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英
司馬英
司馬英,司馬遷惟一的女兒,生卒年不詳,小名妹娟。學者們認為,司馬英大約是在其父司馬遷受宮刑的前15年出生的。司馬英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祖父司馬談、父親司馬遷都是西漢武帝時的飽學之士太史令。受良好家風的影響,司馬英自幼與兩個哥哥均熟讀詩書,深通事理,擅長詩文。
人物關係
司馬英自幼聰明過人,特別逗父母喜愛。父親司馬遷在撰寫《史記》初稿時,她總是和兩個哥哥在一旁幫助父親搜集整理史料。後來,當父親司馬遷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受審入獄之時,司馬英深感大禍臨頭,於是就勸母親和兩個哥哥立即逃離京城,以防不測。這時,母親隨清娛和兩個哥哥自然要帶著司馬英一起逃走,可司馬英出於對未婚夫楊敞的思念,決定留在京城,去楊府避難。司馬英想,楊家是世代侯門將相之家,而今在京城也是聲威赫赫的大家族,其影響不亞於李氏家族。那陷害父親的李廣利及其兄弟雖為皇親國戚,諒他們奈何楊家不得。母親和兩個哥哥覺得司馬英的想法很有道理,於是同意司馬英留在京城,到楊家去避難。
司馬遷遇難時叮囑女兒司馬英一定要將《史記》初稿和相關資料帶走,保存好,讓其流傳百世。楊敞的老家就在西嶽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司馬英將《史記》初稿等帶往楊府後,為了萬無一失,又與其丈夫楊敞商量,決定將《史記》送往老家華陰珍藏。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所說的“藏之名山”一事的真實意義。正是司馬英的這一壯舉,才使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通史——《史記》得以保存下來,流傳至今。
司馬英的丈夫楊敞曾兩任漢昭帝時的丞相,他的先祖楊喜曾被漢代開皇帝劉邦封為赤泉侯。楊喜本為劉邦軍中的一名小軍官,但他後來在追殺項羽的過程中,逼得項羽自刎,立了大功,因此被封為侯。自此楊喜的後代在朝廷中一直為高官。楊敞雖然身居丞相,但是由於天生膽子小,因此,為官謹小慎微。楊敞與漢代大將軍霍光同屬朝廷重臣,彼此交誼頗深。霍光身為漢武帝託孤重臣,輔佐8歲的漢昭帝。
元平元年(前74),21歲的漢昭帝駕崩,霍光與眾臣商議決定,選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位繼承人,哪知劉賀登基后終日沉溺於歌舞之中,只知尋歡作樂,不理國政。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大司馬杜延年密謀之後,打算廢除劉賀,另立皇位繼承人。事情已定,霍光派杜延年將此事告訴丞相、司馬遷的女婿楊敞時,一向膽小如鼠的楊敞,頓時驚恐萬分,渾身汗流浹背,對來者支支吾吾,不敢表示自己的態度。
這時,膽識過人的妻子司馬英見丈夫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是好,便趁杜延年更衣之時,上前對丈夫楊敞說:“國之大事,怎能猶豫不決,大將軍主意已定,你應當與之同心協力,迅速辦好這件事。否則,會有大禍臨頭。”說完,正好杜延年也回來了,司馬英二話沒說,便告訴杜延年說,她的丈夫楊敞願意聽從大將軍霍光的安排。杜延年聽后自然很高興,立即將楊敞的意思轉告霍光。霍光當即安排楊敞率領眾臣,上奏皇太后,力陳廢除劉賀皇位的原因。太后聽后,覺得有理,於是頒詔廢除劉賀的帝位,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君主,他就是歷史上的漢宣帝。楊敞的大義之舉,實在是在其妻司馬英的敦促下所為。
司馬英有二子,長子楊忠,事迹不詳,西漢文學家;次子楊惲,西漢政治家。
司馬英長兄為司馬臨,后改馮姓;二兄司馬觀,后改同姓。
不知此“司馬英”事出何處?即便古籍中的稗官野史也未見記載司馬遷女兒的名字。
“夫人勸誡楊敞”一事見《漢書》卷六六《公孫劉車王楊蔡陳鄭傳》。《傳》云:
“惲(楊敞之子楊惲,筆者注)母,司馬遷女也……初惲受父財五百萬,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後母無子,財亦數百萬,死皆予惲,惲盡復分後母昆弟。再受訾千餘萬,皆以分施,其輕財好義如此。”
從文中可知,楊敞確實娶了司馬遷的女兒並生下了楊惲,但這位司馬夫人大約早逝了,因此楊敞又續娶了一位夫人。楊敞在擁立漢宣帝即位一個月後即去世,勸誡楊敞一事發生其去世僅數月前,這位夫人只可能是《漢書》中楊惲的“無子”的後母,不可能是司馬夫人。關於此事,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卷四 中早已辨明:
《楊敞傳》:“敞夫人遽從東箱謂敞。”敞夫人是後妻,非司馬遷女。觀下子惲傳中後母無子之文可證。
關於其他“司馬英”事,恐悉為後人附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