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鎮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下轄鎮

黑池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地處合陽縣東南部,南隔金水溝與大荔范家鎮相望,東面黃河,西臨金水溝與路井鎮接壤。北靠新池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9.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7千米,總面積196.62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11月1日,黑池鎮常住人口29080人。

截至2020年6月,黑池鎮下轄9個社區、16個行政村。2011年,黑池鎮,工業總產值1250萬元,各類存款餘額590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700萬元。

歷史沿革


相傳黑池村中心有一澇池,因池水看似墨綠,但清澈見底,故村名為黑池,因鎮政府駐黑池村而得名。
解放初至1957年,稱黑池鄉。
1958年,屬坊鎮公社黑池管理區。
1958年底,行政區劃調整成立黑池公社。
1983年,改為黑池鄉。
1984年,體制改革更名為黑池鎮至今。
2011年,黑池鎮撤鄉並鎮將馬家莊鄉(政府駐馬家莊村)併入黑池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黑池鎮地處合陽縣東南部。

地形地貌

黑池鎮地處渭北黃土台塬東部,屬二級台塬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地形分為丘陵、平原等,最高點海拔500米,最低點海拔400米,南北高差100米。

氣候特徵

黑池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降水偏少、四季分明,春季少雨乾旱,夏季炎熱多雨、常有伏旱,秋季氣溫涼爽多變、多連陰雨,冬季寒冷乾燥雪雨少。多年平均氣溫為11.4℃,年平均降水量553.2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佔全年總降水量的54.7%。

水系水文

黑池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金水溝,年均流量0.2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0.1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黑池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連陰雨、冰雹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轄黑東、黑西、北黑池、坡里、南社、油王、東窪、太定、團結、峪北、豆庄、西庄、申庄、西休、樸魯、導基、峪渠、北連、南連、北雷、幸福、西中雷、北郭、北吳仁、南吳仁、保寧、全興寨、崔盧、馬家莊、營里、蔡苜、金營、北庄、彭城、高池、南窪、富禮坊37個行政村;下設19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黑池鎮下轄9個社區、1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黑西村。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
黑西社區610524105001121
馬家莊社區610524105002121
南社社區610524105003220
五豐社區610524105004220
東窪社區610524105005220
三庄社區610524105006220
高池社區610524105007220
吳仁社區610524105008220
西中雷社區610524105009220
北黑池村610524105201122
黑東村610524105202122
峪渠村610524105205220
太定村610524105210220
團結村610524105211220
申庄村610524105216220
西休村610524105217220
樸魯村610524105218220
導基村610524105219220
富禮坊村610524105222220
金營村610524105225220
蔡苜村610524105226220
保寧村610524105229220
全興寨村610524105230220
南窪村610524105235220
北庄村610524105236220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轄區總人口468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870人,城鎮化率14.7%。另有流動人口960人。總人口中,男性29918人,佔63.8%;女性16966人,佔36.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黑池鎮人口出生率2.8‰,人口死亡率1.5‰,人口自然增長率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1人。
截至2018年,黑池鎮戶籍人口49596人。
2021年6月10日,合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黑池鎮常住人口2908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黑池鎮財政總收入196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企業所得稅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
2018年,黑池鎮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8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黑池鎮耕地面積74943畝,林地7228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糧食生產91928噸。其中小麥2226噸,玉米8950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藥材、西瓜、棉花。2011年,黑池鎮棉花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3750噸,可向社會提供商品棉3500噸,西瓜種植面積1萬畝,畝產2噸,產值總收入1200萬元。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黑池鎮生豬飼養量8.2萬頭,年末存欄4.3萬頭;羊飼養量1.2萬隻,年末存欄0.6萬隻;牛飼養量0.2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家禽飼養量3.2萬羽,上市家禽2.2萬羽。2011年,黑池鎮生產肉類2136噸,其中豬肉1456噸,牛肉120噸,羊肉72噸;禽蛋245噸,鮮奶243噸。
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累計造林5800畝,其中防護林3200畝,經濟林3100畝,農民四旁植樹85000株,2011年,黑池鎮水果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75噸,主要品種有蘋果、葡萄、杏、等,其中蘋果900噸,葡萄420噸,杏50噸。漁業以黃河灘下養魚為主,魚塘養殖面積2000畝,年產量2000噸,漁業產值達1600萬元。2011年,黑池鎮大型農業機械170台。

