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雲梯關遺址

古雲梯關遺址

在江蘇響水縣黃圩鎮雲梯關村境內,有一座八角亭,亭內豎立著一塊清嘉慶十五年所立的“古雲梯關”四字巨碑,是歷史上被稱為江淮第平原第一關——雲梯關遺址。

歷史


據《阜寧縣誌》記載:“北宋元以前,北沙即為海口,自黃河奪淮合流入海,淤沙漸漲,有土套十餘,形若雲梯,故以名雲梯關。”可見,雲梯關以地形而得名,其建於何時,未見確實記載,尚待考定,清代河督靳輔在《開闢河口》一書中說:“雲梯關者,不知起自何時,乃黃、淮二瀆所由入海者也。往時,關外即海。”據推算,雲梯關最遲建於宋元之時。
古雲梯關
古雲梯關
雲梯關控河面海,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明初在此設置大河衛,屯兵駐防,以禁倭寇侵擾。同時,雲梯關還是沿海與內河水路交通要道,自元代起,淮河漕運船隊大都經此出入,或南下閩浙,或北上齊魯,或逆淮西行,進入蘇皖腹地。雲梯關附近至今仍保留著大關、錢碼頭、楊碼頭、王碼頭等地名,足見其當年關隘的規模和功能。雲梯關也是中華歷史上治水利民的重要見證,自黃淮合流后,其下游水患不斷,給黎民百姓造成極大危害,因此,自明代起,朝廷均十分重視治理。這從雲梯關保存的碑匾中可以得到佐證:清乾隆皇帝御書“利導東浙”匾額;嘉慶皇帝為慶賀治淮大捷決提合壠,親書“朝宗普慶”匾額;康熙、光緒年間河督張鵬翮、左宗棠巡視雲梯關時也都留下了墨跡。
從現存的資料和遺址規模看,歷史上的雲梯關氣勢非凡,建築宏偉,包括土城5座,很為氣勢,曾有不少名勝。從關隘向東,有名為“淮北第一泉”—七星泉,泉水釀酒甚美,酒名“金盤露”,明代曾作貢品,當關有禹王廟,為清河督張鵬嗣所建,廟內有海神殿、如來殿、無梁殿等五進殿宇,第五殿供祀禹王像,整個禹王廟富麗堂皇。廟後有平台一座,台上造閣三層,又名“望海樓”,為清道光河督麟見亭所建,廟內有石碑十餘塊,盡載治河之事,如此名勝,大部分於抗戰期間被毀。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雲梯關雖因黃河復歸故道而逐漸名匿聲銷,但它在歷史上所作的貢獻卻不可磨滅。作為交通要衝,它為推進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作為海防關隘,它為抗禦倭寇作出重大的貢獻;作為險要河防,它為防治水患提供過有益的借鑒,作為古隘勝地,它為旅遊事業的發展曾譜過篇章。
古雲梯關遺址 望海樓
古雲梯關遺址 望海樓
古雲梯關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為了開發修復這一歷史古迹,近年來,黃圩鎮已著手整理雲梯關歷史資料,收集散落民間的雲梯關文物,至目前為止,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有關雲梯關史料,已登記收集雲梯關文物50多件。

現狀


● ● “江淮平原第一關”響水古雲梯關遺址重埋地下
有“江淮平原第一關”之稱的我國最早海關遺址古雲梯關,去年4月在響水縣黃圩鎮重見天日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但記者最近在採訪中了解到,如今雲梯關遺址正被風雨摧殘,為避免這一珍貴的歷史遺存消失殆盡,雲梯關遺址在被發掘一年後,不得不再次重埋地下。
古雲梯關是我國歷代的海防重鎮、交通要衝、宗教聖地和商貿集散地。去年4月,一次試探性的考古挖掘,使沉睡在地下四五米深的古雲梯關重見天日。但記者日前再次探訪這個古關隘時,發現偌大遺址坑沒有任何遮擋,風雨已使原先挖切整齊的遺址過半坍塌;沒有塌陷的坑牆也大片大片地剝落,考古專家劃出的地層“年代線”大多已被雨水沖刷得漫漶不清,有的早已隨泥牆面脫落;去年掘出的磚牆、道路、滴水檐之類已有所損壞;雜草在遺址上茂盛地瘋長。特別令記者揪心的是,許多在地下沉埋了幾百年的古磚,有的已不見蹤跡,有的正快速地風化,有些磚已風化成“千層酥”,輕輕一捏就碎成了泥!
據悉,當地文化部門在去年雨季曾試圖給遺址加個頂棚,但很快就被大雨沖塌根基。這樣試建了3次,均未成功。此後遺址就任憑風吹雨打,無人過問。此前,有關方面曾計劃在此建成鹽城惟一的遺址博物館。但據測算,雲梯關遺址保護、旅遊開發總投資要達3000萬元左右,資金缺口很大。
響水縣文化局負責人對記者坦言,如果再不保護,再經過一個冬天,遺址里的古磚可能要全部酥朽。為此,當地文化部門決定,與其聽任遺址自然風化,不如乾脆回填,待具備開發條件再重新發掘。“這確實是個不得已的辦法。畢竟這麼重要的歷史遺存是鹽城惟一的。”有關負責人無奈地告訴記者。
古雲梯關遺址 禹王廟
古雲梯關遺址 禹王廟

