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石大街
山東省泰安市轄街道
擂鼓石大街在山東省泰安市區東段,從泰安火車站往北至龍潭北路,過文化路,有一條2000年以後開闢的大街,名:擂鼓石大街。
據史料記載,在西漢末年,赤眉軍駐天勝寨,嵩里山為前哨,發現敵情舉火為號,中間擂鼓以便報於天勝寨的赤眉軍。由於鼓在一巨石的旁邊,所以這塊巨石立即起名為擂鼓石,而這條路也就因這塊巨石得名了。擂鼓石路位於泰安市區西北部,東起龍潭路,經科山路、傲徠峰路,西至迎勝路。
現存的擂鼓石其實已經不是當年的那一塊石頭了。早在建國初期,擂鼓石大街剛剛形成雛形時,大約在今天的龍潭路與擂鼓石大街交會處的位置的西南角有一塊巨石,呈橢圓形,被雨水沖刷得十分光滑,有3、4米高,7、8米寬,巨石上並無刻字,只是一塊天然巨石而已。此大街便由此得名擂鼓石路。1962年,泰安城為了進行道路擴建,便將這塊橫亘在路邊的巨石用炸藥炸碎了,碎石被用作建築材料,從此原有的舊擂鼓石就沒有了。直到2006年,泰安市政府重新在原擂鼓石的北側(也就是今天龍潭路與擂鼓石大街交會處的西北角)放置了一塊石頭,上刻“擂鼓石”三個紅色大字,但其實已經不是原石了,新擂鼓石比舊的要小一些,形狀更加像鼓形,並有圍欄。
這條大街為東西走向,由東往西,直通泰安市政大樓,往東只到普照路。
石頭由來
這條街為什麼叫擂鼓石大街,外地人初來時均不明白。原因是,創街之時,小區之中有一塊天然巨石,高兩米,直徑過丈,上下稍細,中間粗,形似大鼓,故名。這個小區周圍,在早是一片平地,離泰山很遠,那麼這塊巨石是怎麼來的,地方志沒有記載,老人也講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