第二產業

黑池鎮形成由機磚、預製、機瓦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工業企業9個,工業總產值1250萬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有商業網點413個,職工800人。有個體工商戶352家。2011年,黑池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3%;各項貸款餘額2700萬元。

文化


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有公共圖書室23個,建築面積700平方米,藏書7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3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手工花饃、剪紙、刺繡、社火等。

民間傳說

說到“黑池”這個名字,還和書聖王羲之有關。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被後世尊為“書聖”,他寫的《蘭亭序》妍美流便,那可真是書法極品。王羲之後來定居浙江紹興,但他祖籍在山東,對北方的山水極有感情。有一年,他又獨自出行,遊歷名山大川,順著黃河古道邊走邊看。一天他上了黃河西塬,走了十多里,忽然發現有個大村莊,村口新建一座高大雄偉的城門樓,中間的匾額還空著沒書寫。王羲之目不轉睛地望著,從心底里佩服城門樓的氣派。他向旁邊的一位老者打問這裡是什麼地方,老者答道:“這裡屬合陽縣管轄。合陽在周朝的時候先屬晉國,後來又屬魏國,是魏國的西河之地。”王羲之聽罷點了點頭。老者又問:“客官從哪裡來?敢問尊姓大名?”王羲之說:“我叫王羲之,順著黃河一路走來的。”老者一聽,高興得白鬍子直抖,說:“哎呀,原來是右軍先生光臨敝處,失迎失迎!”王羲之說:“老人家,你們這座城樓修得好啊!”老者說:“剛修成不久,匾額還沒題呢,今日亦算有緣,就請右軍先生代勞吧!”王羲之聽了也不推辭,隨老者到他家裡,取出筆墨,準備動筆。村裡的父老鄉親聞聲而來,一時間把老者的院子擠了個滿滿當當。只見王羲之飽蘸濃墨,運足氣力,“刷刷刷”三個斗大的字落在紙上,眾人一看是“古晉墟”三個字,字勢雄強,力透紙背,不由齊聲喝彩?有的說:“字就是美?”有的說:“不愧是大家手筆”王羲之微微一笑,說聲:“獻醜了,讓大家見笑”老者請王羲之歇息歇息,先喝杯茶。王羲之說:“我得先去把這筆洗一洗,不然墨汁變硬,下一次就不好使了?”老者說:“先生儘管放心,出我這大門不遠處便是大澇池,水有的是”王羲之一聽這話,忙問:“什麼是澇池”老者說:“咱這黃土塬上就一樣不好,缺水,因此每個村裡都有一兩個澇池,把雨澇時的水蓄積起來,飲牲口、洗衣服、澆個花兒什麼的就有水了”王羲之說:“噢,就是南方的池塘”老者說:“對的哩?”便領著王羲之來到澇池邊。王羲之蹲下身子,筆剛一挨池水,那黑色便像雷雨前的烏雲,迅速地向遠處洇了開去。王羲之把筆使勁涮凈,那池水便變得烏黑。有的人擔心說:“哎呀,池水變黑,牲口是喝不成了”但是說也奇怪,滿池黑水,舀到桶里卻是清亮的,讓牲口一見,喝得特別香。眾人這才明白,澇池水裡沾了“書聖”的光咧。
為了紀念書聖王羲之題寫“古晉墟”三字,涮筆后池水變黑這件事,後來人把這裡叫做“黑池”,一直到現在城門樓和“古晉墟”三個字都沒有了,人們還這樣叫。

交通


黑池鎮已形成南北、東西交通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黑馬公路穿鎮而過,黑澄公路向西連接108國道,鎮村道路全部實現水泥硬化。

教育


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782人,專任教師29人,小學12所,在校生1359人,專任教師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58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6%,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黑池鎮教育經費80萬元。

衛生


截至2011年末,黑池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中心醫院2所,村醫療衛生站21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4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0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人、執業(助理)醫師0.33人、註冊護士0.2人。2011年,黑池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2萬人次,住院手術131台次,出院病人715人次。2011年,黑池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632人,參合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