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卧龍村的結果 展開
卧龍村
河南省鞏義市夾津口鎮卧龍村
鞏義市夾津口鄉卧龍村,在嵩陰森林公園的下面,距嵩山卧龍峰頂有約三公里的距離,大概是離嵩山山頂最近的一個村了。
卧龍村的支柱產業為旅遊業,嵩陰風景區建設以來,村民“靠山吃山”,大力發展特色餐飲,娛樂業,招商引資謀發展。利用環境區域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吸引各地遊客來此觀光度假。
卧龍村有幾大特產名揚各地:
一、山葡萄。卧龍村的山葡萄完全在野外自由生長,吸收大自然的精華而成熟,外觀圓潤,汁多飽滿,酸甜可口,味道純正。紅褐色的葡萄一串一串掛在枝頭,讓人垂涎欲滴。每年的九月十月份,來卧龍村山嶺上摘葡萄的遊客絡繹不絕。這裡的葡萄營養豐富,維生素含量高。不少人把摘下的葡萄泡上高梁酒用容器盛起來,謂之“天然葡萄酒”,據說起到祛病強身,延年益壽之效。
二、霍香。卧龍村所產霍得為純天然食品,在霍香的生長期間,未添加任何化肥及其他促成長產品。霍香功用其一為當地村民的一種美食,把霍香採摘回來后,稍加晾曬,炒制些黃豆,拌勻,加入天然柿子醋,食用起來獨具風味,並可調理脾胃,軟化血管。霍香功用其二是可入葯,卧龍村所產霍香,因產地無污染,水質純凈,土壤肥沃,故品質超群。
三、玉米。卧龍村位於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脈地區,這裡的玉米生長期要比其他地方長約一個月,玉米棵粗壯高挑,玉米穗通常在一尺左右,籽粒大,顏色金黃,富含多種礦物質及人體所需之微量元素。現在這裡的玉米產業鏈已經初見規模,用石磨磨玉米面,再加泉水熬成的玉米粥,可謂人間美味,令不少食客流連忘返。卧龍村的玉米面、玉米糝、玉米仁以其先天性的優勢獲得了大量遊客的好評,是遊客們首選的攜帶佳品
吳家山莊處在卧龍村的一個低凹處,如果不是專門前往尋訪,即使到了跟前,你可能還不會發現,身邊就有一個龐大的、全部用石頭構築而成的山莊。
吳家山莊坐南向北,南北長55米,東西寬62米,佔地面積3400平方米,現存窯洞50孔。整座山莊所用青石全部就地取材,干砌而成,券砌過程中既未座漿,也未勾縫,全呈原生狀態。青石吸熱、散熱過程都較緩慢,故窯洞內冬暖夏涼,可保持18℃左右的恆溫,被人們譽為“天然的空調間”。
據相關資料記載,吳家山莊始建於1839年。當年,三歲的吳酬和隨其父從鞏義的聖水村來到了這裡謀生。他父親靠給別人家幹活養活一家老小,空閑時間採石蓋屋、開荒造田,開始在這裡紮根立業。靠自己的雙手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經過半個多世紀前赴後繼的努力,終於建造了這座規模龐大的山莊。
山莊雖然前後建造了半個多世紀,似乎開始時並沒有如此長遠的規劃,但最終呈獻出來的,卻是井然有序,好像經過事先設計一樣。整體建築依次分為七個院落,均為兩進或三進四合院式建築,各院落既自成一體,又互相聯通,院落之間有暗門、暗道相通,各院砌有二門,將所有院門關閉,諸院各自成體系,開啟院門,又融為一體,形成了“院中有院,渾然一體,就地取材,道法自然”的城堡式建築格局,既體現了整體一家的感覺,又具有非常實用的防禦功能。
吳家之所以能靠自己雙手發展到這樣的規模,與吳酬和善於治家有著密切關係。在他的子女逐漸長大后,他制訂了一套嚴格的家規,並制訂了“勤勞節儉、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和睦相處”的家訓。
“與人為善,感恩奉獻”是吳酬和的處世方略。吳酬和性情良善,通情達理,處世中堅持“與人為善,和睦鄉鄰,以禮待人,利讓三分,得恩必報,有怨必忘。”隨著家業的振興,吳家的社會地位也日益提高,但他從不仗勢欺人。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河南一帶旱災嚴重,不少鄉親們揭不開鍋,紛紛到吳家借錢借糧,吳家均有求必應。災年過後,欠帳戶們張羅著還帳時,吳酬和將這些人請到家裡,說明不管借的錢還是糧食,也不管借多借少,統統不要了,還當眾燒掉了帳單,欠帳戶深為感動,全部跪倒拜謝,從此,“吳善人”之名更是家喻戶曉。
吳酬和晚年時,有良田180餘畝,牲畜100多頭,餘糧數百擔,人丁80餘口尚未分居,成為該地區人財兩旺的首戶。1916年,吳酬和去世,享壽81歲。噩耗傳出,鄉親們無不痛惜,紛紛以不同的方式悼念致哀,送葬者達數百人。在他去世三周年之際,偃師唐窯等地的鄉親們送來了“中州完人”的金匾,本地的鄉親們送來了“忠厚傳家”的金匾,女兒、女婿們送來了“嵩岳泰峰”的金匾,以示懷念。老先生的次子吳存義去世時,鄉親們又送來了“耕讀傳家”的金匾,這是對吳老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他一家的評價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