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來

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

《似是故人來》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於2020年7月21日21:20首播。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作為文化發起人,特約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帶你從甲骨文的發現地開始,撥開數千年前漢字源頭的迷霧,探尋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基因,解讀你不知道的漢字二維密碼。

該節目於2020年7月21日起每周二21:20在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等平台同步播出,於9月22日收官。

節目形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初心之源,也是“似是故人來”節目的初心所在。有幸與其重新邂逅,如見故人,喜不自勝。節目將從文化發起人、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的視角出發,以社會文化現象、熱點文化問題為切入,通過“走訪+對話”的節目形式,剖析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創作團隊


發起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製片人詹海濤
導演組胡俊峰、李小奇、李芳、李汀、劉迪、姜一平、許浩成、奚婷、胡俊、劉昌、薛秋穎、王肇鵬、王瑞娜、王冠初、張正朋、遇翔

節目列表


第一期:王曉輝黃德寬解讀漢字二維密碼 橫平豎直的前世今生
主要內容:節目似是故人來之“橫平豎直 -- 構建中華文明之根”中,文化發起人王曉輝特約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遺址等地,對漢字文化尋根溯源,深入交流,從文字角度出發,探討中華文化的創造力、包容力和適應力。從甲骨文的發現地開始,撥開數千年前漢字源頭的迷霧,探尋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基因。播出時間:2020年7月21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黃德寬
第二期:佛教之禪宗文化的背面 老學者戲言佛系青年
主要內容:節目中似是故人來之佛教之禪宗文化的背面中,文化發起人王曉輝特約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原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楊曾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魏道儒,走進和靜清寂的禪意世界,領略禪的發展、演變,探索其究竟如何超越宗教,融入藝術、生活的日常。佛教之禪宗文化的背面,老學者戲言佛系青年,寫字作畫皆為入道。播出時間:2020年7月28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楊曾文、魏道儒
第三期:似是故人來敦煌篇 將真和美歌唱給寂寞的人們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樊錦詩在敦煌的青春歲月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與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院長趙聲良,副院長蘇伯民一起,走進光怪陸離的壁畫世界,探索敦煌藝術永葆青春的秘訣。壁畫在自然、人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面臨著起甲、脫落、發霉、變色、空鼓、酥鹼等病害侵擾。文物保護技術專家和壁畫修復師在長期的實踐摸索和技術積累的過程中,對起甲壁畫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修復方法,使莫高窟的壁畫延續了新的藝術生命。播出時間:2020年8月4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樊錦詩、趙聲良、蘇伯民
第四期:似是故人來之袁隆平 與袁隆平禾下乘涼話豐年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稻花香里說豐年”,對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文化尋訪者王曉輝遠赴湖南,探訪“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聽他聊聊“禾下乘涼”的願景。袁隆平喊話研究生:不下田的學生我不帶;袁隆平寄語年輕人,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中國古代插秧與育秧技術的發明;只要堅持就有希望,雜交水稻事業需要這份執著。播出時間:2020年8月11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袁隆平
第五期:似是故人來之中醫篇 邂逅“一味赤色梔子心”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中醫篇中醫文化問診把脈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尋訪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首都國醫名師郝萬山,聽他如何深入淺出地把“玄妙”的中醫解釋得淺顯、透徹,如何為中醫文化傳播面對的困局問診把脈;妙語解讀中醫究竟,讓你我秒懂中醫“玄學”。你知道五禽戲到底是哪兒五禽嗎;原來大象是產科高手,白鶴聯手螞蟻治療關節炎;白朮到底該怎麼念,生熟白朮差別巨大;六味地黃丸哪六味;西醫抗生素十年研製三年失效,未來醫藥市場在中醫藥。播出時間:2020年8月18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郝萬山
第六期:似是故人來之武術篇 走進止戈為武背後的武魂之境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止戈為武背後的武魂之境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特邀全國金牌武術教練吳彬,帶領觀眾一起走進神奇的中國武術世界,領略止戈為武背後的武魂之境的魅力,談談中國武術到底是什麼。全國正式比賽中都有哪些武術項目;中國武術的拳到底有多炫;武術的三個境界是什麼;中國武術中的棍到底是怎麼玩的;什麼叫空手槍,專扎致命要害部位;武術禮藝門道多,展現的都是中華文化。播出時間:2020年8月25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吳彬
第七期:翻譯——穿透時空的文字交流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中外交流文化的“擺渡人” 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特邀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國際翻譯聯合會原副主席黃友義,走進中國翻譯世界的幾次浪潮,領略翻譯背後的無窮力量,聽他揭秘古代皇帝修建明堂的原因。早期的翻譯都有什麼樣的流程;佛經翻譯的奠基人是誰;中國的第二次翻譯高潮發生在什麼時候;是誰第一個翻譯了中國的“四書”;以嚴復為代表的翻譯人到底對中國做了哪些貢獻;中國文化上的“天宮一號”。播出時間:2020年9月1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黃友義
第八期:中國傳統建築,以不變應萬變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中國傳統建築的木石奇緣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特邀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梁思成的再傳弟子王貴祥,一起走進中國古代建築的世界,探索古建築文化的內涵與智慧,聽他揭秘,為什麼中國的建築是木質結構,古代皇帝修建明堂的原因,中國人的建築特點原來和陰陽五行密切相關。播出時間:2020年9月8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王貴祥
第九期:泥土並不“土” 指尖藝術百年不息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泥人張”永葆青春的秘密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拜訪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錩,探索百年民間技藝“泥人張”是如何保持創作的生命力,從只限家族傳承到今天進入高校開展廣泛的社會化傳承,看指尖上的古老技藝如何帶來新的傳奇。揭秘中華世紀壇百米浮雕藏品;“泥人張”成型的兩種樣式;再優秀的手藝都需要創新;要想學好“泥人張”手藝,得會兩門功夫;百年“泥人張”為什麼如此受老百姓喜愛;播出時間:2020年9月15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張錩
第十期:洋為中用 看足尖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內容簡介:節目似是故人來之“足尖上的中國故事” 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將探訪中國最頂尖的藝術殿堂——中央芭蕾舞團,特邀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探索如何運用足尖上的藝術,看看一代又一代的芭蕾舞者們是如何用足尖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芭蕾舞學員挑選的最基本原則;中央芭蕾舞團為何要“兩條腿走路 三足鼎立”;播出時間:2020年9月22日
主要嘉賓:王曉輝、馮英
第一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期

