線11條,其中外貿航線8條,內貿航線3條,航線總數達到23條。貨物吞吐量從“十五”期末的1735.9萬噸到“十一五”期末的3509萬噸,增長102%,年均增長15.2%;集裝箱吞吐量從36.8萬標箱到93.5萬標箱,增長154%,年均增長20.7%。去年貨物吞吐量3509萬噸,同比增長13.1%;集裝箱93.5萬標箱,同比增長14%。今年一季度完成貨物吞吐量942.3萬噸,同比增長11.7%,集裝箱24萬標箱,同比增長18.7%。預計今年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分別將達到4000萬噸、110萬標箱。
“十一五”期間,汕頭港開始著手實施港口布局重點由汕頭灣內海向廣澳、海門外海深水港區轉移的戰略,建成了廣澳港區5萬噸級泊位、5萬噸級深水航道,以及海門港區15萬噸級煤碼頭,港口泊位數從82個增至86個,通過能力從2518萬噸增至3282萬噸,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從16個增至18個。同時著手開展廣澳港區5噸級石化碼頭、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海門煤炭中轉基地、豐盛電廠煤碼頭、1-5萬噸級石化碼頭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今年將開工建設廣澳港區重大基礎設施——防波堤工程。
“十一五”期間,我市於2009年1月18日率先在省內開通汕頭港——高雄港海上貨運直航。航線開通以來,運營良好,效果明顯。去年共完成2.6萬標箱,其中重箱1.46萬標箱,分別比2009年增長47.8%和44.9%。大大降低了相關企業的運輸時間和物流成本,受到台商和廣大貨主的歡迎。不僅結束了汕台兩地海上貨運業務通過第三地中轉的歷史,同時也促進了兩地之間的文化、經貿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港口布局


汕頭港
汕頭港
汕頭港現有老港區、珠池港區、馬山港區、廣澳港區、海門港區、南澳港區、榕江港區等七個港區。其中,珠池港區是已建成的最大規模港區,廣澳、海門是今後重點發展的港區。

廣澳港區

廣澳港區位於汕頭市濠江區廣澳灣,我市今後重點發展的外海港區,2007年6月經國務院批複對外開放。港區水深條件優越,岸線資源長達12公里,已被列為《廣東省港口布局規劃》重點岸線。港區泥沙淤積輕微,地質結構相對穩定,距離城市中心區域適中,是我國東南沿海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港區規劃定位為承擔遠洋集裝箱、大宗散雜貨、石油化工、液化氣、液體化工貨物運輸為主,具有綜合物流、臨海加工、保稅倉儲等多功能的綜合性港區。近、中期規劃港區陸域面積13.6km2,共規劃39個深水泊位,按功能劃分為石化、多用途、集裝箱、散雜貨4個作業區,年通過能力1.3億噸和800萬TEU。
經過十幾年的起步發展,目前廣澳港區已建成4個1-6萬噸級碼頭和5萬噸級航道,配套防波堤、航道、水電、通訊、疏港大道等設施,開通了地中海、中東、東南亞、越南、日本等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今年下半年還將開工建設大型防波堤工程,為港區全面開發奠定基礎。"十二五"期間還將建設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5萬噸級石化碼頭、10萬噸級散貨碼頭等一批大型專業化泊位,並配套10萬噸級航道。

海門港區

海門港區具備建設10~15萬噸級大型石化、散貨碼頭的條件。主要為沿海煤炭、散雜貨及石油化工品等運輸提供服務,規劃為具有物流園區、臨海加工、保稅倉儲等多功能的綜合型地方性港口。規劃可建設0.5~15萬噸級碼頭共16個。其中石化作業區具備建設5~10萬噸級的石化碼頭條件,散貨作業區規劃除滿足電廠配套煤碼頭外,還規劃了粵東煤炭中轉基地,可建設5~15萬噸級散貨泊位。

港口規劃


粵東是汕頭港的直接經濟腹地。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東西兩翼及粵北山區跨越發展戰略。2007年5月,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以汕頭為中心的粵東城市群,形成沿海經濟新的增長帶。要著力改善投資環境,以發展臨港工業為突破口,大力培育支柱產業。”汕頭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著名僑鄉,對外開放港口城市,重要的外貿口岸,是廣東省東部地區經濟貿易、文化和交通中心。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全市綜合實力大大增強,海陸空立體綜合運輸網路初步形成。
港口是汕頭市的核心戰略資源。根據粵東區域發展需要和我市打造粵東區域中心城市的要求,計劃通過6到7年的努力,將汕頭港打造成為東南沿海億噸大港。為此,將新建20個左右萬噸級以上泊位,配套相應的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和支持系統,港口總通過能力爭取達到億噸,集裝箱達到300萬標箱;碼頭等級達到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15萬噸級煤碼頭和5-10萬噸級石化碼頭。建成具備運輸組織、裝卸存儲、中轉換裝、臨港工業、保稅加工、現代物流、通信信息、綜合服務、商貿旅遊等多種功能的現代化、綜合性的東南沿海深水大港。
圍繞打造億噸深水大港這一目標,我市將根據汕頭港貨源腹地的產業結構,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重點建設廣澳港區和海門港區,努力打造粵東“四個基地”:一是以廣澳港區5萬噸級、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為依託,建設粵東集裝箱基地。二是以廣澳石化區和海門石化區為依託,建設粵東油氣和液體化工原料倉儲和轉運基地;三是以華能海門電廠煤碼頭為依託,建設粵東煤炭中轉基地;四是以對台貨運直航和保稅區為依託,建設粵東對台物流基地。通過港口“四個基地”的建設,以大港口、大物流增強汕頭粵東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歷史


