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橋鄉
八字橋鄉
八字橋鄉地處福建省尤溪縣西部,位於北緯26°06′~26°14′、東經117°48′~117°54′之間,與大田、沙縣毗鄰,是閩江支流尤溪河的發源地之一,304省道貫穿境內。平均海拔650米,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無霜期240天。全鄉土地總面積11.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8114畝,林地面積8.15萬畝。轄10個行政村,10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005戶,其中:非農業戶205戶;總人口118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7人。
八字橋鄉位於尤溪縣西部,距縣城54千米。北緯26°06′~26°14′、東經117°48′~117°54′之間。面積60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省道102線過境。
[郵編]365117 [代碼]350426206:~201村頭村 ~202洪田村 ~203洪牌村 ~204龍湖村 ~205羅岩村 ~206黃壟村 ~207坑頭村 ~208下畲村 ~209后曲村 ~210魯坑村
[沿革]1959年屬管前公社。
1959年屬管前公社,1979年析置八字橋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轄9個村、109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村頭村。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村頭、龍湖、洪牌、洪田、后曲、黃壟、羅岩、坑頭、下畲、魯坑10個村委會。
八字橋鄉
1956年,這裡設管前供銷社購銷點,並建起雙層營業樓房。1958年設郵電所總機,建成雙層樓房。1979年11月,成立八字橋公社后,各項建設加快發展。1983年,從舊市場接尤(溪)沙(縣)公路建成寬10米、長200米的混凝土街道。到1985年建有鄉政府大樓、電影院、供銷社綜合樓、衛生院、林業站、木材檢查站、信用社、稅務所、食品站、中小學校舍等樓房,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沿公路還建起10多家個體店房。
明、清時期,永安、大田等地大量居民遷徙至八字橋鄉,自此發展生產,繁衍生息。八字橋鄉於1979年建鄉,建鄉前隸屬管前鎮。建鄉以來,全鄉高考錄取全國重點大學有清華、復旦、廈大、福大等重點院校,截止2008年初,考入大中專深造的有數百人之多。
八字橋鄉歷史上俗稱尤溪縣的“西大門”。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53公里,距沙縣38公里,距三明61公里。省道304線貫穿境內,交通便捷。全鄉已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成5個候車亭,為群眾出行和農副產品運輸帶來便利。
八字橋鄉
該鄉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歷年均以零售業和餐飲業為主,1998年開始,農村營銷服務組織蓬勃發展,組建八字橋金柑、佛手瓜營銷協會,到2000年在全國16個城市建立營銷網點,發展營銷會員400多名,年銷售各類農副產品1.5萬噸,創營銷附加值800萬元。
1986年以來,大力發展工農業,經濟總量較大幅度增加,綜合實力明顯增強。1986年,全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480.77萬元;1995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892萬元;1998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4470萬元,2000年,達到6199萬元,分別比1986年、1995年和1998年增長12.8倍、1.6倍和1.4倍。2000年人均純收入達3018元,比1995年增加1107元。1986年至2000年是八字橋鄉企業穩步發展時期。鄉黨委、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提出“工業興鄉”的發展戰略,資源優勢得以進一步發揮,一批以水電、礦產開發和竹製品、食品加工為主龍頭企業初具規模。與管前鎮聯營的企業有青印溪二級水電站和電化廠。青印溪二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6400千瓦,年發電3100萬度,年產值1100萬元,鄉實有股份20%;電化廠年產特級硅1500噸,主要產品全部出口日本,年產值達1300萬元,鄉實有股份32%。罐頭食品廠年生產清水筍 650噸以上,年創產值達200萬元。此外,通過優化環境優質服務,促使中小型企業上檔次、上水平、上效益,全鄉竹製品加工產值達150多萬元;鄉黃龍鑄造廠、坑頭造紙廠也取得長足進步。
八字橋鄉
佛手瓜是這個鄉的又一特色產業,通過八字橋佛手瓜合作社,該鄉生產的佛手瓜不但走上了上海、徐州等地的餐桌,更遠銷到了北方的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城市,當地農民種植佛手瓜的積極性高漲,在八字橋鄉的山溝澗邊、河沿道旁,我們可以看見一藤藤佛手瓜就著山形直往上竄、順著水勢蜿蜒向前,青翠的樹葉下掩映著一顆顆希望的果實。今年全鄉已發展12萬藤的佛手瓜,年產上萬噸。抓營銷、打品牌是推動全鄉特色經濟發展的又一手段。他們引導農民成立了八字橋鄉佛手瓜專業合作社,通過統一包裝、統一用“活水牌”商標,銷售金柑、竹筍、佛手瓜等農副產品1萬多噸,創營銷附加值2000萬元。
八字橋鄉
文筆峰是八字橋鄉一大名勝。文筆峰位於鄉的東北方向,高949米,因形狀酷似一支筆,因此得名文筆峰。峰頂有仙亭祀馬仙,疊顯靈異。從半山腰到山頂,迂迴曲折,當地人稱他為“九折嶺”。歷史上許多名人到此一游,留下了許多讚譽詩句。根據鄉志記載,明正德帝游文筆峰贊曰:“一枝文筆衝天霄,數椽紫柏繞碧空,七鄉人眾開勝景,三仙永鎮福地中。仰瞻白雲飛如梭,俯看紫氣纏山腰,玉壘環球浮文筆,天生南方第一峰。”鄭居南留有一首頌風詞:“峰似文筆筆似峰,矗立南方天柱中,四周盡居勤勞漢,峰尖頂上有仙公。”文筆峰雖風景優美,但仍沒有被開發,遊人以當地人為主,逢年過節時,三五好友,結伴而行,登高望遠,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