節目嘉賓


節目嘉賓嘉賓介紹
袁隆平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樊錦詩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
楊曾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黃友義國際譯聯副主席
黃德寬中國文字學會會長
馮英中央芭蕾舞團團長
吳彬金牌武術教練
張錩“泥人張”第四代傳人
郝萬山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王貴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播出信息


前期宣傳
2020年7月28日,《似是故人來》正式發布中英雙語版宣傳片。
2021年5月,《似是故人來》第二季古村落篇殺青。
播出平台
播出日期播出時間播出頻道/平台
2020年7月21日每周二晚21:20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 

節目簡介


文明與文字相伴而生。約在5000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四個大江大河流域,誕生了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四個大河文明,發展出四種以象形為基礎的文字:楔形文字、聖書文字、印章文字、甲骨文。當另外三種文字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其承載的古代文明只能藉助現代考古辨析,唯有甲骨文最終掙脫了“象形”的藩籬,融入“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成為使用至今的漢字,也將中國古代的信息帶到今日。

節目特點


翻開《詩經》,可以瞥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個熱戀中的女子;翻開《楚辭》,可以與屈原共勉“吾將上下而求索”;翻開《唐詩》,那個“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李白的狂放灑脫躍然眼前;翻開《宋詞》,可以感悟“詩酒趁年華”的蘇軾處變不驚的智慧。
這就是漢字作為二維文字在跨越時空中散發出的獨特魅力。相較於表音的一維線形文字,這種脫胎於象形文字的二維意音文字在同樣的方寸之間,容納了更多的信息,也記載了古人的情緒與思想。