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製品學雜誌
國際生物製品學雜誌
《國際生物製品學雜誌》,由中華醫學會、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主辦。《國外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製品分冊》創刊於1978年,是公開發行的國家級醫學學術和技術類正式期刊。主要報道國外生物製品學科的新動態、新技術、新進展和新經驗。主要欄目有:綜述、編譯文、文摘、國際學術活動、簡迅和預防接種問答。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生物製品生產、研究和應用的科技人員、衛生防疫工作者、臨床醫師和醫藥院校師生。本刊為公開發行的國家級醫學學術和技術類正式期刊,主要報道國外生物製品學科的新動態、新技術、新進展和新經驗。
綜述、編譯文、文摘、國際學術活動、簡迅和預防接種問答。
現用刊名: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創刊時間:1984
CA 化學文摘(美)(2009)
中文核心期刊(1992)
1990年衛生部國外醫學系列質量評比三等獎
1994年全國地市級醫學期刊評比優秀期刊一等獎
本刊主要刊載生物製品和生物技術產品相關領域,如預防醫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流行病學、臨床醫學等方面的研究、生產、使用和質控等學術文章。在選擇來稿時注重學術性、前沿性和實用性。優先報道基金項目及各種基金贊助課題的文章,並適當照顧邊遠地區和基層單位。本刊設有基礎研究、預防製品、治療製品、診斷製品、臨床觀察、實驗技術、研究簡報、綜述、述評、會議快訊、消息動態等欄目。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邏輯性,要求論點充分,數據可靠(應作統計學處理),條理清晰,文字精鍊。論著在6 000字以內,綜述性文章在5 000字以內,研究簡報在1 500字以內。文稿以電子郵件形式發送到本刊編輯部電子信箱或本刊網站,同時請寄專家審稿費50元。來稿請附作者單位推薦信,聲明內容屬實,未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文稿獲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者,請在文章首頁地腳註明編號,並請附相關文件的複印件;如獲專利,註明專利號,請附證書複印件。來稿請詳寫地址、郵政編碼、E-mail及聯繫電話(固定電話和手機)。
3.1 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突出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每個單詞首字母均大寫。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字元、代號等,不宜將原形詞和縮略詞同時列出。
3.2 作者及單位 作者應是對文章全部或部分內容做出主要貢獻、並能對內容負責的人,應徵得每位作者的同意。作者單位應註明其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文章第一作者通常為通訊作者,另定通訊作者時,請在文章首頁地腳註明通訊作者姓名和E-mail。
3.3 摘要 論著及專題研究類稿件應附300字以內中、英文對照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結構式摘要,以第三人稱撰寫。摘要應著重反映新內容和作者特彆強調的觀點。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寫法為姓前名后,姓氏的各字母均大寫,複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元。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單位應與中文一致,單位名稱后應寫出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並在郵政編碼后寫出國名。單位名稱與省、城市名之間、郵政編碼與國名之間隔以逗號“,”。
3.4 關鍵詞 選取反映文章主題概念的關鍵詞3~5個,分別列在中、英文摘要之後。多個關鍵詞之間以分號分隔。關鍵詞應盡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印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註釋字順表》。
3.5 正文 引言只概述文稿的研究目的及意義,一般不超過200字。正文一級標題為“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二級以上(含二級)層次序號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2.1”、“3.1.1”,末位數字后不加標點。各級標題后不加標點。文中首次出現中、英文縮略詞須加括弧寫明中文全稱。
3.6 名詞 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漢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工程辭彙》、《英漢-漢英生物化學辭彙》、《英漢生物物理辭彙》、《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準。
3.7 計量單位和統計學符號 計量單位按國家標準GB 3100-3102—93《量與單位》書寫,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一律採用斜體書寫。
3.8 圖表 文稿中圖、表應少而精,且不與正文重複。繪圖應輪廓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中,並附圖題及圖序,圖序置圖題上方,兩者之間空一個字距。統計表一律採用三線表格式,並附表題。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可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線。圖題、表題及圖序的文字應簡明扼要,並附相對應的英文。
3.9 參考文獻 所引用的參考文獻應僅限於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的、發表於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獻,應以近5年國內外發表的文獻為主。未正式公開發表的文章、著作和數據等不能作為文獻引用。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即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弧以角碼標出,角碼標註在開始引用文句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 et al”。作者之間用“,”分開。外文文獻作者採用姓前名後方式,名要縮寫,姓和名之後均不出現縮寫符號英文圓點。本刊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如下:
期刊類:作者 . 文題 . 刊名 ( 外文刊名用通用縮寫 ) ,年份,卷(期):起頁 - 止頁;
書籍類:作者 ( 主編 ). 書名 . 版次. 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頁 - 止頁。
4.1 本刊在收到電子投稿后48小時內發送電子“來稿回執”,並在一個月內將專家審查意見及修改意見用電子信件反饋給作者。稿件修回時請發送電子文檔至本刊編輯部電子信箱。來稿被正式采排后,將根據排版版面向作者發出收取版面費的通知單。
4.2 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有權對稿件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將向作者徵求意見。本刊有權將刊物製成光碟版或被其他正式出版的光碟版學術期刊以及與本刊合作的網站收錄,作者如不同意將自己的文章編入上述光碟或網站時,應在投稿時聲明,否則視為同意。同時,本刊編輯部同意國內外文獻資料庫和檢索期刊摘錄本刊所載文章,凡不同意摘錄的作者,請來函聲明,否則視為同意。
4.3 稿件刊登后,本刊酌情支付稿酬(含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和光碟版收錄的報酬),並向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寄贈當期刊物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