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折觥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品
折觥,國寶重器之一,1976年出土於陝西寶雞扶風庄白村。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197徠6年12月在中國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公社庄白村南發現青銅器窖藏。該窖藏器物103件,是建國以來出土銅器數量最多,學術價值最高的一批。其中許多器物的造型和紋飾極為精美,折觥便是其中之一。
1982年6郵票T.75《西周青銅器》第5枚《折觥》成為最佳雕刻版郵票。
西周折觥
銘文鑄在蓋內,器身上的銘文鑄在內底部。器、蓋同銘,共計六行四十字。
原文
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藏品折觥
大意是:昭王十九年五月戊子這天,王在厈這個地方(灃京一帶),命令作冊折去為相侯代天子贈望土,同時,昭王又給折賞賜了許多青銅和奴僕,為宣揚王的美德和恩惠,折便為父親乙鑄造了這件祭器觥,以作紀念。厈的地望至今意見不一,有學者認為當距豐邑辟雍不遠。唐蘭先生考證,其所記事件可以與中方鼎、作冊折卣和折尊銘文相印證,在西周昭王第二次南下伐楚之前,此年的下半年昭王伐楚而不返。
折觥屬方形兕觥又較少見,是青銅器斷代的標準器,工藝精湛,是青銅鑄造的代表之作。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觥
把觥當作酒器似乎沒有爭議,但是屬於盛酒器還是飲酒器,依然莫衷一是。《幽風·七月》:“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從這裡看,觥這種器物應當是飲酒用的。但是,考古發現的跡象很難支持這種推測。容庚先生從有的觥附帶有斗的情況認為,觥應當是盛酒器,而非飲酒器。觥這種器物雖然發現不多,但其龐大的體量與重量表明,這種器物只能用於盛酒,而無法用它來飲酒。
那麼,這種器型能否稱之為觥。《禮圖》云:“觥大七升,以兕角為之”,觥字從角,本應是以兕牛角製成的飲酒器。又如許慎《說文解字》釋“觵”(觥)云:“兕牛角,可以飲者也”。這說明觥這種器物的出現與牛角形狀有關。很早以前,牛角可能是最早的飲酒器具,觥可能是由此發展來的。現在發現的觥,多與牛頭相似,從這種器物的發展演變軌跡可以看出,這些觥最初可能似一有流的瓢,上有蓋,蓋覆流處成為獸頭並向上昂起,後有鋬,下有圈足。後來有的觥雖發展成完全動物形,有的前端為羊體,後端為牛首,但是它仍舊沒有脫離牛角這個母體。那麼,角製成飲酒器自然是彎曲的,而現在俗稱的觥形器和牛角形不符。因此,是否就屬古代的觥?尚有可商之處,並且需要新的考古發現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