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
網路流行詞
悲催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ēicuī,意思是不稱意、不順心、失敗、傷心、悔恨等。
網路上流行“悲催”一詞,起源於先秦喪服文化。從字面上來看意思是“悲慘得催人淚下”,一般表示不稱意,不順心,失敗,傷心,悔恨等意思,和眾多網路辭彙一樣帶有較強的戲謔意味。和之前流行的“杯具”一詞意思相近,而略有區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個詞表達的感情色彩似乎很重,但和所有的網路辭彙一樣,表達出來的意思總是帶有幾分詼諧戲謔的意味在,所以表達的感情便真真假假了,至於表達了什麼意思和感情,主要靠意會。
“悲催(摧)”一詞來源於各地方言中“悲衰”的音譯,悲催即是“悲衰”的發音,衰通“縗”(cuī)喪服名。(先秦《儀禮·喪服》)衰可以引申為披麻戴孝的樣子,所以從詞語起源上來講,“悲衰”很形象的表現了人們至親去世的悲痛場面。值得一提的是“悲摧”一詞在古代也已然存在,也是“悲衰”的通假嬗變,根據古文獻可以看出該詞使用環境都在喪事、喪服相關的文章之中。
下面是一些網路釋義:
1.“悲催”系“悲摧”一詞的誤寫,也就是通假字,是詞語在流傳中的嬗變。嬗變的原因,一則催字好寫,二則和“倒霉催的”這句常用語的語法類似,因此也可以把悲催理解為被悲傷緊緊逼迫、追逐。
2.也有作“悲摧”之說的,摧本身就有哀傷、傷痛的意思。“摧”在古漢語中有悲傷之意,常“摧藏”、“摧傷”、“悲摧”、“摧愴”連用。如古詩《孔雀東南飛》有“阿母大悲摧”一句。悲摧就是非常的悲傷、哀痛。
3.溫州地區有此方言。在方言中與“悲慘”同意。
5.一說是由短語“悲慘得催人淚下”縮略而成。這是一種後來附會的引申。
以下是歷代文獻中的應用,最初在先秦應作“悲衰”。
漢代《孔雀東南飛》——“阿母大悲催”,形容失意、傷心、難過、哀痛等。
唐代孔穎達《禮記.三年問》疏之“悲哀摧痛”。
《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羣,別親疏貴賤之節,而弗可損益也。故曰:無易之道也。創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斬衰(音摧),苴杖居倚廬、食粥、寢苫、枕塊,所以為至痛飾也。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斷之者,豈不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今是大鳥獸,則失喪其羣匹,越月逾時焉,則必反巡,過其故鄉,翔回焉、鳴號焉、蹢躅焉。踟躕焉,然後乃能去之。小者至於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者,莫知於人。故人於其親也,至死不窮,將由夫患邪淫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則是曾鳥獸之不若也。夫焉能相與羣居而不亂乎?將由夫脩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焉,為之立中制節,壹使足以成文理,則釋之矣。。。故三年之喪,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謂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
唐孔穎達疏云:哀痛未盡思慕未忘者,言賢人君子,於此二十五月之時,悲哀摧痛,猶未能盡;憂思哀慕,猶未能忘。故心之哀慕,於時未盡,而外貌喪服,以是斷割者,豈不送死有已,復生有節也哉者,若不斷以二十五月,則孝子送死之情,何時得已(已,止也)?復吉常之禮,何有限節?故聖人裁斷,止限二十五月。豈不是送死須有已?止反覆生禮,須有限節也哉?
悲催的使用範例:
悲催啊,悲催,我掛科了!
這悲催的世界,悲催的人生,悲催的我。
最近很悲催。
悲催的一天。
太悲催了,我想哭了,orz。
在這個悲催的城市裡悲催地過著悲催的日子。
悲催啊。
悲催的一B。
“悲催”和“杯具”的異同
相同的地方是在於:
都帶有較強的戲謔性,並且在表意上相近,都有不順心如意等意思。
不同之處在於:
表意的側重點不同,杯具側重於表達自己的傷心難過,而悲催則更側重通過一個詼諧的辭彙來表達自己的不如意,但這種表達卻往往不帶有明確的傷心難過的成分。
表意具有一定的差別性,悲催主要是用來形容自己傷愁,而杯具還常常可以用來表達自己對別人的不滿和幸災樂禍。比如“蘭州悲劇了”“坐等悲劇的到來”等語。
目前來看兩個辭彙的使用人群所具有的差別性也已不大,悲催不僅僅被“90后”網友使用,80后也已相當程度的使用該詞。而杯具一詞則一直比較大眾化,80后、90后甚至其他人群都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