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薩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丹

恐怖組織首領

奧薩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阿拉伯語: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拉丁轉寫: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waḍ bin Lādi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2日),他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利雅得省人,是“基地”組織首領,該組織被認為是全球性的恐怖組織。本·拉登篤信伊斯蘭教遜尼派瓦哈比派。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軍擊斃。

人物經歷


1957年3月10日,出生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一個建築業富商的家庭,家中排行17。
1976年-1979年,就學於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King Abd ul-AzizUniversity)
1979年-1989年,放棄學業離開家庭參加了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組織”,反抗蘇聯紅軍的侵略。
1988年,建立基地組織。
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后,本·拉登及其追隨者返回沙烏地阿拉伯的家鄉。
1991年,由於和沙特政府發生矛盾,本·拉登逃亡到蘇丹重建基地組織。
1994年4月,沙烏地阿拉伯剝奪了本·拉登的公民資格。
1996年5月,被要求離開蘇丹,輾轉返回阿富汗。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母
生父:穆罕默德·本·拉登。
父親:穆罕默德·阿塔斯。
母親:阿麗婭。

情感生活

妻子
納伊瓦·本·拉登
奧薩瑪·本·拉登的首位妻子,同時也是本·拉登的表妹。出生於敘利亞,1974年嫁給時年17歲的拉登,為拉登育有11子。
赫蒂徹
沙特人,來自有聲望的沙里夫家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人,比拉登年長幾歲,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吉達的一所女子學校當老師。
哈麗雅·薩巴
沙特人,一名專門教授聾啞兒童的教師。
西哈姆
阿富汗一名沙特戰士的妹妹,家在麥地那。
阿邁勒
拉登五位妻子中最年輕、最被寵愛的一位,原籍葉門。據傳這宗婚姻是為了鞏固拉登和葉門的關係而安排,阿邁勒的父親將女兒送走時曾表示這麼做令他“引以為傲”。
子女
阿卜杜拉 阿卜杜勒·拉赫曼 薩阿德 奧瑪 奧斯曼 阿里(赫蒂徹)穆罕默德 法蒂瑪 卡蒂亞(西哈姆)哈里德(西哈姆)哈姆扎(哈麗雅)阿米爾(赫蒂徹)伊曼 米里亞姆(西哈姆)蘇邁婭(西哈姆)愛莎(赫蒂徹)巴克爾(或拉丁)
妻子嫌吃苦想離婚,思想保守的拉登一口答應,“我的事業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

