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憂(拼音:yōu、yòu)是漢語常用字。“憂”與它的繁體本是兩個字。簡體的“憂(以下作:憂yòu)”讀yòu。關於其本義,《說文解字》解釋為“不動也。”段玉裁改“不動也”為“心動也。”繁體的“憂(以下作:憂yōu)”本意是愁悶、發愁;又由憂愁引申指使人憂愁之事,如困難、疾病、喪事等。許慎將“憂(yōu)”解釋為從容不迫地行走。“憂(yòu)”因極少在典籍中用到,現代漢字簡化時,被用作表示發愁義的“憂(yōu)”的簡化字,讀作yōu,它的本義反而不為人知曉了。

台灣2019代表字大選,2019年度代表字票選位列第3。

字源解說


憂
“憂”與它的繁體本是兩個字。簡體的“憂(yòu)”是形聲字。從心,尤聲。本義為心動。繁體的“憂(yōu)”也是形聲字。從夊(suī),聲㥑(yōu),“夊”是緩緩行走的樣子。“㥑”實為“憂(yōu)”古字,是個會意字,從心,從頁,最早見於金文,在戰國文字中較常見。古人以為心是主管思想的器官;“頁”本像人首臉面之形;此字從心中憂愁反映在臉面上會意。字義為憂愁。《說文》將㥑、憂(yōu)分為兩字,“㥑”解釋為“愁也”,“憂(yōu)”解釋為為“和之行也”,實則二者本為一字之分化。典籍大都以憂(yōu)為憂愁義,㥑多不用。
右圖字形1出自西周晚期毛公鼎,文例為:“俗(欲)我弗乍(作)先王㥑。”此例各家多釋為“憂(yōu)”,按字形,像突出頭部而特加手形的人,故有釋為“覓”或“擾”的可能性。錄以備考。右圖字形2以下從上“頁”、下“心”,可確釋為“㥑”字。后“憂(yōu)”行而“㥑”廢,現代漢字簡化時,“憂(yōu)”簡作從“心”、“尤”聲的“憂”。

基本釋義


yōu ㄧㄡˉ
● ● 發愁:~憤。~懼。~煩。~惶。~急。~煎。~思(a.憂念;b.憂愁的思緒)。~戚。杞人~天。
● ● 可憂慮的事:~患。內~外患。樂以忘~。高枕無~。
● ● 指父母之喪:丁~。

詳細釋義


憂 yōu
〈動〉
● ● (本字古作上“頁”(xie)下“心”。會意。心中有了憂愁,必然在臉上(用“頁”即人頭代表)反映出來。后加“攵”( suī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憂”是形聲字。本義:擔憂;發愁)同本義 [worry;be worried]
憂,愁也。——《說文》
憂,愁也。——《玉篇》
憂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憂。——《易·豐》
坎為加憂。——《易·說卦》
我心憂傷。——《詩·小雅·小弁》
憂心忡忡。——《詩·召南·草蟲》
何憂令名不彰。——《世說新語·自新》
心憂炭賤。——唐· 白居易《賣炭翁》
憂讒畏譏。——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憂其民。
● ● 又如:憂忿滯中(中醫指憂愁忿懣滯郁在胸中);憂蹙(因憂愁而緊鎖眉頭);憂慍(憂愁懊惱);憂憶(憂愁擔心);憂心如搗(憂愁得像有什麼東西搗心一樣);憂邑(愁悶抑鬱);憂畏(憂慮畏怯);憂世(為世時或時事而憂慮);憂懷(憂慮懷念);憂怯(擔憂畏怯);憂天(擔心天塌下來);憂公忘私(關心公益,不顧私利);憂魚(擔心水患)
憂 yōu
〈名〉
● ● 居喪 [mourning]。多指居父母喪
王宅憂,亮陰三祀。——《書·說命上》
● ● 又如:憂居(丁憂家居);憂服(因父母死而居憂服喪);憂紀(居父母喪之期);憂棘(居父母之喪);憂毀(居父母之喪哀傷過度而損害身體);憂艱(憂父母之喪)
● ● 憂患,禍患 [suffering]
必為子孫憂。——《論語·季氏》
恐季氏之憂。
憒於憂。——《戰國策·齊策四》
樂琴書以消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 ● 又如:憂困(憂患困頓);憂逼(憂患侵迫);憂難(憂患);憂釁(憂患之端)
● ● 姓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不動也。從心尤聲,讀若祐。於救切
(憂 yōu)和之行也。從夊聲。《詩》曰:“布政憂憂。”於求切
(憂)心動也。各本作不動也。今正。玉篇曰。心動也。廣韻曰。動也。與頁部之?義近。從心。尤聲。讀若祐。於救切。古音在一部。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憂(yòu)
《集韻》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從心從尤。似應玉篇為是。
【卯集上】【心部】憂(yōu)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本作㥑。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詁》:思也。疏:憂者。愁思也。《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又疾也。《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註:憂或為疾。
又幽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謂時當幽隱也。
又辱也。《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又居喪曰憂。《書·說命》:王宅憂。
又孕病曰憂。《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又人憂則頭低垂。《禮·曲禮》:下於帶則憂。註:憂則低也。
又幽憂曰癙憂。《詩·小雅》:癙憂以癢。《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又姓。出《姓苑》。
又《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集韻》:作㥑。
又《集韻》《韻會》並於救切。《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又葉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又葉衣虛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游遨無遺憂。
又葉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又葉一笑切,音要。《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又《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綉,從子於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又葉於糾切,音黝。《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祇離咎也。 《集韻》:本作㥑,或作懮。《說文》:從心從頁。頁,首也。心憂則發白。
又《字彙補》:亦與(優)同。《說文》:憂和之行也。引《詩》布政憂憂。後人以㥑愁之字從憂,遂以憂和之字從,浸失六書之原矣。

說文解字注

心動也。
各本作不動也,今正。《玉篇》曰:心動也。《廣韻》曰:動也。與頁部之?義近。
從心,尤聲。讀若祐。
於救切。古音在一部。
和之行也。
《商頌》毛傳曰:優優,和也。《廣雅》釋訓:憂憂,行也。行之狀多。而憂憂為和之行。和,當作龢。憂今字作?,以憂為㥑愁字。
從夊。㥑聲。
於求切。三部。
《詩》曰:布政憂憂。
《商頌》文,今詩作優優。

廣韻

於救切,去宥匣 ‖ 尤聲之部
動也。【校釋:動,《說文》作“不動”,段玉裁改作“心動”,與《玉篇》同。】
於求切,平尤影 ‖ 憂聲幽1部
愁也。又姓,出《姓苑》。於求切。十七。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憂愁、憂煩、憂憤、憂患、憂惶、憂煎

相關成語

憂心忡忡、憂心如惔、憂心如焚、高枕勿憂、內憂外患

字形書法


書寫提示

❶“忄”窄“尤”寬,頂部和底部左右旁齊平。
❷“忄”,首筆在橫中線。
❸“尤”,橫筆從橫中線上側起筆,撇向“忄”下側;乚從橫中線起筆,鉤部超出上部。

書法欣賞

憂

音韻集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聲調四呼韻系韻攝
廣韻於救去四十九宥去聲三等開口
於求下平十八尤平聲三等開口
中原音韻尤侯齊尤侯陰平齊齒呼
洪武正韻於尤十九尤平聲
分韻撮要第五修叟秀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