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燾的結果 展開
- 南宋著名歷史學家、目錄學家
- 明代李燾
李燾
明代李燾
李燾(1544年-1625年)字右臨,號斗野,河源縣城鎮上城三石獅李屋人。出生貧寒,天資聰穎,四歲習句讀,明隆慶二年(1568年)中進士,先後做官十五任,50年,直至雲南巡撫(二品),人稱“槎城之槐”。
李燾(1544年-1625年)字右臨,號斗野,河源縣城鎮上城石獅李屋人。
李燾出生貧寒,其祖父景顯公世居曾田,幼年時痛喪父母,靠祖母撫育,但李燾從小聰慧過人,嗜書如命,景顯公見其孫兒自幼超群,恐莫玉成,故舉家遷往今河源縣城。
李燾天資聰穎,四歲習句讀,明隆慶二年(1568年)中進士,先後做官十五任,50年,直至雲南巡撫(二品),人稱“槎城之槐”。李燾中進士后,授任福建泉州府推官(七品),不久,調任浙江金華任同知(五品)。明萬曆六年(1557年)。李燾升任湖廣衡州府(今湖南衡陽)知府(四品)。在這一任上,李燾的才幹和廉潔得到當地人民的充分肯定和得到皇帝的讚賞。明萬曆二十一年至四十七年(1593年至1619年)李在燾五十至七十歲間,調省級政權楊關當官。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李燾被提升為雲南巡撫都察院右都御史。為雲南省的最高長官(二品),還監督四川、貴州兩省賓兵晌。這是李燾當官生涯的頂峰。李燾為官五十年,官至二品,卻為人儉樸,廉潔奉公,執法無私。從明天啟五年(1625年)《諭祭李燾文》中透露,李燾是在雲南巡撫任上罷官回家。罷官的原因是“偶被浮言”所害,以後朝廷發現處理有誤,打算再起用李燾時,他卻去世了。
李燾一生為官清廉有建樹,名聲遠揚,先後受到過皇帝的三次嘉獎。河源縣一位名叫鄺奕垣的進士寫了一首五律褒揚李燾:“我愛李滇撫,為官五十年。廚無隔餐肉,囊乏用余錢。意厭城市鬧,情鍾瀧水緣。遍觀利達者,可不謂前賢。”年邁的李燾回到河源后,倡導修葺龜峰塔,並親筆題寫“龜峰古剎”四字。河源學宮遷回上城后,李燾欣然命筆作《遷儒學記》,以壯河源學宮之勝,以勉諸生立志向學。李燾死後,天啟皇帝御賜衣冠,族人因作“衣冠冢”。
李燾故居石獅李屋,始建於明朝嘉靖初年,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雄偉的大門前旁的牆角,立著一個“文物”標記的石牌,顯示“李燾故居”2006年12月列為河源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院內外,這裡明代建築風格明顯,富有客家特色和時代烙印,細微之處無不透示出渾厚的歷史積澱。其整體風貌,精而不奢,體現了李燾生前清廉為官的風格。大門上懸掛著“三世二品”的牌匾,印記了李燾曾經的最高官階並為祖上帶來了榮耀。跨入大門后見到的是一個方形的天井和照壁,左轉進入第二個大門,“進士”牌匾也特別引人注目。可以想像,“進士”功名的背後,是少年李燾刻苦攻讀的故事。來到大堂,宏大頗見氣勢。大堂檐前高懸“三宣霖雨”的木匾,彰顯了李燾的政績和榮耀。
而今,院落空寂人稀,熱鬧不在,還有庭院深處,那蘊藏的歷史文化和李燾精神,更是越來越少人知曉——遙想當年,李燾80歲告老還鄉時,帶回家鄉的僅僅是幾箱書;還繼續發揮餘熱,興修水利,造福桑梓。尤為可惜的是,幾年前我還在大堂后屋牆角看到一個刻有“恩綸三錫”四字的珍貴石匾,已經沒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