人物事件


1998年2月,組織了“伊斯蘭反猶太人和十字軍國際陣線”(“伊斯蘭聖戰組織”是其派生組織)。
1998年,轟炸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
2001年9月11日,美國“911”事件發生,造成2900多人傷亡。
2001年10月7日,美國發動針對“基地組織”及其大本營所在國阿富汗的反恐戰爭,本·拉登開始了逃亡生涯,傳言其經常藏身於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邊境地區。
2011年,呼籲利比亞人民及阿蓋達組織反抗卡扎菲政權。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美國軍事行動中,於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脈山腳,首都伊斯蘭堡以北大約50公里處阿伯塔巴德鎮的一座豪宅內,被海豹第六分隊擊斃,終年54歲。
本·拉登在1988年左右成立了“基地”組織,與其他恐怖主義組織合作,開始在中東之外招收成員,分佈於東南亞、非洲、歐洲和美國。
1992年12月,針對駐索馬利亞美軍的葉門旅館爆炸案。
1993年2月,美國的世貿中心爆炸案,導致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1993年6月,謀殺約旦王儲阿卜杜勒未遂。
1994年,本·拉登宣布向美國發動聖戰。
1995年1月,刺殺羅馬天主教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未遂。
1995年11月,利雅得美軍軍營爆炸案。5人死亡;埃及駐巴基斯坦使館爆炸案。17人喪生。
1995年,本·拉登承認在沙烏地阿拉伯本土的利雅得和達蘭執行恐怖活動,被剝奪沙烏地阿拉伯公民權。
1996年,宰赫蘭美空軍住所爆炸案。
1997年,開羅外國旅遊者客車爆炸案。
1998年8月,東非美國大使館爆炸案。257人死亡5000餘人受傷。
2000年10月,葉門美國“科爾”軍艦爆炸案。17人死亡。
2001年9月11日早晨(美國東部時間),本·拉登策劃發動了對美國本土的恐怖活動,劫持了美國四架民航客機,駕駛其中兩架撞向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其中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樓,第四架因機艙內乘客與劫機歹徒搏鬥,最終在賓夕法尼亞州墜毀。美國追捕本·拉登,因特工察知本·拉登流亡在阿富汗邊境,便派兵駐守阿富汗。
本·拉登是腎臟病病人,經常需要洗腎,有時也會被猜測為已死。所以他之後經常透過媒體發表自己演講的錄像帶,背景大多是山洞中的軍營或山區。
2006年6月30日,本·拉登在網路公布的一段錄音中,稱被美軍炸死的統一聖戰組織領袖扎克維為聖戰雄獅,並表示蓋達組織將繼續在伊拉克的聖戰。
2007年9月,本·拉登繼2004年後首次在一卷錄像帶《告美國人民書》中發表講話,號召追隨者以加劇殺戮和戰鬥的方式結束伊拉克戰爭,但沒有發出具體的恐怖襲擊威脅。
2009年,本·拉登最後一次錄音,警告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但是否真為本·拉登本尊,或是由其他替身成員捉刀,亦備受質疑。
拉登的“事業”開始於1979年的阿富汗戰爭。當年蘇聯大舉入侵阿富汗,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反對蘇聯入侵的浪潮。拉登和一群有著同樣信仰的阿拉伯朋友,不遠千里來到阿富汗,並且斷斷續續地呆了10年之久,直到蘇聯解體前從阿富汗撤軍。
在阿富汗,拉登創建名叫“服務營”的組織,招募阿拉伯志願者幫助阿富汗難民以及和蘇聯士兵作戰的人。由拉登牽頭,1988年“服務營”搖身變為被後世廣為詬病的“基地”組織。
曾採訪過拉登的美國記者米勒說,阿富汗給了拉登“實踐”戰爭的機會,讓拉登加深了“西方世界是霸權主義”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他在這裡初步結識了塔利班,發現彼此“情投意合”。
上個世紀90年代初,蘇聯被阿富汗戰爭拖垮,讓拉登一度以為敵人已經消失,但回國不久的拉登,很快就陷入到了另一場思想的漩渦中——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拉登向沙特王室提出啟用“基地”組織來保護國家的建議。在苦苦等了數天之後,拉登等到的卻是沙特王室的一口回絕。而沙特政府甚至同意美軍設立軍事基地。此舉令拉登十分不滿。
