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徐村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

西徐村五代時期(公元907- - 960年)建村,初名庄頭嶺子,后更名西徐村並沿襲至今。據《徐氏墓碑》記載,五代時期冀北人徐氏在此立村,曾名庄頭嶺子,徐氏故后葬於村東,后更名為西徐。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原村西有古寺延慶寺,寺外有唐槐一株,佔地約有700平方米。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沿大運河南下,途經山東時,改道去拜祭孔子,當行至大汶河北岸2 2公里時,天突降大雨,一行人馬到延慶寺躲雨,雨停時天色已晚,只好在此住宿。晚間,康熙曾把龍袍搭在寺外槐樹樹枝上晾曬,故又稱唐龍槐,鄉民也將村名改為熙宿(註:將當地方言將“宿””為讀“XU,”),後來,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遷徙來此的人越來越多,村莊不得不向村西南方向徐徐延伸,村名最終更名為西徐。

汶陽鎮西徐村位於泰山西南,隸屬肥城市汶陽鎮,東臨李店村,北靠北庄村,南連新集村,西接濁東村。全村共有811戶,2735人,耕地2426畝,黨員68名,黨小組5個。村“兩委”幹部6人,其中黨支部成員5人,村委會成員5人,交叉任職4人。

2017年11月,西徐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村莊概況


西徐村共有815戶、2845人,2426畝土地,是省級文明村、文化大院示範村。被確定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以來,西徐村把打造美麗鄉村與富民增收相結合,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相結合,把資源開發與民生公益相結合,以改善自然生態為核心,以弘揚文明新風為目標,以發展生態經濟為動力,以提升宜居環境為主線,全面建設富裕西徐、宜居西徐、文明西徐、書香西徐、和諧西徐。
夯實基礎強筋骨。重點打造“一園兩場三街”工程,高標準建設垂釣遊樂園,文體廣場、書法廣場,村中心街和兩條南北街。新建一處400平方的健身廣場,投資120萬元,將閑置坑塘整修成集垂釣、娛樂、休閑、養殖等於一體的公園,沿坑塘陡坡截面修建了2米寬的花格,新建了南北長15米的三孔橋,對外出售魚食,以供遊客觀景賞魚,同時,為確保遊客安全,“兩委”幹部按星期分管,20個小組24小時輪流值班,保證園內衛生清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新建成民俗文化展室,通過農村用具,老物件等展現農耕文化;作為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的老家,村內擁有農民書法家60餘人,村投資10萬元,打造了書法文化特色廣場,按照仿古風格,合理布局,設書法練習室、書法展覽室和文化走廊,百年古樹,特色門樓,無不顯示出西徐悠久藝術和文化底蘊。三條主街交錯貫通,硬化村內所有街巷和生產道路15萬平方米,栽植櫻花、塊柏等常綠植物5000餘株,安裝路燈150盞,粉刷牆面1萬平方米,村容村貌、綠化美化水平不斷提高,居住環境明顯優化。
引領風尚提內涵。立足傳播書法文化,深入挖掘西徐村書法文化底蘊,組建歐陽中石農民書法協會,開展書法創作活動;弘揚耕讀文化,發展農民書法家隊伍,設置書法繪畫培訓中心,促進青少年的傳統美德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質,現有農民書法家60餘人。把握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的機遇,打造汶陽“西線美麗鄉村示範片”,連點成線,帶動提升三濁、高淤、汪城宮等村落文化內涵。培育“崇德重教、守信知禮、勤儉實幹、創新超越”的汶陽精神,營造文明向善的村風民風,為推動建設書香汶陽、孝善之鄉起到了引領作用。齊心協力促建設。汶陽鎮成立專門項目建設推進小組,負責項目推進落實,積極對上溝通協調。西徐村成立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組,切實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落實工作責任,嚴密組織實施,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通過制定實施方案,將工作目標具體到事,直接責任具體到人,按照責任分工,各司其責、加強聯動、合力推進。上級爭取的資金參照“一事一議”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各方籌措的資金由鎮經管站全程監管。村委會通過村務公開欄、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召開動員會等方式,開展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形成全村黨員幹部和群眾關心、支持、監督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特色產業


有機蔬菜,綠化樹苗,大汶河。

歷史名人


西徐村[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
西徐村[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
歐陽中石(1928- ),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兼任中國文化書院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副校長及北京大學、濟南大學等校教授。

媒體報道


1、肥城西徐村把“垃圾灣”打造成村民休閒遊樂園
齊魯網泰安7月8日訊(肥城台記者段衍海)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這種和諧寧靜的生活方式,在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村民的眼中,正在由夢境逐漸變為現實。
記者走進西徐村遊樂園,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緩緩展開:碧波蕩漾,靜怡小亭,優雅拱橋,遊人如織,還有一路延伸的天藍色護欄。凝神望著水中天空的倒影,不禁讓人煩惱盡無。日前,該村投資120萬元建設的遊樂園已全面竣工,並已完成街心公園、景觀涼亭、特色拱橋以及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還將建設以中石文化為底蘊的文化廣場,打造出一個健身賞景的“桃花源”。
據悉,該村將於7月10日放養魚苗,讓遊樂園變成夏日垂釣的好去處。
2、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搭台唱戲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戲曲是群眾喜愛的藝術表演形式。近日,為展示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果,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借佔地30畝的南大灣改造項目完成之機,邀請河南省濮陽市百花豫劇團到村裡搭台唱戲,讓村民們在自家門口也能感受這種傳統戲曲的獨特韻味。
筆者看到,臨時搭建的舞台有些簡陋,但是演員們卻毫不馬虎,他們精心表演著《桃花庵》《下南京》《打金枝》等經典曲目,行腔酣暢、吐字清晰,時而鏗鏘有力,時而熱情奔放。儘管天氣微涼,台下依然密密麻麻地圍坐了600多名群眾,懷著喜悅的心情享受著這場精彩的文化大餐。
今年上半年,汶陽鎮西徐村投資120萬元把昔日垃圾遍布的南大灣,打造成眼前風景宜人的遊樂園,並已完成街心公園、景觀涼亭、特色拱橋以及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之後還將建設以中石文化為底蘊的文化廣場,打造出一個健身賞景的“桃花源”。
據了解,本次戲曲演出將持續十天,每天三場,觀看群眾預計達2萬人次。戲曲終有時,而汶陽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將形成常態化,更加深入人心。(武海芹 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