1858年(咸豐八年)4月,已經佔領廣州的英法聯軍進逼大沽口,美國駐華公使夥同英、法、俄三國公使聯袂到達大沽外,照會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國公使列衛廉與清政府直隸總督譚廷襄開始談判,討論了美國所提出的草約。5月19日,因英法聯軍即將於次日發動進攻,美國應英國的要求,不動聲色地中止了正在進行中的談判。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后,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等人與英、法談判。雖然清朝官員並不信任美使,但還是一再懇求美使與俄使居中調停。列衛廉以“調停人”的偽善面孔欺騙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衛廉恢復了與清朝官員的會談,並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條約草案再度進行談判。6月18日,美國搶先英、法與清政府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
《中美天津條約》共30款,主要內容有:1.清政府若就公使駐京問題與別國另有應允或立約,美國即同時享受同等權利。2.美國官船至中國近海,中國應就採買食物、汲取淡水、修理船隻等給與協助。若美國船隻被毀、被劫,應准美國官船追捕盜賊。若美國人受到匪徒侵害,地方官須立即派兵驅逐彈壓,嚴拿治罪,以保護美國人。3.增開潮州(后改汕頭)、台南為通商口岸。

建設歷程


清咸豐九年(1860年1月),汕頭港開港。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清朝政府被迫將汕頭港闢為對外通商口岸,先後有英、美、法、德、日等9個國家在汕頭設立領事館和航運機構。
1939年6月21日,隨著汕頭的淪陷,侵華日軍對汕頭港進行了破壞,汕頭港逐漸衰落。
1949年11月,汕頭解放后,人民收回汕頭港管理主權。原汕頭人民政府實行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並逐漸對破舊碼頭和配套設施進行改造。但由於中國“一窮二白" 、經濟貧困、科技落後,加上歷次政治運動,汕頭經濟發展緩慢,汕頭港的面貌未能產生大的變化。至70年代中國經濟有所復甦,國家開始重視港口建設,汕頭港的落後面貌開始改變。
1973年12月,汕頭港建成1座3000噸級泊位客貨兼用的碼頭,為港口生產和潮汕幾十萬知青下鄉海南等地發揮著作用。
1976年,汕頭港建成5000噸級碼頭兩個,碼頭機械設備和配套設施也從無到有逐漸完善。
1979年7月1日,汕頭港恢復了中斷15年的汕頭至廣州客運班輪航線。
1980年1月24日,汕頭港恢復了中斷28年的汕頭至香港客運班輪航線。
1982年至1995年末,汕頭港建成3.5萬噸級煤泊位、1.5萬噸級雜貨泊位和2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各1個,以及配套的7.95千米外導流防沙堤一條,工程設計年吞吐能力530萬噸。外航道水深由原來-4.7米提高到- 9.5米,結束了汕頭港沒有深水泊位,萬噸輪進不了港的歷史。
1984年,汕頭港開闢集裝箱業務。
1994年6月,由潮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屬下的香港和記黃埔集團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與汕頭港務局合資興建的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在汕頭港珠池港區開始建設,建設2個2.5萬噸級全集裝箱泊位,技術設計年吞吐能力40萬個TEU,1998年12月竣工全面投產。
1997年11月,汕頭港深水港珠池港區二期工程開始打樁,至2002年建成5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40萬噸,使汕頭港成為華南。沿海一個年吞吐能力超2000萬噸的大港。
1999年,汕頭港進行港口規模擴大建設的立項工作。
2002年11月,汕頭港在廣澳港區開工建設兩個5萬噸級碼頭。
2006年,汕頭港完成港口規模擴大的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
2014年7月,《汕頭港總體規劃(2012至2030年)》獲交通運輸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複。
2015年3月,汕頭港被納入中國“一帶一路”重點建設的15個港口之一。
2015年9月13日,廣澳港區2萬噸級石化碼頭項目開工建設之後,9月15日,汕頭港廣澳港區二期工程兩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汕頭港打造國際化深水大港掀開了嶄新的篇章。
2017年11月,繼汕頭港廣澳港區外東防波堤整體完工後,廣澳港區十萬噸級碼頭集裝箱堆放區11月14日開始進行吹填施工,這標誌著碼頭主體工程從水域作業轉向水陸並進,施工進度大幅提速。至2018年年底,廣澳港區二期工程後方堆放區建成,具備靠泊條件。
2019年7月18日,汕頭港廣澳港區二期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正式試運營。

