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段家鄉的結果 展開
- 遼寧黑山縣段家鄉
- 陝西大荔縣段家鎮
段家鄉
遼寧黑山縣段家鄉
段家鄉地處黑山縣城南十公里,西與北鎮縣中安鎮接壤,南與北鎮縣高山子鎮接壤,東與黑山縣大虎山鎮接壤,北至黑山縣鎮安鄉。鄉政府段家,人口2.70萬人,面積75.08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段家、蛇山子、王家、龐家、劉家、老泡子、中心、於坨子、么檯子、王炮屯、大營盤、哈屯、邵屯、崔屯。
段家鄉全鄉現有耕地78192畝,山脈兩處,分別為海拔81..2米的蛇山子,羊腸河由北至東南貫穿西南,從哈家山腳下流經哈屯、邵屯、崔屯、王家、趙家、劉家流入北鎮縣界,全長9公里。
段家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沈山鐵路斜穿於段家東南部,由北鎮的高山子小站經段家鄉的劉家、於坨子、小王家至大虎山站。京哈公路102國道與段家鄉的大虎山至羊腸河公路相交。全鄉交六條柏油路面,全長47.5公里,實現村村通,已形成公路網路。
段家鄉屬溫帶季風氣候,年最高氣溫33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25攝氏度,年日照2780小時,正常降雨量年570毫米左右,無霜期165天。
段家鄉西南和北部為丘陵帶,余者大部分為平原帶,地勢北高、示南窪。
地下盛產河沙、山石、粘重土。地上農作物有玉米、高糧、大豆、花生、甘薯、馬鈴薯、棉花、各種菜類,有蘋果樹、錦豐梨、葡萄、李子和山楂。人造林木有楊樹、柳樹、榆樹、槐樹等。
段家鄉黨委、政府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因村制宜,著眼長遠,量力而行的原則,以打造新農村,發展新產業,實施新政策,培養新農民,優化新環境為載體,建設和諧新段家。
加快生產發展,實現富民強鄉。段家鄉緊抓二三產業、設施農業、產品升級、畜牧養殖等主導產業不放鬆,加大科學發展力度,努力實現富民強鄉的目標。兩年來,招商引資到位額達5400萬元,引進了五個規模以上企業。實施節水灌溉工程,全鄉共發展水澆地面積5萬畝,佔總耕地面積70%。實施了百畝示範園,千畝科技區和萬畝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戰略,全鄉棚菜總面積發展到3萬畝。實施了一村一個養殖小區規劃,先後建成了9個標準化養殖小區,促進了全鄉養殖業上新台階。全鄉家禽年飼養量達140萬隻,豬11萬頭,牛8000頭,羊2000隻。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全鄉人民的增收致富,2008年底,鄉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560元。
夯實基礎設施,提高生活質量。段家鄉把生態家園建設做為改善人們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重點。建設了秸桿汽化站, 3500個沼氣池, 200個衛生廁所,全鄉14個村全部飲上了自來水,完成了283公里的農村電網改造,全鄉有線電視入戶4000戶,電話入戶85%以上,新農合參合率95%,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強化環境建設,實現美化亮化。段家鄉到2007年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鄉村環境大為改觀。在村屯環境整治中,以點帶面,全面鋪開。集中清理“四堆”1500立方米,治理主要街道14條,安裝了路燈196盞,修建統一院牆145戶,建設文化廣場9個,為全鄉人民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生活環境。
段家鄉,以駐地得名,乾隆年間,有段姓先居,故名。1937年為黑山縣段家村。1946年設段家鄉,後幾經調整,1961年成立段家公社,1983年改為段家鄉。
鄉境南北寬,東西窄,合鄉並鎮后全鄉轄14個行政村,以姓氏得名的佔多數,么檯子村是以明代烽火台得名,大營盤村相傳為唐朝征東時設置的營寨。蛇山子村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漢代生活遺址和漢墓群。
地處遼西平原的黑山縣段家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位於黑山縣西南部,東北距縣城10公里。東鄰大虎山經濟開發區,西界北寧市中安鎮,北與鎮安滿族自治鄉相連。幅員總面積87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400公頃。有人口2.7萬,其中漢族1.9萬人,滿族近0.7萬人,余為蒙古、錫伯族。
段家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沈山鐵路斜貫於南部,設有大虎山站,高山子站,京哈公路102國道在其西北部,與大白線和鄉村公路相交,形成網路,全鄉鋪設柏油路達70公里,交通四通八達,距大連、營口,錦州港均在200公里以內。段家鄉屬中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最高氣溫約33攝氏度,最低氣溫在零下25攝氏度,年平均氣溫約8.9攝氏度,年日照2780小時,正常降雨量570毫米左右,無霜期165天。
段家鄉屬羊腸河流域,地勢平坦,為潮棕壤土及壤質草甸土,土質肥沃,物產豐富,水源充足,水質純凈,是黑山縣城唯一的水源地省優質地下水。供給縣城居民生活飲水和工業生產、鐵路部門用水。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梁、大豆、花生、甘薯、馬鈴薯、蔬菜等;水果主要有蘋果梨、錦豐梨、葡萄等;自然資源豐富,有生產紅磚的粘重土,有哈山、蛇山兩個採石場,有羊腸河流域的採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