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遠東特別集團軍

蘇聯遠東特別集團軍

蘇聯遠徠東特別集團軍部署在蘇聯遠東地區的蘇軍戰役軍團。1929年8月組建。其領率機關以西伯利亞軍區第18、第19步兵軍的機關為基礎組成,下轄遠東邊疆區、布里亞特-蒙古自治共和國和西伯利亞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的駐軍,以及從中部地區調來的第21、第35步兵師,並負責指揮遠東區艦隊(1931年1月起改稱阿穆爾河區艦隊),司令為V.K.布柳赫爾。

簡介


中東路事件中,該集團軍於1929年9~12月入侵中國東北,在同江、富錦、滿洲里、扎賚諾爾、密山等地打敗中國東北軍。此後,兵力不斷加強。1935年5月,在其基礎上組建遠東軍區和外貝加爾軍區。同年6月2日,遠東軍區又重新改編為遠東特別集團軍。為保障部隊供應,集團軍組建了特別農墾軍,下轄數十個集體農莊。為對付日本的威脅,1938年6月28日,該集團軍擴編為遠東方面軍。

集團軍編隊


遠東方面軍編有第1、第2集團軍和哈巴羅夫斯克軍隊集群。1938年,方面軍部隊(步兵第39軍和航空兵)在哈桑湖地域抗擊日本軍國主義軍隊入侵蘇聯領土的戰鬥中,取得了戰鬥經驗。哈桑湖地域戰鬥結束后,根據工農紅軍總軍事委員會1938年8月31日決定,遠東方面軍領率機關被撤銷。在方面軍基礎上組建了紅旗獨立第1和第2集團軍。由於日本加緊戰爭準備和日軍在蘇聯邊境地區進行挑釁,1940年7月,遠東方面軍領率機關在赤塔方面軍軍隊集群領率機關(轄紅旗獨立第1和第2集團軍、第15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群)基礎上重新組建。到1941年7月,遠東方面軍增編諸兵種合成第25和第35集團軍,到1942年8月,又編入由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方面軍航空兵組建的空軍第9和第10集團軍。1943年7月起,諸兵種合成第16集團軍亦屬該方面軍建制。1941—1945年,遠東方面軍所屬部隊和太平洋艦隊經常處於戰備狀態,進行軍政訓練,並根據國境掩護計劃構築了防禦地區。在日本發動戰爭的威脅最嚴重的時刻(1941—1942),方面軍第1梯隊各兵團佔領防禦,準備抗擊日軍入侵。衛國戰爭年代,遠東方面軍向蘇德戰場抽調23個師(其中步兵師16個,騎兵師2個,坦克師4個,摩托化師1個)、19個旅(其中:步兵旅3個,空降兵旅3個,炮兵旅13個)和航空兵部隊,總兵力約25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3300門、坦克約2000輛和其他技術裝備。此外,開赴前線的補充兵員有10萬餘人。
即便是在莫斯科最危險的時刻,遠東方面軍主力也沒抽調,相反的,在西線最緊張的時刻,遠東方面軍還不斷被編入新型技術兵種,使之實力更強,可見其在斯大林心中的地位。

集團軍兵力


至於遠東地區蘇軍的兵力,根據林三郎的《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一書中記載,從1941年到1945年,分別為
41.6.22,703714
41.12.1,1343307
42.7.1,1446012
42.11.19,1296822
43.7.1,1156961
44.1.1,1162991
45.5.9,1185058
同時期關東軍參謀部的猜測數字則為:
1945年1月末 約750000
1945年4月末 約850000
1945年5月末 約1000000
1945年6月末 約1300000
19徠45年8月上旬 約1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