區位環境


位置境域

汕頭港位於中國廣東省汕頭市,屬河口港,口朝東呈喇叭形敝開,擁有豐富的海岸線資源,規劃港口岸線長度達到68千米,截至2014年,已開發利用約11千米。
汕頭港為華南重要港口,粵東、閩西對外經濟聯繫的樞紐。港口設施完善,設有機修廠和外輪維修站。外通廈門、廣州、上海和50多個國家或地區,內經榕江、練江、韓江等內河可達粵東各縣及福建長汀
汕頭港的直接經濟腹地是汕頭、潮州、揭陽、梅州4市所轄14縣的廣大地區,其間接腹地包括閩西南及贛南部分地區。

氣候條件

● 氣溫
汕頭港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長年不見冰雪。年平均氣溫21.3攝氏度。歷史最低0.4攝氏度。
● 風況
汕頭港常風向與強風向均為東北風,部分月份為西南風。全年大於6級風的出現頻率不到10%。在廣東沿海登陸或造成影響的颱風中,粵東地區所佔的比例少。每年6至9月為颱風季節。
● 降水
汕頭港年平均降水量1672.5毫米,每年5至8月為雨季。
● 霧況
汕頭港每年1至4月為霧季,年平均霧日為22天,連續礙航霧天不超過2天。

水文特徵

汕頭港潮汐屬不規則半日潮型,最高潮位4.97米(受風暴潮增水影響),最低潮位-0.3米,平均潮差1.03米。漲潮流向西,流速2節;落潮流向東,流速4節。

硬體設施


● 航道
汕頭港水域長10.25千米,面積30.5平方千米。航道平均寬800米。
汕頭港航道全長17.25海里,底質為泥、細沙。外航道基準面水深為-9.5米。深水泊位水深分別是:珠池港區泊位-10.5米,馬山港區泊位-10.8米,廣澳港區泊位-13米。
媽嶼島、德洲島將進出航道分為主航道和北航道,德洲島南的德洲水道為主航道,從尖石嶼至馬山長3.5千米,寬0.25千米,除攔門沙最淺處4.3米外,其餘水深6至18米,助航設施完善;北航道在媽嶼島北側,進口處較淺。
● 泊位
汕頭港擁有3.5萬噸級、2.5萬噸級、2萬噸級、1.5萬噸級、5千噸級、3千噸級集裝箱、雜貨、煤炭、客運等碼頭泊位32個,倉庫、堆場、通信等港口生產設備及配套服務設施完備,年綜合通過能力1417萬噸。
● 裝卸
截止2019年10月,汕頭港擁有各類裝卸機械192台,包括10至40噸門座式起重機19台,51噸-51米岸邊集裝箱起重機4台(最大外伸距達51米,可裝卸裝箱量4800至6600的第五代跨第六代集裝箱船),42噸至41米岸邊集裝箱起重機2台,41噸至43米岸邊集裝箱起重機2台,橋式抓鬥卸船機1台,41噸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14台以及集裝箱正面吊、堆高機、輪胎吊、裝載機、牽引車、鏟車等設備。
● 船艘
截止2019年,汕頭港擁有拖船4艘,4000HP消拖兩用全迴轉拖輪2艘、3400HP消拖兩用全迴轉拖輪2艘。

運營情況


主營業務

截至2014年,汕頭港以集裝箱和大宗散貨運輸為主,對台貿易將成為港口吞吐量新的主要增長點。
序號港區名稱業務範圍
1老港區以散、雜貨運輸為主,主要為汕頭市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服務。遠期根據發展需要,依規劃進行功能調整。
2珠池港區以集裝箱、糧食和建材運輸為主,為汕頭市臨港產業和外向型經濟提供運輸服務。
3馬山港區以煤炭運輸為主,主要為後方華能電廠提供服務。
4堤內港區以煤炭運輸為主,主要為後方華能電廠提供服務。
5廣澳港區以集裝箱、石油化工品和散雜貨運為主,為腹地經濟和臨港產業開發服務,逐步發展為大型綜合性港區。
6海門港區以大宗能源和原材料運輸為主,主要服務臨港產業發展,兼顧腹地散貨運輸。
7南澳港區規劃預留港區,結合發展需要適時開發。
8田心港區規劃預留港區,結合發展需要適時開發。
9榕江港區規劃內河港區,以散、雜貨運輸為主,主要為榕江沿江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資料 

