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屯村
山東省臨清市潘庄鎮下轄村
相傳此村建於唐代,名"司傑村",村東有"三官廟"一座。村內有司、吳、王、郭、柳5姓人家,司姓兄弟4人稱霸全村,廟內和尚為民除害,殺死司家三兄弟,司家家破人亡,家勢漸衰,吳姓大戶人多,遂改名為"吳寨"。1944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日偽軍千人圍攻吳寨,村內駐有八路軍東進支隊奮勇抵抗出擊,發生激戰,有36名戰士壯烈犧牲。為紀念抗日烈士,1944年春原衛東縣抗日政府改吳寨為"英烈屯"至今。分東、西兩個行政村,為"英烈屯東村"和"英烈屯西村"。簡稱英東村,英西村。其中霍氏成員佔全村的75%左右,每年都有年祭,全村老少爺們在大年初二去祭祖。在07年,霍氏祖塋被國家文物保護局列入全國二級文化遺址。
明朝時期英烈屯之域屬於山東臨清州館陶縣、清朝時期屬於東昌府館陶縣管轄,民國時期隸屬於館陶縣二區以下建制,1943年9月至1946年曽屬於衛東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新中國成立之初為館陶縣潘庄區。1965年1月(農曆1964年十二月)脫離館陶縣,劃歸臨清縣,1971年屬於潘庄人民公社,1984年隸屬於臨清潘庄鎮。
英烈村大隊部立足本地實際,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個體軸承私營經濟,不斷加大對農業、工業軸承的科技投入,使全村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英烈屯歷屆村支部書記,以及各村內領導圍繞提高農業效益,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初步形成了糧棉穩定增長,林、牧、副業全面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