有資料顯示,拉登曾給沙特國王寫過一封“憤怒信”,指責沙特背叛了伊斯蘭教義,讓西方人進來是“引狼入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偉認為,海灣戰爭是拉登開始反美的肇始。“這件事對他的刺激最大。拉登自認為自己代表貧窮和正義的穆斯林,其他歡迎美軍進駐的阿拉伯政府都已經異化,成了美國的幫凶。”
沙特政府對拉登也感到憤怒,甚至取消了拉登的國籍,拉登此後一段時間在北非國家蘇丹、阿拉伯半島的葉門“流亡”。跟著他的,除了妻子和孩子之外,還有從阿富汗帶來的“兄弟們”。這些人最終都成了“基地”組織的骨幹。1996年,拉登被迫來到了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試圖在這裡實現自己的夢想。
李偉認為,“拉登的夢想很大,很有野心”。據他介紹,拉登不在乎沙特政權,在意的是在整個中東、北非的阿拉伯地區,實現14-15世紀那樣的阿拉伯帝國的復興。為此就必須要打敗他所認為的“最大惡魔”——美國。拉登認為,美國是蘇聯之後對阿拉伯世界最危險的敵人。所以2001年“9·11”發生后,美國決然出兵阿富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手段更毒辣 美國本土施襲
“9·11”是拉登最為外界所知的一次恐怖主義行動,正是這次行動改變了當時的世界政治走向和國際關係格局。
拉登從蘇丹來到阿富汗之後,塔利班首領奧馬爾對他極為歡迎。不過拉登並沒有像奧馬爾等塔利班高層一樣住在首都喀布爾的官邸內,而是寧願住在郊外偏僻而簡陋的小屋中。
他的低調,換來的卻是“基地”網路在阿富汗的大規模擴張。
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傑弗里·雅思科曾在美國媒體發表文章稱,正是在阿富汗,拉登才決心將“基地”組織建成一個有嚴格規制、並且發動聖戰的恐怖集團。
美國方面稱,1998年拉登對美國人策劃發動了一次恐怖主義襲擊,這是拉登和美國政府之間第一次大規模的較量。
當年夏天,炎熱異常的肯亞首都內羅畢發生爆炸,爆炸地點正好是美國駐肯大使館,不久之後美國駐坦尚尼亞大使館也發生了爆炸。兩起襲擊造成200多人死亡上千人受傷,死傷者中有不少美國人。
不久后,一身迷彩服,包著頭巾,背後靠著一支AKS-74U步槍的拉登出現在網際網路上,他宣布“聖戰”開始。
這時候的拉登,開始正式進入到美國大眾的視野當中。美國媒體開始狠批美國政府,稱“這個曾在阿富汗反對蘇聯的大個子阿拉伯人,為什麼在拿過我們的援助后,又來襲擊我們?”
此後隨著拉登“作案”越來越大,最終美國人開出的懸賞價格由500萬美元水漲船高至5000萬美元天價,要拉登的項上人頭。
2001年9月11日,作為美國資本主義象徵的紐約世貿大廈雙子座塔樓被撞毀,美軍也開進阿富汗。拉登從此開始了近10年東躲西藏的生活。
“貓捉老鼠”的遊戲玩了10年後,拉登在美軍名為“定向”的突襲行動中被擊斃,行動持續大約40分鐘。
台媒驚爆 本·拉登年輕時學過柔道 師傅是台灣人
據台灣媒體報道,策劃9.11的頭號恐怖分子本·拉登被美軍狙殺,曾旅居中東的台灣柔道教練吳正明拿出照片、影片等,表示自己曾經教過24歲時的本拉登。
據報道,現年66歲的吳正明1979年旅居沙烏地阿拉伯,擔任沙特國家級總教練達12年。他說本拉登身高190多厘米,他曾建議本拉登不適合學柔道,應該去練跆拳道。而本拉登只來上過幾堂課,印象中他的家境不錯,教養很好。
吳正明說,9.11事件后他曾回到中東,學生告訴他這個本·拉登成了當地英雄,他才知道這個瘦瘦高高、當年看起來斯文有禮的學生是頭號恐怖分子。
本拉登遺言
在前“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巴基斯坦藏身處發現的一封21頁信件中,本·拉登警告說一個新生“殘忍”極端組織勢力日益增強,授意“基地”與之切斷所有聯繫。這個組織就是眼下在伊拉克攪翻天的“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武裝、即ISIS。
報道稱,所曝光的文件由本·拉登的助手2011年執筆,其中列舉ISIS的一些野蠻行為,包括使用氯氣化學武器、轟炸清真寺和屠殺天主教教徒等。
相關報道
2015年7月31日,本·拉登家族的一架私人飛機在倫敦沖入汽車拍賣場墜毀,瞬間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球,事故已造成飛行員和3名乘客死亡,這3名乘客據信是本·拉登家族成員。這架 飛機約合人民幣7000萬元,為本·拉登家族所有。事故造成大量地面車輛被毀。
這架飛機試圖在附近機場降落時沖入汽車拍賣場墜毀,徹底報廢。救援人員抵達時飛行員和機上3名乘客已經全部沒有了生命體征。該事件尚未被認定為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