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處理

2006年侯登華所著的書籍

《勞動爭議處理》是2006年6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侯登華 。該書講述了對勞動者相關法律的各種闡述,書中有詳細的案例以及分析來使人明白勞動者都有什麼法律保護,遇到糾紛時該怎麼處理。

內容簡介


“勞動糾紛律師幫你辦”叢書從勞動合同、工傷、勞動者保護、勞動報酬、勞動人事管理、勞動保險及勞動爭議處理等六個方面,運用實踐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案例,分門別類地對我國勞動法領域中的相關法律制度以及實務操作中容易產生的問題進行了闡釋,以期從勞動法律規範的理解和應用兩個方面能夠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給予幫助。本套叢書的作者均是長期從事勞動法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專業律師,希望他們在勞動法案例方面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能夠對讀者帶來益處。 《勞動糾紛律師幫你辦:勞動爭議處理》為叢書之“勞動爭議處理”篇,無論您是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無論您現在、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您的“私人律師”,時刻會提醒您關注維護自己的勞動權益。

處理方式


勞動爭議處理方式
1.協商(和解)
(1)協商達成一致,應當簽訂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2)經仲裁庭審查,和解協議程序和內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將其作為證據使用。但是,當事人為達成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爭議事實的認可,除外。
2.調解
(1)調解委員會由勞動者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人數由雙方協商確定,雙方人數應當對等。勞動者代表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勞動者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沒有提出調解申請,調解委員會可以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主動調解。
(2)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委員會印章後生效。
生效的調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a.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b.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15日內共同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審查申請。仲裁委員會受理后,對程序和內容合法有效的調解協議,出具調解書。
c.一方當事人在約定的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調解協議合法有效且不損害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利益的,在沒有新證據出現的情況下,仲裁委員會可以依據調解協議作出仲裁裁決。
3.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
(1)仲裁時效: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例外: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舉證責任倒置:證據由用人單位掌握的,由單位舉證,否則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3)集體勞動爭議: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並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訴訟活動。
(4)仲裁裁決:下列爭議做出的仲裁裁決對用人單位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勞動者對該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a.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金額的爭議;
b.因執行國家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方面發生的爭議。
4.訴訟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同時包含終局裁決事項和非終局裁決事項,當事人不服該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

目錄


第一章 勞動爭議概述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的概念和特徵
第二節 勞動爭議的種類
第三節 勞動爭議與其他爭議的區別
第四節 我國勞動爭議的現狀、特點及爭議產生的原因
第五節 勞動爭議的預防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二章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概述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我國現行勞動爭議處理基本制度
第二節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的法律依據及法律適用
第四節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的範圍
第五節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比較與勞動爭議處理模式評析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三章 勞動爭議協商制度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協商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 勞動爭議協商的原則和形式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四章 勞動爭議調解制度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調解概述
第二節 我國的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及調解原則
第三節 我國勞動爭議的調解程序
第四節 勞動爭議調解程序與仲裁程序和訴訟程序的比較
第五節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五章 勞動爭議仲裁製度概述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仲裁概述
第二節 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與期限
第三節 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六章 勞動爭議仲裁組織及仲裁參加人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第二節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事機構及仲裁人員
第三節 勞動爭議仲裁參加人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七章 勞動爭議仲裁程序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申訴與受理
第二節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
第三節 仲裁開庭審理程序
第四節 集體勞動爭議仲裁
第五節 勞動爭議仲裁中的相關問題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八章 勞動爭議訴訟制度(上)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訴訟概述
第二節 勞動爭議訴訟的受案範圍及管轄
第三節 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
第四節 勞動爭議訴訟證據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九章 勞動爭議訴訟制度(下)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訴訟審判程序
第二節 勞動爭議案件的執行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第十章 勞動爭議仲裁文書和訴訟文書
本章提要
引導案例
第一節 勞動爭議仲裁文書
第二節 勞動爭議訴訟文書
第三節 勞動爭議仲裁文書和訴訟文書的送達
本章思考題
拓展案例
參考文獻

序言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各種社會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生產資料所有制和勞動力所有制的變化,帶來了勞動關係的深刻變化。而勞動關係的變化是我國近年來勞動爭議案件頻繁發生並逐年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和諧的勞動關係是我們建立和諧社會的組成部分。在我國致力於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對勞動關係的法律調整關係到勞動者權益的維護,用人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社會的安定和文明進步。本教材以我國的《勞動法》《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有關的配套規章為依據,全面闡述了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包括調解制度、勞動爭議仲裁製度、勞動爭議訴訟制度,還介紹了勞動爭議的協商制度。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反映法學理論發展的新成果和立法、執法的新情況
本教材力求吸收法學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和前沿理論觀點,採用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頒布或修訂的法律、法規。從內容上來說,既反映一定的學術前瞻,又注重法學的基本框架、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注重體例編排的科學性
我們在編寫本教材時,一是注意每一章節內部體例的科學性和邏輯性;二是注意處理好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和銜接關係,特別是著力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視角闡述勞動爭議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