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小街鎮的結果 展開

小街鎮

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下轄鎮

峨山縣小街鎮歷史悠久,民族風情濃郁,自然風光秀麗,人文資源豐富,著名的愛國將領范石生將軍就出生在古城山下。1953年前屬河西縣轄,稱河西縣第三軍屯鎮,由於地處河西縣西邊,又有西鄉小街之稱,1954年劃歸峨山縣轄,沿用小街之名,素有“峨山縣米糧倉”之稱和“峨山僑鄉”之稱。全鎮共轄14個村委會,82個村民小組。

概況


2000年全鎮總人口達23650人,其中農業戶5867戶,人口2231人,機關人口1319人,這裡居住著漢族、彝族、回族、蒙古族等九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9894人,佔總人數的44.3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17‰,人口出生率為16.99‰,人口密度98人/平方公里,全鎮國土面積24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227畝,人均耕地面積1.4畝,這裡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水利條件較好,水利化程度達83.08%。

區劃沿革


烤煙種植
烤煙種植
明洪武十九年(1386)小街鎮屬河西縣軍屯之地。清屬碌碑鄉。民國18年(1929)屬河西縣西區。民國29年(1940)改稱軍屯鎮。1949年成立軍屯鎮人民政府,屬峨山城郊區管轄。

地理環境


小街鎮距峨山縣城六公里,距玉溪市22公里,距昆明市110公里,位於東經102°21′11″-102°37′4″。東與紅塔區、通海縣交界,南與石屏縣相連,西與通海河西鎮接壤,北與紅塔區研河鎮相連。鎮境內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蒼林翠疊,碧波萬傾,素有“西鄉壩漁米之鄉”和“峨山僑鄉”之稱。小街為斷陷盆地,盆地積物全為第四系、第三系所佔據。小街盆地西北東南部與基岩呈斷層接觸,中部較寬闊,呈狹長形,猊江斜貫其中。地形為壩區地形。海拔在1400米-2141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最高海拔大黑山2141米,最低海拔八大河1400米,海拔高低相差741米。年均氣溫18℃,年降雨量800毫米。東西最大橫距27.2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5.5公里。

資源優勢


小街自然資源較為豐富,有豐富的地下熱泉、石灰石、沙、硅藻土、零星的銅、鐵、煤礦等,並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信息靈通,人口素質較高,集貿市場繁榮,街天人流近3萬人,市場貿易成交額達1700萬元。境內主要河流有猊江、石邑小河、莫車勒河、舍郎小河、玳瑁小河。森林面積191369.2畝,佔總面積的52.9%,森林覆蓋率為52%,主要植被為雲南松和灌木林。由於這裡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基礎設施較好,水利化程度達78%,區域內以種植烤煙、水稻、小麥、油菜籽、玉米、雜糧為主。

產業架構


經過多年的努力,小街鎮進一步夯實了農業基礎地位,以建築、建材、旅遊為龍頭,帶動運輸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鄉鎮企業格局已經形成良好的內部環境,樹造良好外部形象。2000年實現糧食總產1121.49萬公斤,農業人口人均產糧502公斤,經濟作物以烤煙、油料為主,在財政收入中占重要位置,是支柱產業之一。
2000年實現財政收入61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2元。2000年有鄉鎮1164個,營業總收入達3.11億元,上交各種稅金271萬元。2010年發展規劃是:企業發展到5000個,營業收入15億元。同時加強集鎮建設步伐,抓住1998年小街鎮被列入縣城總體規劃,1999年被市列入集鎮建設試點鎮,連接峨山的經濟發展帶即將建成的機遇,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招商引資,就地生財,以財建鎮,吸引外來勞動力,加速集鎮建設的局面逐步打開,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鎮容、鎮貌得到改觀,鎮民的科技、文化得到進一步提高,爭做文明單位、文明公民,創“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的社會氛圍得到進一步加強,城鎮建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前景規劃


到2010年,集鎮規模是:範圍166公傾,集鎮人口2萬,全鎮總人口達5萬。在小街鎮黨委、人大、政府的領導下,全鎮廣大幹部、職工、人民群眾將進一步紮實工作,真抓實幹,拓寬視野,大膽改革創新,為把我鎮建成旅遊、度假、休閑、商貿融為一體的經濟區,創造一個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的新型大鎮而努力奮鬥。

風景名勝


1、天子山天子山位於小街鎮集市東150
天子廟
天子廟
0米處的年景村后,因山上有天子廟而得名。天子廟坐南朝北,與坐北朝南的娘娘廟相峙,廟中塑有一丈多高的天子老爺全身像,廟內壁畫栩栩如生。每日香火繚繞,來此遊玩者絡繹不絕。每年農曆六月十三日,這裡人聲鼎沸,非常熱鬧,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潮水般地涌到這裡,還請來外地的戲班子,大鬧三天三夜。傳說這一節日是為紀念天子老爺而舉行的。如今在天子山腳下的年景村旁探明了貯量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並已由各類企業及個人投資一億多元,建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天子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每天到這裡沐浴,旅遊人數達數百人。2、古城山
古城山位於小街鎮集市東600米處。因山上原建有古城而得名。系平壩中突起獨立小山包。清代曾於此設樂育書院,民國時期辦高等小學堂,建國後設中心小學,1970年地震後學校遷走,古時描述此山:“在治西五十里碌碑鄉。群山四合,此獨居中,蒼藤石壁,大有林壑之趣”。著名愛國將軍范石生出生於此,古城山規劃建為古城山風景名勝區,在山的東面將建“范石生將軍紀念館”。
愛國將領范石生
3、水晶山水晶山位於小街鎮集市西側,近臨集市,此山因清翠秀麗而得名,整座山平地突起,俯瞰整個集鎮,有如一位守護神在守護自己的孩子。傳說很古以前,白家山的白天王派嘍羅外出搶劫,看上黃家的一個閨女,生得十分美麗,回來報告白天王。白天王當即率人搶回此女。當來到水晶山頂時,黃家姑娘從坐騎上跳向南面的猊江中,投水自盡。後來,人們在水晶山靠江邊嶺上,立下了一塊黃氏烈女碑。在烈女碑下坡外有塊岩石,上面記載了黃氏女殉節事迹,此碑很奇特,碑文斷斷續續,不甚完整,且鏟去一層,下面一層又出現同樣字跡,因此人人稱之為“仙人碑”,現山上建有自來水廠,日供水量4000立方,小街鎮正在規劃在此建立水晶山森林公園,以使小街人民心中的水晶山更山晶水秀。
4、大漁洞風景區
從天子山溫泉順猊江至寶泉,全長5公里,兩岸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森林茂密,是塊待開發的“處女地”。沿江而下行有“觀音岩”、“仙人洞”、“紅石岩”、“白銀水瀑”等勝景。另還有“大石馬”的傳說。櫻桃寨“石花箐”,岩石表面狀似玫瑰,有“開放”、“凋謝”循環不停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