位置


古雲梯關遺址
古雲梯關遺址
古雲梯關遺址,位於古淮河(今廢黃河)入口之北岸,今黃圩鄉雲梯村境內,原有高台殿堂,甚為壯觀,1943年日寇侵華,把雲梯關的建築和周圍的樹木全部平毀,現僅存一塊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曾立的“古雲梯關”四字石碑一塊,“古雲梯關”古到何時?歷史很難考證。南宋以前,響水縣還沒有形成陸地,雲梯關只是黃、淮二河的入海口,那時關外亦是一片汪洋,據《廟港(今阜城)鎮志》載:“宋元以前,關當淮河之口,以後沙土東漲,有土套十餘,形若雲梯,故名雲梯關。”可見,雲梯關以地形而得名。雲梯關建於何時,目前尚未發現確切史料,據推算雲梯關最遲建於宋元之時。
雲梯關明代建城五座,氣勢宏博,峻險神奇。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禮部主事龔自珍有“雲梯關外茫茫路,一夜吟魂萬里愁”詩句。雲梯關為明防倭要地,明代駐有重兵防守,明清不僅為軍事要地,亦為河防、海運之重地,清康熙至咸豐年間,河道總督等大員常年駐紮於此。
雲梯關隨黃河復歸故道逐漸名匿聲銷。其設施逐漸破損。抗戰前,漣水、阜寧民眾曾集資修葺一次。抗戰中全毀,僅存“古雲梯關”四字巨碑。1989年,縣政府在省市支持下,重豎巨碑,並建造一座護碑亭。同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


桃花源位於羊寨鎮西部古黃河大堤上。阜漣路橫穿東西,東通204國道,西接寧連高速公路;中山路橫貫南北,南到淮安,北到濱海。兩條路在其腹部交叉,交通十分便捷。
桃花源南北長8.5公里,東西平均寬1.5公里,總面積13平方公里。堆上長有萬畝果林,風光秀麗,四季各異。春天,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金黃的油菜花,相繼開放,爭奇鬥妍。每當桃花開放之際,阜寧縣即在這裡舉辦桃花節,省內外眾多遊客都慕名前來觀賞。夏天,綠樹成蔭,清爽宜人。這裡有鹽城市保護最好的成片樹林之一的黑森林公園,佔地150多畝。樹林里設有吊床、鞦韆、情侶屋、石桌、石凳、條椅等休閑設施,是遊客憩息之所。秋天,累累碩果高掛枝頭,秋風習習,清香陣陣,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冬天,大雪飄飄,古黃河大堤玉樹瓊枝,銀妝素裹,遊人來這裡拍雪景,吟雪詩,兒童來這裡堆雪人、打雪仗,桃花源成了林海雪原。
這裡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修直挺拔,鬱鬱蔥蔥,充滿了無限生機,這在周邊地區是罕見的。據南京大學有關專家論證,這竹林是地理教學難得的實習場所。
桃化源內花草樹木品種繁多,雪松、銀杏、黑松香樟、合歡、桂花、廣玉蘭、梅花、石榴、水杉、紫荊、雞瓜槭、紅楓、牡丹、豐花、月季、黃刺玫、垂柳、芍藥、綠線菊等,可謂應有盡有、琳琅滿目。古黃河堤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一改以往冬季的單調與清冷。而且幾十種花草樹木都按種類和習性,進行了有機地搭配組合,風格獨特,異彩紛呈,給人以一種簡潔明麗、婀娜多姿而又典雅大方的美感。

遺址


黃河故道,具有相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堆堤上有海棠春早、楓林盡染、壽山塔影、梅嶺晴雪、蟠桃聖景、郁竹滴翠等景點。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佇立於黃河岸邊的黃河玉女,正在極目遠眺,默默地等待著郎君阿牛的歸來。這裡有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舊址、劉少奇故居、童世明墓等,都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時節和“八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有數千名學生和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憑弔。位於古黃河大橋南不遠的活通壩,是蔣介石當年導淮所建,后因抗戰爆發而停工,今遺址猶存,厚厚泥沙下面,還埋有無法挖掘的大鐵板。因此,當地老百姓稱之為“鐵板塘”。設置在黃河故道南堤上與“桃花源”石碑遙相呼應的地理氣候分界碑,對研究該地的地理氣候,具有重要的意義。即將開工興建的“天下黃河第一碑”,長10米,寬6米,三截拼接,正面弧形外凸,自左上角到右下角刻有凹槽,中部右上刻有大禹人像。碑的後面有人工噴泉,水灑碑頂,注入凹槽,表示“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意境。該碑既是一座標誌性建築,更是一件高檔的藝術品,展示著古老的奔騰不息的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桃花源的迷人風光,使縣內外廣大人士傾慕不已,前來觀賞者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