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典籍聚散考

古今典籍聚散考

1915年入浙江第四師範學校,畢業后,在浙江餘姚縣第一高等小學任教員。 1933年後執教於南京金陵大學,主講中國文化,並擔任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35年聘為教授。 《古今典籍聚散考》定稿完成於1932年10月,193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83年上海書店重印。

目錄

正文


陳登原著。193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83年上海書店重印。
陳登原(1900~1975),原名登元,字伯瀛。浙江餘姚(現慈溪市)人。1915年入浙江第四師範學校,畢業后,在浙江餘姚縣第一高等小學任教員。1922年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在柳詒徵門下研究中國史。畢業后,開始對中國文化史領域進行開拓性的研究。1933年後執教於南京金陵大學,主講中國文化,並擔任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35年聘為教授。1940年受聘為中央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建國后,應侯外廬之聘出任西北大學教授。併兼任圖書館館長、陝西省政協委員等職。著述宏富,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著作21種,主要有《中俄關係述略》、《金聖嘆傳》、《中國文化史》、《國史舊聞》、《古今典籍聚散考》等。
《古今典籍聚散考》定稿完成於1932年10月,193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83年上海書店重印。圖書館史研究專家謝灼華教授認為,1936年陳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進一步深化了文獻學的研究內容,考察了我國文獻的興衰聚散,是中國文獻史研究的濫殤,是20世紀初主要的文獻史研究著作之一。本書不僅是開創了圖書聚散研究的先聲,被認為是“系中國藏書史上第一部史論結合的專著”[1],也是第一部系統對古代圖書聚散規律及其原因進行總結和歸納分析的專著。這部著作也奠定了他在文獻學、藏書史領域的地位。
該書分為政治卷、兵燹卷、藏弆卷、人事卷四部分,以事為經、以時為緯,以史料為主,且分析史事、人物、文化現象等,經緯分明,系統翔實,是一部史論結合的圖書聚散史專著。在眾多的典籍散佚原因中,他總結性地指出,中國歷代書厄的成因在於四大方面:
第一,受厄於獨夫之專斷而成其聚散:歷代統治者用焚書、禁書、抽毀、改編等暴力方式,是導致書籍散佚、殘缺、失真的原因之一;
第二,受厄於人事之不臧而成其聚散:所謂人事之不臧,指的是歷代藏書家對書籍的人工保護不當或者不力,典籍受自然現象中的水淹、火焚、蟲蛀、潮濕、風化、鼠噬之害;
第三,受厄於兵匪之擾亂而成其聚散:歷代兵燹及禍亂是圖書散佚的罪魁禍首。從先秦到明清,每遇改朝換代之時,戰亂帶給百姓的苦難,罄竹難書;
第四,受厄於藏弆者之鮮克有終而成其聚散:數歷代藏書家之藏書習慣,收藏圖書,但藏而不用,藏而不借,致使典籍不得流傳,天長日久,漸歸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