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秋明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成秋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主席。研究領域:礦產勘查與空間信息技術。

人物履歷


1994年獲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地學博士學位。
1994-1995年在加拿大能源部作博士后研究。
1995年任加拿大約克大學助理教授。
2002年1月破格晉陞為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5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是獲得國際數學地質學會(IAMG)主席獎(1995年度)、被邀請作國際數學地質大會主題報告(1997年)和擔任國際數學地質大會主席(2005年)三項榮譽於一體的第一位亞洲人。
2004年以實驗室主任身份承擔了“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申請和答辯並獲得成功。
2006年承擔了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地球系統過程與礦產資源”項目申請書編寫和答辯並獲得成功。
2007年以學術帶頭人身份申請教育部創新團隊並獲得成功。
2012年4月,成秋明教授當選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簡稱IAMG)第12屆主席。
2013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6年9月,成秋明教授當選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主席(簡稱IUGS)主席。同年,成秋明教授以項目負責人身份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深部礦產資源預測評價理論與方法”項目
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0年8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研究領域


礦產勘查與空間信息技術。研究方向:非線性礦產資源評價理論、方法與技術。將現代非線性理論、礦產資源評價、地學信息獲取等學科融合,主攻分形和多重分形的尺度臨界性、不均勻性和局部變異性,提出了以“局部奇異性-廣義自相似性-分形譜系”為核心的多重分形理論與礦產資源評價方法和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領導開發了GeoDAS專業GIS軟體技術。
通過近十年來將非線性理論、礦產資源評價、地學信息獲取等學科交叉,深入探討分形和多重分形的尺度的臨界性、不均勻性和局部變異性,開闢了“廣義自相似-局部奇異-分形譜系”多重分形理論與礦產資源評價方法研究領域,擴大了分形和多重分形理論在地學中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效果: 1994證明了奇異性成礦過程與正常地質過程會產生混合空間場,對應不同的統計分佈、不同尺度獨立性、不同廣義自相似性、在此基礎上首次提出了C-A多重分形模型,開闢了將分形理論用於異常與背景分解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出了離散多重分形理論和模型(1997)、局部奇異性原理(1999)、將C-A模型推廣到其它空間得到了頻率域廣義自相似S-A模型(1999)、特徵域MSVD和WASH域W-A模型,建立了在多個空間域度量局部奇異性-廣義自相似-分形譜系的多重分形新理論和用於分解混合場、識別空間模式和提取空間信息的先進的方法技術。

擔任職務


現任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主席(簡稱IUGS)主席,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數學地質學會理事、評獎委員、名家論壇委員會委員,歐洲地學聯盟(EGU)非線性固體地球科學召集人,國際應用地球化學學會高級會員(Fellow),加拿大地質學會高級會員(Fellow),任《Computers & Geosciences》國際雜誌副主編及《Mathematical Geology》、《Geochemistry : GEEA》和《Int.J.of Oceanography》等國際雜誌編委。擔任了國際雜誌《Computers & Geosciences》“Fractals and Multifractals in Geosciences”專刊主編、國際雜誌《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Scale,Scaling and Non-linear Processes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f the Earth”專刊主編、第10屆國際數學地質大會論文集“GIS and Spatial Analysis”和第12屆國際數學地質大會論文集主編。

獲得榮譽


在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和國際應用地球化學兩個不同領域獲得最高獎。
2008年獲得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學會(IAMG)最高獎—克倫賓獎。
2021年獲得國際應用地球化學家學會(AAG)最高獎—AAG金獎。
2013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