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科

鶺鴒科

鶺鴒科(學名:Motacillidae;讀音 jīlíng)有5屬62種,廣佈於全球,包括鶺鴒和鷚(liù)。小型鳴禽。體徠型較纖細。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常做有規律的上、下擺動;腿細長后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棲息於濕地附近,在洞穴中築巢,產5-7枚卵,雌鳥孵化約15天。在高緯度地區繁殖者有遷徙。

形態特徵


鶺鴒科(Motacillidae)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是鳥綱中的雀形目中的一個科。鶺鴒科包括鶺鴒和鷚,鶺鴒顏色較豐富,分佈於舊大陸,鷚顏色似百靈,廣佈於世界各地,共有5屬62種,中國有3屬、15-20種,其中包括一些分佈非常廣泛的種。鶺鴒科成員體型纖小,常棲息於水邊草地,適應在地面奔跑卻不會象麻雀那樣跳躍,飛行路線呈波浪狀,棲止時尾常上下或左右擺動,易於辨認。

分佈範圍


鶺鴒科(分布圖)
鶺鴒科(分布圖)
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大群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闊葉林、混交林、針葉林、山地森林、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叢中。可達海拔4000m左右的高山森林地帶。遷徙期間和冬季,則多棲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草地。常活動在林緣、路邊、河谷、林間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類生境,有時也出現在居民點。

生活習性


鶺鴒科的鳥類常成對或成3-5隻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亦集成較大的群。多在地上奔跑覓食。性機警,受驚后立刻飛到附近樹上,邊飛邊發出叫聲,聲音尖細。站立時尾常上下擺動。食物主要有鱗翅目幼蟲、蝗蟲、象鼻蟲、虻、金花蟲甲蟲、螞蟻、蜷象等昆蟲,也吃蜘蛛、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此外還吃苔蘚、穀粒、雜草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林緣、林間路邊或林中空地等開闊地區地上草叢或灌木旁凹坑內,也在林中溪流岸邊石隙下淺坑內營巢。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巢呈淺杯狀,結構較為鬆散,主要由枯草莖、草葉、松針和苔蘚構成。巢築好后即開始產卵,每天產卵1枚,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47枚,卵為青色、淡綠色、白色、褐色、紫色等,被有各種顏色的暗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0-15天。

該科種類


鶺鴒科(62種)
中文名稱學 名中文名稱學 名
1南極鷚Anthus antarcticus32粉紅胸鷚Anthus roseatus
2伯氏鷚Anthus berthelotii33黃腹鷚Anthus rubescens
3帕拉鷚Anthus bogotensis34東方田鷚Anthus rufulus
4短尾鷚Anthus brachyurus35長嘴鷚Anthus similis
5南非鷚Anthus caffer36東非鷚Anthus sokokensis
6平原鷚Anthus campestris37水鷚Anthus spinoletta
7紅喉鷚Anthus cervinus38斯氏鷚Anthus spragueii
8查科鷚Anthus chacoensis39山鷚Anthus sylvanus
9黃胸鷚Anthus chloris40林鷚Anthus trivialis
10非洲鷚Anthus cinnamomeus41沙黃鷚Anthus vaalensis
11科雷鷚Anthus correndera42山鶺鴒Dendronanthus indicus
12南非石鷚Anthus crenatus43紅胸長爪鶺鴒Macronyx ameliae
13短嘴鷚Anthus furcatus44橘紅長爪鶺鴒Macronyx aurantiigula
14布氏鷚Anthus godlewskii45橙喉長爪鶺鴒Macronyx capensis
15北鷚Anthus gustavi46黃喉長爪鶺鴒Macronyx croceus
16斑喉鷚Anthus gutturalis47黃頸長爪鶺鴒Macronyx flavicollis
17赫氏鷚Anthus hellmayri48福氏長爪鶺鴒Macronyx fuellebornii
18樹鷚Anthus hodgsoni49格氏長爪鶺鴒Macronyx grimwoodi
19山地鷚Anthus hoeschi50夏氏長爪鶺鴒Macronyx sharpei
20純背鷚Anthus leucophrys51非洲斑鶺鴒Motacilla aguimp
21條紋鷚Anthus lineiventris52白鶺鴒Motacilla alba
22長尾鷚Anthus longicaudatus53海角鶺鴒Motacilla capensis
23黃鷚Anthus lutescens54灰鶺鴒Motacilla cinerea
24灰鷚Anthus melindae55黃頭鶺鴒Motacilla citreola
25赭胸鷚Anthus nattereri56非洲山鶺鴒Motacilla clara
26印度鷚Anthus nilghiriensis57黃鶺鴒Motacilla flava
27澳洲鷚Anthus novaeseelandiae58馬島鶺鴒Motacilla flaviventris
28長腳鷚Anthus pallidiventris59日本鶺鴒Motacilla grandis
29石鷚Anthus petrosus60黑背白鶺鴒Motacilla lugens
30草地鷚Anthus pratensis61白眉鶺鴒Motacilla maderaspatensis
31田鷚Anthus richardi62金鷚Tmetothylacus tenellus

保護級別


全徠部種類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瀕危(EN)——2種;易危(VU)——3種;近危(NT)——5種;低危(LC)——51種。不詳(DO)——2種。
中國物種全部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