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朗

僧朗

僧朗,一稱大朗,山東人,是南朝齊、梁間的僧人。

僧朗基本資料


僧朗
僧朗
(生卒年不詳),一稱大朗。山東人。他是南朝齊、梁間的僧人。
僧朗在他的釋家生涯中,因居住攝山,後人又稱他為“攝山大師”。僧朗聰慧穎悟,點到即通,他從小就有志向。資性好學,刻苦勤奮,孜孜不倦,當時就有學名。南朝齊時,他入攝山棲霞寺,從當時的著名僧人法度受學,深得法度的器重,並把自己的一生所學傳授給他。法度死後,眾僧便擁戴他成了攝山棲霞寺的住持,直至圓寂。

生平事迹


僧朗不僅資性好學,而且性情曠達,思力敏捷,對所接觸到的佛學經義很快通曉,別人注意不到或不常見記載的經、律、論,他都能夠講說,而且說得頭頭是道,有聲有色。對於《華嚴》、“三論”等佛家經典,他更是博通。他除常居攝山止觀寺修道外,曾住鐘山草堂寺修行,當時的隱士周顒,就從他學道。南朝梁天監十一年(512年),梁武帝蕭衍派僧懷、智寂、僧論等10人赴攝山從僧朗學習“三論”之學,很得要領,因此,也使僧朗聲名遠震,頗有影響。據說,梁武帝本人原來學習《誠實論》之學,自從他派人向僧朗學道后,深受啟發,便也改變初學,開始改學“三論”之學,向僧朗請教。
僧朗為弘揚“三論”之學,教授了不少弟子,而且大多卓有成就。在僧朗的弟子中,僧論最為得法,他嗣承僧朗住止觀寺,傳“三論”之學,使之發揚光大,源遠流長。“三論”之學,在佛教教義中,是一種口傳心授的口頭學說。僧朗在對弟子的授業過程中,“玄旨所明,惟存中觀”,他認為,方法倘若“自非心會析理,何能契此清言?”(《續高僧傳》,下引同)。“三論”之學重在心會不在言教,這樣,才能夠達到“頓跡幽林,禪味相得”的理想境界。也就是說,重心會而不重言說,是僧朗“三論”之學的突出特點。隋吉藏《中論疏》認為《中論》為般若學的中心,其學說稱“三論”之“新學”,僧朗最為擅長。
僧朗的嗣承弟子有僧論,再傳弟子為僧論之弟子法朗、慧布、智辯、慧勇,世稱“詮門四哲”,以表現了衣缽的嗣承關係。
關於僧朗的行跡,《高僧傳》、《續高僧傳》等,均有所載。
高句麗僧朗的二諦合明中道

思想及其哲學意義


1、僧朗系高句麗遙(應為“遼”)東人。他於齊末建武年間(494~497年)由中國河北南下江南,是在高句麗長壽王(413~491年)和文咨王(492~518年)時期活動的佛教學僧。
僧朗在中國研究當時鳩摩羅什系統的三論學。之後,南下,住種(應為“鍾”)山草堂寺,后移住攝山樓霞寺。當時在中國佛學中,河北偏尚毗曇宗,江南盛弘成實宗在這兩宗的對立中,僧朗攻擊成實派,弘揚三論學正統,因而在確立三論學的同時,亦成為三論宗的起源。
三論宗在僧朗以後通過他的弟子僧詮到法朗,法脈又重新被唐朝的嘉祥大師吉藏(549—623年)所嗣續成為大成。特別是從給梁武帝派來的十名僧侶教三論學中,可以斟酌當時僧朗的活動。
2、集三論學之大成的僧朗的核心思想是二諦合明中道說。
這樣的二諦合明中道說是以龍樹創始的大乘佛教中觀派的(1)破邪顯正、(2)真俗二諦、(3)八不中道等三宗旨為基礎闡述的。僧朗將龍樹的八不中道說和二諦聯繫起來進行論述,即認為真俗二諦是顯露中道的妙教。
僧朗認為摒棄中道的真理性,認為是有,是無;是一,是二的二見思想,對緣斥痛。從而拋棄了有無的兩執。所以不能觀其有無,但真正能理解不二的意義,要知道有無畢竟不是中道,進而有無並不屬於哪一個,但認為有無是表明中道的教。
上述僧朗二諦合明中道的思維體系,從構造上排列來看,如下所述。
(A)
第一明 第二明 第三明
世諦一有
真諦一無 世諦一有無 二
真諦一非有非無 不二 世諦一有無二,非有非無不二
(二不二)
真諦一非有無二,非非有
非無不二(非二非不二)
像這樣,通過僧朗三種二諦說來看的二諦合明中道思想基本上採取了辨證法的認識理論形式。僧朗辨證法的思維形式包括到不否定為媒介的,到非二非不二,闡明非俗非真的中道。與Hegel的絕對精神這種觀念性存在的自己運動即所謂存在的辨證法相比,僧朗所謂的絕對精神存在自體也否定為是一個世諦論破,認為越過這個就屬於論理形式。
僧朗的思想既批駁有的思想,又排斥只認定空的思想。這樣的觀點是三論宗的主要論旨。同時,從非難和排斥河北毗曇宗和江南成實宗的僧朗的立場所理解的中道是,在南北兩派終究批駁各自的片面主張中,需要相互依存,遵循三種二諦法合明的終極真理。
3、出身高句麗的僧朗的思想為中國大乘佛教的融合開闢了新的道路,為後來天台思想和華嚴思想等大乘圓(疑為“佛”)教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不僅如此,僧朗還從根本上真實地揭示了佛陀實相與如來自性,由此可見其偉大。
僧朗的二諦合明中道思想給我們的教訓是:人類不能過分執著,應能理解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這樣的精神境界有可能成為打開解決現代生活中所遇到諸多問題的鑰匙,從這一點上看對二諦合明中道思想應賦予新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