航班航線

截至2019年12月,汕頭港共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12條。
航線代碼航線名稱首末站途徑地承運人窗口時間
IAS內亞洲線天津新港至帕納博(菲律賓)上海、汕頭、中國南沙、新加坡PIL/太平船務
星期二
09:00-17:00
CPX東南亞(菲律賓)線汕頭至馬尼拉南港廈門、中國南沙、蛇口、中國香港、馬尼拉北港T.S. Lines/德翔海運
星期二
17:00-24:00
CH1東南亞(印尼-菲律賓)線上海至馬尼拉寧波、汕頭、蛇口、雅加達、泗水(印尼)CMA/達飛輪船
星期三
00:00-12:00
BMX東南亞(菲律賓)線大連至馬尼拉北港天津、青島、汕頭、鹽田、蛇口、中國南沙、中國香港、馬尼拉南港CMA/達飛輪船
星期二
00:00-14:00
KTP亞洲(日本-韓國-中國-台灣-菲律賓)線博多(日本)至馬尼拉北港仁川(韓國)、天津新港、青島、汕頭、中國香港、蛇口、中國台灣高雄、馬尼拉南港EMC/長榮海運
星期二
14:00-24:00
WM1東南亞(菲律賓)線馬尼拉至廈門汕頭SINOTRANS/中外運集運
星期二
14:00-24:00
CI2亞洲(印度)線青島至杜蒂戈林(印度)上海、寧波、汕頭、中國香港、蛇口、巴生(馬來西亞)、科欽(印度)、那瓦西瓦(印度)、杜蒂戈林(印度)、檳城(馬來西亞)WHL/萬海航運
星期二
00:00-08:00 (北上進口)
星期五
00:00-16:00 (南下出口)
IA12東南亞(緬甸)線中國台灣高雄至宿務港(菲律賓)汕頭、鹽田、中國香港、中國南沙、胡志明市(越南)、丹戎帕拉帕斯港(馬來西亞)、仰光港(緬甸)、新加坡、民都魯港(馬來西亞)SEALAND/海陸
星期五18:00
星期六04:00
CV3東南亞(越南)線江陰至胡志明市(越南)泉州、汕頭、蛇口、中國南沙、中國香港WHL/萬海航運
星期六
00:00-12:00
ORCHID東南亞(越南)線青島至新加坡福州、汕頭、中國香港、蛇口、海防(越南)、丹戎帕拉帕斯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欽州、鹽田MSC/地中海航運
星期六13:00
星期天04:00
內支線廈門至蛇口汕頭廈門港務不定期
中國香港駁船線廣東汕頭港至中國香港直達航線汕頭通達、香港通達、鴻泰、平野不定期

貨物運量

1993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000萬噸。
2004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1578萬噸,增長7.4%,其中集裝箱28.5萬標準箱,增長27.9%。
2006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突破2000萬噸。
2009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突破3000萬噸。
2011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突破4000萬噸;集裝箱突破100萬標準箱,汕頭港正式跨入“百萬標箱港口”行列。
2013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突破5000萬噸。
2014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5160.9萬噸;集裝箱130.3萬標箱。
2006至2010年“十一五”期末,汕頭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3509萬噸、93.5萬標準箱。
2011至2015年“十二五”期末,汕頭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5240萬噸,120萬標準箱。
2017年,汕頭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336萬噸,比2016年同期下降4.6% ,其中集裝箱吞吐量125萬標準箱,比增7.6%。
2018年,汕頭港完成散貨吞吐量922.78萬噸,比2017年同期增長19.5%,其中集裝箱吞吐量129.14萬標準箱(含國集),比2017年同期增長3.3%。
2019年1至9月,汕頭港完成散貨吞吐量540.55萬噸,比2018年同期增長-23.2%,其中集裝箱吞吐量66.22萬標準箱,比2018年同期增長2.3%。

交通配套


● 鐵路
截至2019年配套的鐵路有:廣梅汕鐵路、廈深鐵路、京九鐵路和梅坎鐵路。
● 公路
截至2019年配套的公路有:瀋陽-海口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15)、汕頭—昆明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78)和潮州—惠州高速公路(粵高速S17)、福州-昆明公路(國道G324線)。
截至2019年,以汕頭港為樞紐,輻射中國的立體交通運輸網路已經形成,汕頭港優勢更加突出。

建設規劃


根據《汕頭港總體規劃(2012-2030年)》,預計2020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140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500萬標箱。到2030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300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1200萬標箱。

價值意義


汕頭港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和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粵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廣東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依託,是粵東、贛南、閩西南等地區對外聯繫的重要口岸,也是汕頭市推進工業化進程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基礎支撐。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